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锋
(山西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高校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各个高校持续的深入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在管理方法和制度上也都具有先进的经验积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各高校之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也面临各种问题,但对于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普遍达成共识,并从经费、编制、薪酬、职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改进。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实验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力量,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自我修养,才能跟上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因此高校实验人员自身修养的提升有几个方面。
“人无德不立”,实验人员无论身份如何、地位如何,都应该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完善人格作为终身的追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在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金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除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外,对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都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些优秀品质更加宝贵,这对于高校实验人员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自我?首先要多读书,读好书,静下心来,拿起书本细细品味,汲取营养,将读书同修身养性相结合。“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基础。其次要明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要求不仅适用于党员,对任何一个人都适用。作为高校实验人员,不仅为教师科研服务,还要面对高校学子,尽管不似教师一样言传身教,但在很多方面也要用师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读书让我们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人,要明白人生目的,明理知义,为人师表,只有日积月累、不断自省,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由于受到“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缺乏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实验技术队伍不被重视,缺乏关心和培养,地位不高[1]。对实验技术队伍基本停留在“重使用、轻培养”阶段[2]。实验室人员与教师相比,在培训、进修、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的确存在不小的差距,且考核、评价、激励方面比较单一,导致对于新事物的追求、新设备的管理、新知识的更新产生了可有可无的态度,长此以往,就会裹足不前,进而影响工作热情和效率。因此,提升专业修养和业务素质极为重要。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学历教育所获知识已经不能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知识的“半衰期”和“有效期”愈来愈短。很多学历教育可能不适用实验室的工作范畴,包括管理、设备使用和维修、教学辅助,还有实验方法革新、实验设备改进、设备共享、实验室开放等很多学问,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方面与先进的实验室管理上仍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实验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积极的去参与课题研究,多途径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而不要得过且过,妄自菲薄。不仅完成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更要积极的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刻苦学习,及时了解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前沿信息,不断追求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实验室人员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定位好自己的职业位置,在科学管理和服务态度上,要具备专业的职业修养。有些学校将实验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附设品”,这样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实验教学不重要、实验教学要求低、从事实验教学低人一等的观念和环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实验人员不能安心实验室工作[3]。作为实验人员,不管外因如何,都应当转变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为学生教师服务的思想,养成以实验工作为荣的工作态度。实验人员首先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甘当老黄牛,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好平凡的工作,不要一味地谈索取,谈条件,多讲奉献,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打造同舟共济的团队才是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操守。诚然实验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 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 但要有自己的事业心和荣誉感。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在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设备使用等方面科学管理实验室。在抓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有意识的注重实验技术、设备维护和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实验室人员之间既是同事又是竞争对手,难免有利益之争或者有性格差异,因此在日常工作的沟通、协调中更要彰显优秀的职业道德,而非相互拆台、互相抵触,于个人、单位、工作都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只有恪守职业道德,注重提升职业修养,才会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实验教学理念有极大的转变和提高,尤其注重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实验人员应及时研究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实验的最新进展,勇于改进陈旧落后的实验教学方法,改变被动、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支持[4]。随着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教学科研的深入推进,简单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教师和社会的需求,在实验室的创新诸如设备共享、实验平台整合、教学新方法、资源优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作为实验人员,除在文化业务方面加强之外,更要善于学习、勤于动手,尽可能扩大知识容量,提高知识层次,才能为实验创新储备必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工作中不断的思考,结合工作实际,本着一切为了教学科研,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随着实验教学的进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模式,而不是固步自封,慵懒推诿,才能够真正发挥实验创新的作用。
总之,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仪器的采购、安装、维护,文化建设也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实验技术人员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主体,更要富有精神活力和创造性,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不断从多方面提升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