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02-15 08:38杨立云
考试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现状对策体育

摘 要: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学校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很多体育活动流于形式,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坚持,这就不能发挥体育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现状;体育;对策

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中,升学考试不被考查,即便是在当前教育多次号召下,体育考查也多流于形式。因此,相较于其他文化学科,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建立,始终未能获得高效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从现状中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则变得十分重要了。

一、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 人们对小孩子体育锻炼的认识还不够先进,家长认为只有文化课才对自己孩子的未来有好处,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最主要的是许多学校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随意修改教学计划,体育课无法得到保证,孩子的锻炼也无法得到保证。

(二)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学校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很多体育活动流于形式,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推广和坚持,这就不能发挥体育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总之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现状的改革有巨大意义。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目前,一大部分体育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稳定,但对于孩子理解体育课的意义帮助不大,这样子会导致孩子在体育课不能锻炼自己,久而久之,会对体育课产生消极态度。

(二) 教学过程忽视基本功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未能得到有效实施,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本身体育基本功就不扎实,又缺乏教师的引导,教学效果自然而然不会很好。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三、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分析

(一) 树立先进理念,提升内在实力

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还是教师教学交互方式,都受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导控,这才是本源性的教学条件。对此,提升教师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最核心的要素,应当是从改观教师教学观念出发。作为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必备的素养,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教师可以借助目前先进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自己获得先进的教育条件性知识;还应当通过观摩课、优质课等实践课堂学习先进的实践方法,增进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从提升自己的水平出发,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力多彩,让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升更加全面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素养。

(二) 教学方式独特,教学手段多样

对小学生而言,其好奇心强,更期待新鲜感和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此,教师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猎奇心理,通过尝试进行五步教学的方法:课前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复现、发现问题、重新设计、再复现。对于在课前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要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观摩、教师示范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改良,引导部分体能和灵活性较强的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尊重其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学生示范的主体,让表现优异的学生成为小导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心理需求。

(三) 調动学生兴趣,注重因材施教

兴趣是个体无需意志努力便可以自觉主动形成行为、参与活动最本源的内部情感力量。因此,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培养。因此要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热情调动起来,使他们充分融入体育课堂。

例如,对于铅球部分的教学,对于部分动作标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其效能感和自信心更强,更希望通过教师提供的平台展现自我,让自己获得其他同学的赞美。而从教师方面而言,这种优秀的学生,恰恰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反之,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是那么好的同学,加上本身推铅球的技术差,在推铅球的过程中怕做得不好,怕被老师或同班同学取笑,总是自己偷偷地躲在其他学生身后,在轮到自己的时候也是应付性的将铅球推出去,草草了事。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两组,让学生从同一水平线出发,在同水平中获得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荣誉意识,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取得收获。

(四) 合理安排时间,完善教学细节

在目前体育教育的条件下,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选在户外进行教学的,对于体育课有迟到甚至缺席的现象,教师必须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教师要早到指定的教学地点,提前通知体育委员教学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对于学生的迟到情况要做出记录,并进行适度提醒,让学生明白迟到的严重性。从长远来看,学生将会由刚开始的不适应这种教学安排到最后慢慢习惯,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四、 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育,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一蹴而就的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对此,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教师更要内外兼修,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合理安排教学实践,完善教学细节,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具有魅力,让学生在这种高效的体育课堂中养成终身受益的体育习惯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凌.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J].中国学校体育,2003(2).

[2]王立智.对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实践性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6(3).

作者简介:杨立云,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现状对策体育
诊错因 知对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