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凤英,赵孔银 ,刘海辉,付伟贵,冯 霞 ,赵义平
(天津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天津 300387)
我们正处于工业持续发展的时代,各类技术快速发展,惠及社会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工程活动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周围世界带来了复杂的多重影响[1]。在工程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均牵涉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多关系。在各种迥然不同的价值观的导引下,工程主体基于自身角色与利益的考虑,做出了多种不同的选择,导致工程活动的风险频发。在功利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影响下,工程活动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社会安全等的各类负面问题。经历过工程活动的双面性的深刻体会,促使人们开始对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工程师职业伦理培养模式进行反思[2-3]。经典的仅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工程师教育模式弊端凸显,工程专业伦理教育需求显得更加严峻和迫切。理工科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工程伦理同步教育,是个世界性课题,受到教育界和科技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工程伦理教育体现多元价值综合交叉,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工程伦理学习过程中思考工程与自然、社会及人的关系,对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和技术暴增的时代大背景对工程师职业素养与伦理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师专业伦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4-5]。
专业伦理知识是是为了帮助从业人员满足社会和雇主的要求同时兼顾维护职业声誉、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完成这一目标所需要遵循的自律准则。工程伦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构建专业角色以及指导职场行为的哲学思想价值体系原则和标准,在学校教育阶段体验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情境[6-7]。工程伦理是专业人士和行业组织职业道德内化后形成的原则、行为标准和价值观。专业伦理教育不局限于输入固定的道德要求规范,而是要培养学生具足够的伦理敏感能力,意识到某个选择面临的风险,进而提供详尽的专业伦理原则,并同时兼顾职业独立性,从而让工程师的选择符合更长远的社会利益。工程伦理教学的重点是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使未来的从业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加理性和现实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8-9]。
工程活动责任主体涉及作为工程活动的参与者的各部门、群体和个人,他们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到每一名工程师,首先应对其工作中失职或故意损坏的后果负责,同时也对无意疏忽或缺乏理解 造成的是损失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更深入的探讨发现,工程师个体的的责任非常有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工程师面临技术风险的时刻,他的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级管理者或者经营者意志影响。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工程师个体显然不能对项目、雇主、用户、国家和整个社会的面临的风险承担完全责任。然而,工程师的具有专业知识或具有特殊权力,他们的行为将比其他人员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具有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的使命。当项目本身、公共利益、 雇主的利益或人类的长期利益之间存在冲突时,工程师需要在技术和伦理准则的范畴内,尽量降低项目风险,并有责任保护公众免受不可接受的风险,这个选择的过程需要特殊的规则来指导工程师的行为。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工程专业学生首先了解在工程实践中许可的以及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通过深入的课程学习,学生进而发现,大多数陷入麻烦的工程师都不是因为人品缺陷,而是面对的风险没有足够的伦理敏感度,履行职责缺乏全局考虑,结果陷入困境。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工科学生自觉分析和推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并根据规范分析工程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不断完善伦理判断经验。从而在未来工程活动中面对道德困境时,合理处理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关系,形成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10-11]。
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最大的差异在于,这门课程侧重通过学生在工程风险问题模拟情境中进行领会和感悟的过程,完成由正确价值观引导的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指导和分享者,课程重点是通过工程领域的经典案例分析,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工程伦理知识积累的过程,以激励年轻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工程师。案例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积极的案例体现了工程师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消极的案例是对违反工程伦理和原则的批判性分析,促使学生反思和领悟。案例讨论将学生从工程危机事件议题的观察者转换成事件的参与者,并通过分别代表不同角色辩论,思考这一身份更关注的价值,加深对于案例中矛盾冲突与问题的理解。组织学生以不同的角色思考、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各种角色不同的伦理困境,然后介绍工程师的伦理评价原则。学生在模拟案例的多维体验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帮助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规范和方法等,并逐渐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来处理工程伦理难题[12-15]。
工程伦理案例教学设计与学习模式具有学生为中心、保证学生的充分参与的显著特征。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与合作性的案例教学在工程师职业伦理培养领域具有高的教学价值。工程伦理教育要充分发挥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注意构建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与合作学习平台,同时对教学节奏和内容进行引导和控制。教师在进行学习分析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的界定、分析、评判、决策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锻炼,力求使得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角色的责任以及价值观,增强工程责任感,提高综合分析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