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斯超
(苏州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 苏州 215123)
高校外事工作承接着整个学校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纽带,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世界眼光的开路先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高校带来了契机, 现阶段高校和海外的联系日渐增多,外事工作的内容和涉及面也日益丰富与复杂。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外事专业化进程,首先要发挥国际交流职能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多部门联动,外事部门需拓宽思路,开拓创新,为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利用行之有效的引智计划,激发优秀人才归国研究创业的热情,并为他们做好全方位政策指导与服务。还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打造,为国际留学生、学者营造国际化科研氛围也是高校外事工作的一大重点。同时鼓励人员派出,走出国门开拓视野,提高自身,培养更好的甄别优劣的眼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国家科技局的领导下,中方高校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建立国际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国际培训,推动国际间务实合作。一方面为我方学生、教师提供境外继续生造,就业的机会,另外一方面,通过多渠道交流,我们将一些国外的先进理念引入国内,为国内传统高校注入新活力,培养务实的世界眼光。另外一方面,高校通常做为地方经济技术的一个综合性智库,高校承接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转移转化等一些列的政府扶植,也是为当地政府带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技术,助力一方。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了整个亚洲最大的国外留学生目标国家,有数据显示,2013年,来华留学生中研究生总数前十名的国家中,1个北美国家,2个欧洲国家,7个亚洲国家,。近几年,随着来华留学生学习层次提高到研究生层次,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欧美国家相对于亚洲国家的比例有显著增加[1]。俄罗斯、澳洲、法国、美国的来华研究生人数位列前十。尤其是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政策带领下,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势愈发突出,这也是促进整体留学生生源数量增长的原因。另外,我国政府还专门针对留学生设置了各类奖学金,进一步的增强了国外留学生来华深造的热情,值得高兴的是,数量上升的同时,留学生的质量也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聘请外国专家及在海外完成生造且具有一定相关海外工作经验的归国人员,这是中国高校切实落实国际化,推广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立足学校的现有发展形势,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和归国人员的交流,了解学校的薄弱环节、分析优势与劣势,同时了解发达地区的学术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再者,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严格把关人员质量、从教学与科研两个层面同时布局,并加强交流与管理。其次做好此类人员的工作以外的一些安排与帮助,确保他们尽快融入新集体。与此同时, 对于外籍教师的合同确保符合中国国情同时遵循国际惯例,尽可能细化内容,将涉及到工资发放、生活保障、人身安全等各个方面做到翔实准确,为解决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1 出访与派出任务
闭门造车的时代已过去,以开放的思想走出去,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高校理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首先就是保证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出国留学进修,开拓视野,学习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学会用国际化视觉带领下级部门,这样才可能避免行政与学院里面的脱节。其次作为科研带头人,专业方向导师应踊跃参加国际会议,访问海外知名院所,时时警醒,提示差距,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
1.3.2 外事接待
“外事无小事”,外事接待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对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代表着学校乃至国家形象。在遵循各项法规制度的基础上,规范有序、合理合情、灵活有效的开展,并出工体现出高校的各方面特别点[2]。更重要的是做到博采天下之长,补己之短,以虚心的心态,甄别的眼光,学习外事接待国的一些现金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有益的文化。
随着国家敞开国门,走出去,积极吸收多元化文化步伐的不断深化,诸多地方高校结合地方特点采取各类引智计划。经过多年的努力,外籍专家、学者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然而这些外国学者来华逗留长则6个月,短则数天,其目的主要是进行学术研讨。他们中的多数不参与学生的教育培养,也就不能起到普遍教书育人,提升整体师资质量的效果。能长期驻守教学岗的外籍老师数量非常有限。另外一方面,对于外籍学者的管理、考核、服务也是吸引不到高品质人才的一个原因,在绝大多数高校,本土教师已经有一套完备的体制。由于语言、信仰、生活习惯等的原因,对于外籍教师的管理体制一直处在不断改进的阶段。所以在现阶段的普遍满意度较低也就是这个原因。 从高校内部的体系出发,很多学校的外事管理部门处于弱势地位,在财务拨款、外事工作人员的培养、政策落实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不足。
不管是引智、 合作交流、联合培养、交流学生、交流学者中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形成全校各级部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从校级领导层面有专属的管理机制,自上而下到专管部门、各级学院,组建一支具有丰富国际视野的资深专家、青年优秀教师、有交流经验的学生的“大外事” 团队,大家各尽其职,从而大大提高外事工作的效率,促进外事工做的持续开展。
随着我国在经济、科技、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也是助力高校外事工作拓宽格局,我国很大一批高校已经具备主动出击挖掘目标的实力。研究型大学与世界顶级高校接轨,利用归国学子的各种留洋时建立的学术背景的优势,加上各国与中国的深度合作的大环境下。高校主动与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争取项目和科研课题。通过发表高质量期刊文章、参与各种国际论坛等的国际交流渠道去推广自身优势,使科研人员能在国际前沿平台上与世界顶级专家共同开展研究,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