张书全
1969年中苏边界珍宝岛发生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是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斗争的重要一页。虽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已过去49年之久,但那段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那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身影,却始终清晰鲜活地刻在我这个亲历者的脑海里……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完达山脉东麓,乌苏里江中游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可苏联1947年将珍宝岛划入其警戒线以内,对此中国政府从未承认。1964年中苏在北京举行边界谈判,双方在界河岛屿归属问题上的分歧凸显。随着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向远东和边境地区大量增兵,频繁在边界上挑起事端,且规模不断升级。
1969年3月2日8时许,中国边防部队派出30人,分两个巡逻组登岛执行巡逻任务。当边防站副站长孙玉国带领第1巡逻组抵近珍宝岛时,苏联边防军立即从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处出动70余人.分乘两辆装甲车、1辆带篷卡车和1辆指挥车向珍宝岛急速驶来。入侵苏军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6人,第1巡逻组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此时,排长吴永高、班长周登国带领的第2巡逻组在岛西江汊与苏军向中方侧后穿插的分队相遇,听到枪声后果断行动,将苏军边防小分队队长伊万上尉等7人全部击毙。尔后,苏军边防部队一部由岛东中部侵入,巡逻组和登岛反击的掩护分队立即予以还击。经过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毙伤敌60余人,其中击毙38人。中方牺牲17人,负伤35人,1名通信员失踪。边防部队在战斗结束后即带伤亡人员从岛上撤回,这次战斗是中苏两国的第一次边境战斗,成为中苏边境冲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
珍宝岛战斗打响时,我在辽宁省军区任作训处处长,辽宁省军区所属部队并未参加此次战斗。1969年3月7日,军区作战部打来电话,命令各省军区作训处处长带1名参谋,到位于黑龙江省合江地区五林洞的军区前指报到,赴珍宝岛锻炼指挥作战。于是,我和作战参谋张礼德一起赶往前线。
3月2日那次战斗,苏联吃了亏,其在远东地区的部队进入了临战戒备状态,并迅速向边境增兵。3月14日夜,按照预定计划,中国工兵分队开始在苏军车辆经常通过的珍宝岛江岸通道和岛西江汊布设反坦克雷场。
3月15日凌晨4时左右,潜伏分队发现苏军出动6辆装甲车,掩护30余名步兵,从北端偷偷登上珍宝岛,在东北部树林中隐藏起来。前指判断,苏军想悄悄进入岛内,等中国巡逻队上岛时实施两面夹击。可苏军万万想不到,几百米外早就潜伏了中国军队。
3月15日8时2分,苏军向巡逻分队开火,并以6辆装甲车配合步兵发起攻击,中方岛上分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在岸上82迫击炮的支援下进行反击。营长冷鹏飞指挥部队运用集火近战的战法将苏军步兵与装甲车分割,对进至200米以内的步兵予以打击,同时带领火箭筒组由阵地前出,在几十米距离上突然开火,击毁苏军装甲车2辆。战斗过程中,苏军30余人迂回至中方登岛部队侧后偷袭,中方潜伏分队突然开火将其压制。9时16分,苏军撤回对岸,第一次进攻被击退。中方利用战斗间隙补充弹药、巩固阵地,前指令2个75无后坐力炮班和1个40火箭筒班登岛,纵深1个75无后坐力炮排、3个火箭筒班向前机动。
9时46分,苏军火炮和大口径机枪开始对中方阵地和岛上分队猛烈射击,3架次飞机俯冲挑衅,同时,6辆坦克、5辆装甲车分两路向珍宝岛发起攻击。其中4辆坦克扑向岛南端,对中方岛上分队侧后实施迂回夹击,2辆坦克、5辆装甲车侵入岛北端,从正面进攻。向中方侧后迂回的4辆坦克进至江汊时,1个无后坐力炮班刚刚登岛,迅即架炮射击,苏军坦克队形大乱,先头1辆T-62坦克驶入中国工兵前夜布设的雷区,触发反坦克地雷,右側履带被炸断,瘫在江汊上,坦克乘员被击毙,另3辆坦克见状倒车逃窜。苏军12时左右撤回己岸,中国军队再战取胜。
13时5分,苏军重整火力,对中方阵地和纵深进行大规模炮火袭击,炮击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火力延伸后,苏军出动坦克10辆、装甲车14辆、步兵近百人,分成两个梯队发起猛烈进攻,企图以优势兵力将中方守岛分队赶出岛。我参战分队密切协同,近战开火,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在几十米、十几米距离射击,85加农炮推到前沿以直瞄交叉射击,纵深炮兵群也以火力急袭给岛上苏军以突然打击。在岛岸火力协同打击下,大量杀伤了苏军有生力量,使其受重挫溃退。中方炮兵迅速转移火力,向对岸苏军阵地及其指挥所射击。17时17分,苏军从珍宝岛上全部撤出,第3次进攻又被粉碎……
从1969年3月9日到5月10日,我在珍宝岛度过了整整63个日夜。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不久,中国军队在岛上盖起了营房,开始派兵常年驻守。牺牲的烈士,被安葬在了宝清县的珍宝岛烈士陵园。
选自《良友周报》201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