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2019-02-15 08:38何定祥
考试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改革创新农村基础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效果不佳,基于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教育改革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相比较城市地区的教育而言,农村基础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导致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增大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创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推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当前“班班通”的教育优势,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改革创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一、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对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学内容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将优质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海量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改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依托“课本+教参”教学的现状,进一步丰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果。

其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打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时空限制,创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可以说:信息技术手段是“无所不能”的,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觉,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直观地、动态地、立体地展示数学图形,将数学教学中的两大元素“数”与“形”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将复杂的知识直观化和具体化,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现状

虽然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在农村地区,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效果不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小学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简易的“班班通”,难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也难以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其次,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水平低下,很多数学教师不能够借助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不能够科学运用PowerPoint的各项现代化功能,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懂得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如教学微视频、flash动画等,这样的信息化能力,局限了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的各项功能,最终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第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偏弱,导致教师不能科学高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三、 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小學数学教学整合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是基础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效果。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发展落后的现状,笔者认为:唯有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让教师能够灵活有效地整合多媒体教学的各项功能,科学利用互联网资源,方能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发展。首先,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各种自学软件,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各项功能,能够制作优质的教学课件,整合各项功能;其次,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应试化的教育思想,科学整合信息技术创新数学课堂。例如,整合远程教育资源,拓展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改革创新农村小学数学教育。

(二)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落实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化抽象为具体的有效手段。针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整合数学教学“数”与“形”的关系,通过图形表达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为教师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圆的画法”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的方式,将画圆的步骤进行科学有效的分解,并配以语音解说,这种直观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又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对于各种立体化的图形,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地、立体地给学生展示各种图形,这种直观展示的方式,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

(三)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教师应当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笔者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课堂开始,笔者进行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魔法屋,但在进魔法屋之前,你们得“闯关”,“闯关”成功者方可入内。而闯关的密码,就是要把魔法屋前的所有图形都找出来。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加入“闯关”游戏中,取得了很好的图形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波.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55.

[2]马继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作者简介:何定祥,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大村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实效性的反思与初探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分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