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兵
(晋城市郭壁供水站,山西 晋城 048000)
长河流域位于泽州县西北部,为黄河支流沁河的一级支流,在阳城县与泽州县交界处汇入沁河,流域面积317km2,干流河长54.7km。长河流域主要在泽州县域,面积307.28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6.73%。流域内人口总计13.69万人,人口密度347P/km2。
长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长期的煤炭开采和人类活动导致出现了采空区塌陷、水质恶化、水生态破坏、流域生态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
长河流域内现有21座煤矿,设计年产能共计2705万t。采煤活动造成采空区地表沉陷、房屋开裂,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表径流大量流失,水资源遭到破坏。采煤与沿河开发建设扰动了原地貌与生态植被,产生弃土弃渣,人为加重了水土流失,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56.86km2。
采煤沉陷区存在的问题,严重威胁基础设施安全、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易激化社会矛盾,治理形势迫切。
流域内水库工程共9座,其中6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744.5万m3。长河干流主要镇、区段河道已经过治理,河道现状堤防基本满足防洪要求,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采煤活动对水资源影响加剧,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措施滞后;干流垃圾填河、淤积严重,侵占了一定的过洪断面;支流防洪标准低,河道淤塞现象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
流域工业企业入河排放口,限制排放措施不严,部分企业污水排放口未能达到要求的水质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普遍存在,是流域内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灌溉退水和地表径流携带化肥、农药重回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畜禽养殖业,缺乏完善的养殖废水处理措施,造成“有机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饵料、排泄物等废弃物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流域已建或在建有成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下村镇污水处理厂、大东沟镇辛壁人工湿地3项污水处理设施。由于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落后,处理能力不足,长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较大。
长河流域水系萎缩,水面调蓄面积减少,河道调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发生机率增加。长河源头段为天然河道,生态基流较小;水量消耗和污染负荷日益增大,造成中下游基流衰减。流域鱼类和底栖动物等水生动物多样性较差,水生植物物种较少且分布不均,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整体比较脆弱,水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
景观功能单一,体系不完整;水岸关系脱节,亲水性差,缺少滨水活动空间;水文化缺失,没有融入景区规划;滨水景观建设滞后,与城镇发展建设不符。
长河流域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执法队伍力量弱、监测系统缺乏等。
长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总体规划涉及流域面积317km2,干流河长54.7km。主要涵盖泽州县下村镇、大东沟镇、川底乡、周村镇和李寨乡。
现状水平年为2016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取法自然、守道无痕;保护生态、持续发展;保障安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传承文化、突出特色。
长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总体规划,按照“以采煤沉陷区防治与水系治理为支撑,点线结合向全域推进”的总体思路,将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作为重点抓手,深入开展河流水库的生态治理与综合利用,通过水资源保护、岸线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建设,提升流域治理水平,形成以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岸线保护与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滨水景观建设和流域管理监测体系为核心的总体布局。
规划以采煤沉陷区治理、水环境治理和水系岸线保护与利用为主的流域减灾控污体系构筑起流域安全屏障;以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夯实流域生态文明之基;通过滨水景观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建设丰富流域的交互体验,形成长河流域风光带;以流域信息化平台和三大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保障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山美水美的“美丽长河”。
规划对辛壁村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煤矿沉陷区进行治理,治理面积约300hm2,其中塌陷地区面积约100hm2。
4.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地面塌陷、地裂缝的治理,以局部整平恢复土地功能为主。对崩塌滑坡进行治理,清理崩塌物,削坡减载,修筑护坡,护坡采用挡土墙。治理范围内的各工业场地设施进行拆除,清运建筑垃圾,然后对清理后的场地进行覆土0.5m,进行场地绿化;在治理范围内的沟谷修建排洪渠排水。
4.2.2 水土保持措施
封育保护区面积约40hm2。对现状灌木次生林和乔灌混交林进行全面封禁,设置围栏约5km,对现状坡耕地、荒地、裸地或者植被破坏的地区进行植被恢复。在支毛沟建设5座谷坊,建设沟头防护10km。
4.2.3 煤矸石渣场生态修复
治理矸石渣场32处,占地面积47.76万m2,治理煤矸石950.24万t,设置拦渣坝32座。
以河道治理为重点,结合景观化建设、生态化治理的理念,对淤积、堵塞河段进行清理,对束窄河床段进行扩宽。在人口稀少处,两岸建设生态护岸;在煤矿企业人口密集处,采用软质生态驳岸,并修建挡水建筑物,增大水面,实现两岸居民亲水要求。
对万里水库以上河源段进行治理,分别建设堤防工程、石拱桥、过水路面、壅水坝,对谷坊进行整治。
长河干流万里水库至圪套水库段河道已进行过河道治理,对该段河道整体环境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工程措施有:渗漏河段防渗处理,重点村镇处建设水面工程,淤积河段进行清淤,居民聚集地建设生态驳岸,进行危桥重建,重要村镇段增设栏杆,对支流汇入口实施治理工程。
圪套水库至石淙头段河道为天然河道,规划结合地形,以沿线的村庄为重点,设置生态护岸,部分河段防渗处理,淤积河段进行清淤,重点河段建设水面工程,较大村庄处建设生态驳岸,破损过水路进行拆除重建,对支流汇入口实施治理工程。
根据长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主要水环境问题和流域污染负荷的分析,确定“源头治理”、“末端净化”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4.3.1 分散村落污水集中处理
根据流域内村庄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现状已有的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将万里村和段都村生活污水分别引入下村镇污水处理厂和成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对于难以实现多村污水集中处理的村庄,采用分散式生态化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划建20处“兼氧型膜处理+塘处理”系统,并利用现状2处村庄塘,改建为“兼氧型膜处理+塘处理”系统。村庄周边无可用洼地、废弃地,或地形变化较大,不适合建设塘系统,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共布置22台。
4.3.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本次规划采用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生物滞留设施、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阻断其入河通道。长河干流两岸布置植草沟37.6km、渗透塘38处。
4.3.3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在长河干流主要镇区设污水集中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流域内重要的点源排放口,由于长河径流量较少,河道天然自净能力较弱,为满足长河干流Ⅳ类地表水的控制目标,规划对成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扩容,并建议下村镇污水处理厂湿地进行提升。
4.3.4 主要支流汇入末端处理
规划在常坡河入长河处,建设支流汇入末端人工湿地处理工程,集中处理坪头村、范庄村等村庄的污水,人工湿地规模0.5万m3/d。
4.3.5 河道型湿地
规划利用下游河道滩地,在村庄密集区域,建设2处河道型湿地,增加水生植物种植,提高河段自净能力,并形成河道滨水景观。
4.3.6 现状湿地功能提升
规划利用长河湿地公园内的景观水系,通过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强化水质净化功能,改善入圪套水库水质,实施区域为公园内水系,面积约5800m2。
4.3.7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流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共规划5处垃圾填埋场。
通过河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对现状自然河道开展滨水带保护与修复、水生植物恢复和水生动物保护工程,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工程范围为长河干流源头段3.06km、圪套水库至石淙头段15.0km、阳城县与泽州县交界段18.4km,工程规模约36.5km。
通过湖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对干流主要水库开展微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植物的保护与修复工程,构建稳定、多样、平衡的湖泊生态系统。工程范围为长河干流上的万里水库、长河水库、圪套水库,工程规模约82.6km2。
通过设立关键物种监测点、固定样地和鸟类环志站,建立水生态系统监测数据库,构建一套针对长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监测系统;关键物种监测点、固定样地各2处,分别规划于长河水库和圪套水库;鸟类环志站1处,规划于圪套水库。
通过制度建设、科学宣教、应急响应和围护标界等措施加强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
长河流域景观总体布局为“一带一环,四区多点”。“一带”指长河流域生态观光带;“一环”包含长河流域及流域周边乡镇的景观节点所构成的旅游环线。“四区”指自然风光区,突显长河秀丽的自然风光,打造长河生态观光绿廊;时代风貌区,展现长河流域的新时代风貌,完善沿河生活滨水走廊;文化展示区,追溯长河历史、回忆乡水人情,展示历史文化走廊;乐活体验区,提升沿岸景观、城市滨水形象,构建多元体验游廊。“多点”指依托长河及其干流水库、已建和规划湿地等形成9处主要景观节点。
长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成效重在建设,更重在管理和保护。本次规划构建流域保障体系,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开展流域信息化建设,设置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质监测、水利工程管理、电子政务等的应用服务系统平台。
建立流域内采煤塌陷区水土流失监督监测体系、水环境监测体系、水生态监控体系,对流域内重点区域开展相关的监测分析,应对突发事件。
长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是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集约循环发展长河煤炭转型产业带的需要;是逐步解决流域内因开发造成的地面沉陷、水质恶化、生态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是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需要。
长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将会大大改善长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和旅游环境,带动河流水系的综合开发利用,为流域的转型发展奠定生态之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