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强
(滨州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是学生学习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环境工程本科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接收知识,工程实践经历和实践偏少,理论和实践脱节,导致《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偏弱[1]。因此,学生反映该门课程学习难度大,学习积极性被挫伤。针对《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教学效果。
目前的《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2]:(1)学生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基础,但这些专业知识与《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度比较低;(2)课程与土建工程结合较强,学生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少,有些知识具有一定难度;(3)课程为非主干核心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4)学生接受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此,我们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发生的案例或者设计的案例,结合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过程。如在讲授混凝土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一节内容时,可向同学们展示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座立交桥坍塌的真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该案例为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座1970年设计建造的立交桥,于2006年9月坍塌并造成人员伤亡,而这座桥的设计寿命为70年,未发现任何设计方面的问题。案例展示完毕后,要求学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学生可就此案例进行思考并回答,教师随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得出比较全面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了解该大桥发生事故的原因为该地区冬季降雪多影响道路交通,于是道路维护撒盐融雪,致使大桥发生冻融破坏,进而加速了钢筋骨架的腐蚀。通过案例的创设,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让学生获得情景体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3]。此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训练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即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行选定某一教学内容,学生体验教师的角色完成教学授课任务,学生按照教师上课的模式进行备课、制作课件、讲解课程内容,而教师变换为学生的身份进行听课,并根据学生授课任务进行点评和讨论[4]。在教学组织上,可提前一定时间布置任务,可以采取毛遂自荐式或小组合作式领取任务。学生领取任务后,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制作授课的课件,课件发送给教师,教师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学生可进行相应修改。在上课时间,学生走上讲台,以教师的身份给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授课,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听课情况对学生进行点评,提出表扬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在最后发表体验教师的感想。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几乎完全主导整个授课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获得多方面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新奇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说,作为教师给学生授课,给学生一滴水,你必须有一碗水甚至是一片大海。备课阶段是看不见的冰山一角,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学生通过备课能获得远远多于授课内容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以教师的角色授课,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在讲台上的紧张感也能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学生体检教师授课整个过程,设身处地,亲身经历,才会深深懂得教师的辛苦和努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懂得感恩,更加努力的学习。
小组讨论法,即教师就某一知识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或者根据学生提出的某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分组自由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大家得出一定结论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环境工程施工材料有关木材性质的这一节内容时,可给学生观看有关悬空寺的小视频资料,然后提出悬空寺为何屹立千年不倒的问题,展开教学讨论。设置小组讨论法,具有诸多优点,首先,小组之间成员进行思想碰撞,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代表发言,锻炼了其领导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在实际当中,工程项目都是有很多人组成的团队来完成,团队合作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要求。其次,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加干扰,由学生来主导讨论过程,教师只起辅助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了民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5-6]。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一门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百闻不如一见,因此,采用实践教学法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教学方式。“走出去”即在课时内容中安排实践学时,在课程理论内容全部结束,或者某个章节内容结束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施工工地,实地观察和学习,教师可在学生观察时随时讲解,学生也可和工程施工人员交流讨论。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实际动手,体验一些基本的施工做法,在做中学,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更强,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差。所谓“请进来”即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环境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开展知识讲座,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授课,这些来自工程一线的知识更加贴合实际,学生能获得更为有用的工程知识。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在学生理论知识难以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偏弱的问题下。通过学情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加强能力培养。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