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黄华兆,壮族。1977年生于广西防城港市,广西艺术学院水彩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一级美术师,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常委。现系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美术创作专家工作室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WS国际水彩画协会中国区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广西水彩画家协会主席、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其水彩画、油画作品二十余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个人美术创作项目获首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品曾获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国美术奖提名作品”、第二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优秀作品奖”、原中国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二等奖”及受邀选入201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年度提名作品展。其曾应邀在日本、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土耳其、泰国等国家讲学并举办个人作品展。水彩画、油画作品多次作为国家重要礼品赠送外国党政领导人。多幅作品由国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黄华兆站在自己的一幅画作面前,将记者带入了画面所呈现出的场景之中。那是清晨的朗木寺,藏民们络绎不绝地进入寺中朝拜,光线从屋檐斜打进来,光影的更替映照着人们心中对光明的向往。“这幅画在水彩界算是特大型作品了,一般国际的尺寸是标准对开。水彩是流动的,没有人能百分百驾驭画笔下的水彩走到哪里,只有运用规律大致判断如何妥善处理画面,大尺幅的画更是难上加难。” 水彩画家黄华兆接触水彩画可以追溯到26年前。“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也带来了水彩画创作艺术的革新,水彩不再仅仅是小清新和明快的,也可以往厚实、色彩古朴的有着油画般厚重的质地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承载更深的文化内涵。” 渐渐地,参观者越聚越多,痴迷地倾听着创作者的讲述。
这个场景出现在2018年11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黄华兆水彩艺术作品展”中。为庆祝广西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黄华兆精心创作了35幅水彩画作品,主要以壮族、瑶族、彝族、哈尼组、塔吉克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为描绘对象,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他们勤劳、勇敢、虔诚、善良的人性光辉。
小画家的自我修养
从小喜欢画画的黄华兆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从小在爸爸办公室,也是一间阅览室里饱览群书,比别人早上两年学的黄华兆格外钟爱连环画。年龄小、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课上经常对课本上的配图进行二次加工,将脑海中的图像嫁接到课本中的人物配图里,帮人物加个胡子、配个刀枪棍棒都是常事。
黄华兆真正从事专业的绘画学习是从初二暑假开始。“我所在的城市从外地来了两位画家办学习班,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整套专业的绘画学习,速描,画石膏像、几何体、静物、人物……”正是那段时光为黄华兆对绘画从兴趣爱好走向专业学习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初三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令黄华兆记忆犹新,也让人看到了他日后成为画家的巨大潜质。“我清晰记得那是一幅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1832-1898,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的‘松林,我看过之后念念不忘,回到家后,强烈的创作欲望驱使我剪了家里的一张旧床单,钉在门上,用水粉默画了这幅松林。尽管是默画,却还原得非常好。”在那個物质匮乏的年代,毁坏了一张床单受到家人的批评,还写了保证书。同样喜欢画水彩画的黄华兆经常把自己的画当作礼物送给同学和朋友们,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
品读大师起步高远
高中就读于师范学校的美术专业,黄华兆有了更充裕的时间进修学习。他是幸运的,大师的感染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成长。“14岁读高中时,我身高才1米47,体重74斤。瘦小的我却更加开阔了眼界,我最早接触的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新写实主义大师安德鲁?怀斯,他的画作对我日后的创作影响非常大,让我充分感受到了绘画的魅力。”黄华兆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感受颇深:“安德鲁?怀斯这位美国最优秀的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淡淡的乡愁,充满了人文气息的画面,散发着一种忧郁、忧伤的情怀。正是因为大师的作品很关注人的内心,将人文情怀融入在画作中,所以始终影响着我。”
黄华兆不断探索更多元的绘画方向,无意中的一次尝试让他误打误撞地接轨了国际上高端成熟的做画技法——蛋彩画。“一次特别偶然的机会,有个生鸡蛋打破了,我调到颜色里面去作画,感觉非常特别,可以体现各种肌理。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先锋的探索了,我以为这是我独创的技法,后来才知道,这种技法叫‘堪培拉,是早在水彩画之前就有的一种古老的高端技法。”
黄华兆对艺术的探索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无论是绘画还是传播。高三时,极具先锋意识的他与另外两位同学联手在学校里开办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画展,那年,他17岁。“当时大家对办展没有概念,我们的画展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可谓轰动一时。”黄华兆很是自豪。
百样人生的别样收获
然而突出其来的一场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顺,让他在坎坷中收获了别样的人生积淀。毕业后刚被分配到教学岗位,家里出了事,家道中落让作为男子汉的黄华兆毅然决然地选择出来打工帮助家庭度过难关。
为了帮家里还债,黄华兆做过装修工人、搬家工人,身体的辛劳丝毫不影响他攫取快乐:“那时候左右手各拎一袋水泥,一餐吃三碗饭。因为我年龄小,大家都很照顾我,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体会到了人心的善良,这是人性的光辉。这份光辉至今影响着我的创作,我画人物也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内心的闪光。”
此时,人生中出现的一位贵人从此扭转了黄华兆的人生之路。打工的餐馆老板对他照顾有加,一次吃饭间,老板边给黄华兆夹菜边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你这么年轻,前程应远不止于此。你应该继续去读书,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你。”受到幸运之神眷顾的黄华兆由此重回深造之路。
1999年,19岁的他考入了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毕业继续深造研究生水彩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他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游刃有余。第一次上风景写生课,老师对黄华兆说:“你可以毕业了。”身为班长的黄华兆上学期间看起来不是最勤快的,但拿出的作品永远是最优秀的。
黄华兆的艺术天分与自身的努力让年纪轻轻的他一鸣惊人。大二时就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当时中国美协最年轻的会员。大二、大四、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分别办了三场个人画展,三场个展中的所有展出画作全部被人收藏。总结自己的成绩时,黄华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既学过油画,也学过水彩,因此我的画作融合了水彩与油画的特色,双轨前行让我比别人快了许多,而我本身也喜欢创作,所以算是成果比较丰硕的。”
研究生毕业后黄华兆来到中国美协的会刊——《中国水彩》杂志社当编辑,这份工作一干就是六年。这六年也成为他当时创作的高峰时期,收获了众多的国内外奖项。作为国内最权威的行业杂志,黄华兆接触到了国内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一下子开拓了眼界,也让他在创作和工作中自由切换。黄华兆还原了那样一幅场景:“办公室也是我的工作室,我一边做刊物,一边画画。画架上画上两笔等待晾干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哗地一下子滑到另一边的电脑前编辑刊物。我会作为一种调节,把两种状态切换得非常顺畅。”
打开人生的第二扇窗
2013年因为工作的需要黄华兆调回到了广西,在杂志工作期间结识的优秀画家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如果说中国水彩是我人生中打开的第一扇窗,那么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二扇窗。”黄华兆口中的第二扇窗是国内著名的水彩画家柳艺将他引入到国际交流的环境里,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进入到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见到世界上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伦勃朗、费欣……教科书上那些大师的原作就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可以直面这些艺术品带给你的气息,非常震撼。”黄华兆对艺术的探索永不停歇,一方面积极从大师身上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努力提高技法,从小研习书法的他令画面始终保持着明显的书写性,以书法的挥洒视角呈现出流畅的特点。每一位画家都是独一无二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练就并达成自己的风格。“我现在的创作就是把我的知识结构与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想法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
从小到大经历了幾次生死考验的黄华兆对于生命有着深刻的思考。“每个人都有实现理想的愿望,这个愿望承载了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意义,我感受到了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和感悟。”
关注并创作藏族题材的作品,冥冥之中似乎是希望,表现人生经历在黄华兆心目中留下的痕迹。连续几年探访藏族同胞的生活,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温暖。“藏族人民虽然过得很平淡,却很从容,对待生死和苦难十分淡然。我们生活在匆匆社会里,各种奔忙,似乎忘记了出发的目的。”黄华兆的创作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早表现藏族人民的特色特点,到后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接下去他将探索他们对人性的敬仰。黄华兆说:“我可以再去深入挖掘,让自己的作品变得丰厚,更有情怀,更有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让其他人感知得到,有所触动之后可以影响大家的力量。看完后心里暖暖的,我想我可能就是想寻找那样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光芒。”
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主任陈坚对黄华兆作出了这番评价:黄华兆用富有魅力的心灵姿态,来阐释生命所特有的温暖与包容性,或者以更审慎的态度去发掘艺术的丰富内涵,赋予艺术以真实而充沛的活力。黄华兆在乎生命的存在过程,在最温亮的情感领域,西藏民族给予了他最新的认知指引:人性的精神和地域的美丽启示。他的艺术的微妙之处,也许源自他的随心所感,从而展示出精彩纷呈的迷幻般的文化图景。我认为黄华兆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判断,对艺术传统的精神超越,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黄华兆对于中国水彩画满怀信心,“今天中国水彩画将更具国际影响力,这背后是祖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作为支撑,得益于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水彩画艺术生态更加完善,将不仅仅影响着某个画种,更是影响着整个美术界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