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现象批判

2019-02-15 23:54张佳欣
关键词:题材现实时代

闫 伟, 张佳欣, 邵 将

(1.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 100866;2.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 510632;3.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北京100024)

一般来说,现实题材指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变革中选择的人物、事件等,它和历史题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以时间为划分标准[1]。本文将现实题材电视剧界定为:故事情节的时间区间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电视剧作品。此外,该类作品应该追求艺术创作手法的真实性,在故事题材上囊括改革、农村、儿童、军旅、刑侦、反腐、行业、青春偶像、家庭伦理、少数民族等类型,排除仙侠奇幻剧、历史题材剧、革命历史题材剧等作品。可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整体而言都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足音,书写了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展现了社会嬗变中的国人精神、情感和命运,赢得了属于自身和电视剧史的辉煌与荣光[2]。特别是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因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呈现出悄然回归并迅速崛起的可喜发展态势。

2017年,现实题材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破8%,被称作现象级“剧王”,此外,《猎场》《情满四合院》《鸡毛飞上天》《我的前半生》《急诊科医生》《继承人》《白鹿原》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现实题材电视剧逐渐呈现出“霸屏”态势;2018年创作生产的国产电视剧各类型中,现实题材仍占比最大,占全年产量的63.19%[3],该年被业界冠以“现实题材回归年”;进入2019年,现实题材剧《都挺好》成为开年之际当之无愧的“爆款”,不仅收视与口碑双高,其涉及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啃老”等社会问题更是引发了观众线上线下的热烈讨论。

然而,现实题材剧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植和媒介融合业态下表现出强力发展态势的同时,一些片面迎合所谓的“网生代”趣味、模式与套路化明显、原创力疲软的伪现实主义“悬浮剧”也成为现实题材创作中挥之不去的“伤疤”。有的作品披着“行业剧”的外衣,实则上演着老套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路数;还有的作品打着女性独立奋斗的幌子,实则上演着靠婚姻改变命运的“玛丽苏”剧情。这些“悬浮剧”打着现实题材的旗号,却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和现实主义精神,常常密集出现三角虐恋、豪门恩怨、婆媳冲突、突发绝症、车祸失忆、“偷龙转凤”等“狗血”桥段,其无视社会热点、放大杯水风波、重包装轻内核、有颜值无灵魂等现象备受观众诟病。

一、“伪现实主义”泛滥,悬浮剧“如何悬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遗憾的是,随着现实题材电视剧强势回归,各种“伪现实主义”也夹杂而生,不少电视剧成本低、周期短、收效高,脱离现实,悬浮于人民、生活和社会。

(一)悬浮于人民,造成人物塑造和叙事冲突的“失重”“失调”与“失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4]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人,有形神,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在于它能够紧紧扎根于人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真正地易地以处、换位体察,切身会意其所思所想,感知其所言所行,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进而让镜头下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神完气足。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清楚记得《渴望》中实在憨厚、勤劳踏实的“大哥”宋大成,《医者仁心》中心怀理想、妙手回春的医者钟立行,《温州一家人》中倔强隐忍、永不服输的创业者周万顺,《士兵突击》里“不抛弃不放弃”的普通士兵许三多,正是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满足了人们对于真实性的期待视野。但是,某些创作者只把“热爱人民、深入生活”当作动听的口号,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观察,在创作中并没有拆除与百姓之间“心”的围墙,因而造成受众审美体验的精神隔膜与情感游离。更不可取的是,一些创作者为了迎合受众,将人物形象和关系模式化,导致文艺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的“失重”“失调”与“失范”。例如某些农村剧总是喜欢把农民塑造成顽痞刁民,青春偶像剧的标配为“三角恋情”,都市职场剧必定是“恋爱+权谋”的同质化戏码……这种将人物脸谱化、剧情模式化,将价值观游离于主流正轨的做法,自然无法彰显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最终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与共鸣。

(二)悬浮于生活,打造虚无和浮夸的“海市蜃楼”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深刻而广泛的联系。尤其是现实题材剧的都市表意与想象图景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育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多种热点话题组合而成的“百姓生活地图”,向大众传递对善恶的褒贬、对正义的感动以及对真情的追求,进而凸显出大众传媒艺术直面现实、逼近生活本相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冲击力。然而有些以偶像、纯情哗众取宠,充满套路的都市剧却惯用当红的流量明星来演绎唯美、温吞乃至“狗血”的悬浮式爱情故事,为年轻观众打造一种缥缈、浮夸、充满幻梦感的“伪现实”图景。剧中的男主经常有颜有钱且深情专一,女主渺小卑微却总在磨难中恰得众多“男性精英”集体助力而转危为安。这类“轻浅之作”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清新时尚,但往往只是硬性贴上励志、真爱等标签,对现实生活浮光掠影,对热点话题浅显图解,戏剧性转折牵强附会,用廉价爱情桥段充当泪点笑点,从中很难看到角色内心深邃动人、与观众生命体验有契合度的微妙活动,遑论对道德价值、公平正义、职业操守的诗意表达以及对现实主义和人文情怀的审美烛照了。

(三)悬浮于社会,屏蔽时代热点、难点与痛点

社会主义新时代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为当下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表现空间。我们的现实题材剧创作应该成为透视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主动减少或摈弃“你情我爱”的“小格局”,致力于表现改革开放新形势、科技进步新趋势、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大时代。创作者需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通过一系列有质感、有厚度、有情怀的中国故事来描绘新时代拼搏者平凡却不平庸的奋斗历程,以“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格局来呈现出社会变革中的众生百态,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情感,并思考如何作为一个理智成熟的现代人去分辨善恶美丑。近年来的《人民的名义》《外科风云》《归去来》《猎场》《创业时代》《都挺好》等现实题材电视剧之所以收获了口碑和市场,就在于其拥有直面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敢于并善于面对现实、介入社会,直击社会转型期的热点和痛点问题。

然而纵览当下现实题材剧中的各子类型,相当一部分作品存在着真问题少、伪问题多,社会选题少、情爱选题多,冷静思考少、嬉闹喧嚣多,昭德抑违少、快感猎奇多等创作通病。它们通常止步于对生活的简单复刻,很少去挖掘社会深层矛盾,无法令观众产生共鸣,也无法与时代形成共振。如何更好地通过解剖负面典型来达到正面效果,如何更准地把脉大众关切并厘清问题实质,如何更稳地寻求破解难题与困局之路,如何切实推进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题材拓展、形象塑造、情节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均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所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

二、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伪现实主义”产生的原因

观察这些“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与流通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悬浮剧”的产生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缺乏“工匠精神”、追求唯收视率的“眼球经济”、对所谓“过审难”的消极应对等,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工匠精神”,氤氲着浮躁功利之气

“工匠精神”原意是指工匠师傅、手艺人制作产品时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内涵就是严谨专注、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5]。“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工匠精神”意味着“尚巧达善”的工作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和“德艺兼修”的职业信仰。而在当代社会,“工匠精神”不仅是指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与职业素养,而且已经上升为一种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职业文化与价值理念。事实上,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对于涤荡当下文化消费主义观念、提升文艺创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受商业资本操纵和工具理性思潮的影响,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弥漫着一种机械化生产、同质化包装、快餐化消费的浮躁和功利之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看重数量缺少质量、有高峰缺高原的现象,存在着千篇一律、模仿抄袭的现象,也存在着快餐化消费、机械式生产的问题。”[6]的确,一些创作者为了追求“效率”,想当然地用自我认知去替代田野考察,用后期包装来呈现“视听奇观”。这种脱离现实基础、急功近利的作品呈现的“现实”,会变得虚无空洞、虚幻悬浮,会让心明眼亮的观众感到陌生、隔膜,甚至不屑、唾弃;还有一些创作者为片面追求高收视率和高点击率,用抄袭和胡编滥造来替换踏实原创,以猎奇媚俗来博取观众眼球,导致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陷入庸俗化、跟风化、同质化的怪圈。这种随意编造、细节失真、脱离现实的“跟风剧”会加速“伪现实”泡沫的扩展蔓延。如时下某些情感剧中的角色、台词和动作明显不符合特定环境下的必然性与规律性;某些行业剧中的角色只见生活气息而不见职业气质;某些青春剧中的角色平面化、脸谱化、空心化倾向愈演愈烈,有皮囊无筋骨……凡此种种都是创作者与大众相脱节所酿成的恶果。

(二)片面迎合受众,过度追求“眼球经济”和“感官营销”

纵观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态势,其艺术创作的本质精神和内在价值正在受到“眼球经济”和“感官营销”的影响,消解或丧失了其原本所应承担人文思想、道德责任及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以都市剧和行业剧为代表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越来越像一座“造梦工厂”,对虚幻情爱的憧憬、对金钱与地位的渴望,在其中一览无余。有些都市剧用“画饼充饥”的手段去迎合观众和市场,刻意营造甜蜜爱情、富足生活的虚幻泡沫,有意消弭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碰撞,“霸道总裁式”的爱情设置仿佛已成标配;有些行业剧不再聚焦于波澜壮阔的行业发展、职场运行规律以及职业文明进步的前行轨迹,而是一味虚构“精英”人设,展示奢华生活,编造情感故事,较少去表现脚踏实地、由平凡走向卓越的个人奋斗历程。这种披着行业外衣的偶像剧娱乐气息过重,职业感和责任感缺乏,行业问题的复杂性涉及不足,不仅消解了作品应有的戏剧张力,也削弱了作品的励志效果。

说到底,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中充斥着的炫富、恶搞、猎奇、感官刺激、低俗噱头、窥视隐私等创作误区,还是源于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的“眼球经济”所催生的迎合心态。当电视艺术沦为了时尚流行的“消费品”,其文化的审美价值就会被商业色彩覆盖;而一味俯就所谓的年轻态观赏趣味,便很容易走入认知误区,成为感官、欲望与低俗之乐。反观当年的《士兵突击》,没有卖点和噱头,没有女演员、没有恋爱情节,只是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内核表现得生动而通透,从而引得许多观众包括年轻观众真心为之着迷、为之叫好。年代虽已改变,但人性不变、心理结构不变、电视剧的艺术规律不变。因此,当下某些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需要主动反思和改变,早日走出急功近利的创作樊篱。

(三)“绕道”敏感题材,“投机”政策导向

近些年的电视剧呈现出一种创作怪象:看似类型多元、涉猎广阔的现实题材剧,却多以家庭伦理、青春偶像为主,即使打着“医疗”“职业”“商战”等名号,却还是逃不开蹩脚俗套的情爱故事。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部分创作者为规避“敏感”题材的创作风险而采用趋利避害的“小技巧”。诚然,选择打都市剧、青春剧类“安全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一些审查风险。如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涉案反腐题材的作品都不建议在黄金时段播出”,“对于涉案剧中展示血腥、暴力、凶杀、恐怖的场景和画面,要大幅度删减、弱化和调整”,如此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该类型创作基本销声匿迹。须知,审查与播出的限制不应该成为创作者拒绝涉猎该类题材内容的借口,只要坚守正确导向并能够真实且艺术地表现社会现实的纵深感,必然能通过审查并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2017年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便是典型例证。而制作方“投机取巧”的行为反而会造成电视剧市场与现实社会之间产生断裂层,“蜻蜓点水”无法揭示社会真正的广度、矛盾和痛点,更无法直击人心与人性。如此一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把握时代命脉,反映社会变迁”的价值功能也会逐渐消弭。

可喜的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相关管理部门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实题材电视剧“有意回避现实”的状况大大改善。但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伪现实”现象:个别电视剧利用国家对现实题材剧的政策导向,强行披上“现实题材”外衣,使其能在进入卫视黄金档、取得政府部门文化资金扶植方面“一路绿灯”[7]。这种为了获得政策或资金支持而硬性披上现实题材外衣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国家政策导向的初衷,而且加剧催生了一批粗制滥造、脱离现实、娱乐至上的“悬浮剧”。

三、去“伪”存真,求善求美:现实题材电视剧突围之路

生活照亮艺术,真现实才有真口碑。实践已经告诉我们,能够沿着时间长河流动并成为经典或“现象级”作品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一定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记录并提炼,直击社会转型中的热点与痛点问题,与人民和时代形成共振的好作品。众目睽睽的荧屏上容不下任何拙劣,观众永远心明眼亮,“伪现实”电视剧即使能够依靠所谓的噱头在短期内博得一定的关注度或收视率,但终究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验。因此,摆脱“伪现实主义”,在求“真”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对“善”与“美”的价值追求,应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突围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要不遗余力地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深入到群众中去。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实践中仰观俯察、日积月累,从中找寻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并通过用心、恰当的艺术加工,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作品,才能真正赢得观众。以行业剧为例,每一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和规则,行业剧在创作中如果浅尝辄止,必然表现不出复杂职业生态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法律与道德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抵牾等深刻主题,也就不可能将观众引向更深层和更细微化的对生死观、荣辱观、情感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维度思考。只有怀着虔敬之心深扎于行业内部,躬身实践、仰观俯察,才能表现出现代职场人的精神困顿、焦虑、挣扎与成长,进而让受众体认高层次的生命承担、职业理想与精神信仰。如电视剧《猎场》的编剧姜伟为了把故事写得地道,专门走访了跨国猎头公司、中小猎头公司以及职业介绍所,并反复研究真实的职场案例,从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为剧作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再如电视剧《继承人》的编剧段祺华依托自己丰实的律师从业经验和广博人脉,精心挑选真实鲜活的律法案例素材,使得该剧在播出后跻身同时段收视排行榜前列的同时,也赢得了“高专业度”“普法效果好”“精致耐品”的良好口碑。由此可见,创作者生活积淀的厚度决定着电视剧品质的高度,追求本真、重视细节、用工匠精神耐心打磨的作品才能令观众有充分的代入感和体验感。

(二)直面现实,引领价值

当代中国正处在高速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其中蕴含的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心灵与物化、东方与西方等诸多现实问题值得深入开掘和探寻。“新时代”是电视剧创作的“大时代”,彰显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实际,以高质量的精品力作响应新时代,以艺术手法将现实热点和痛点问题浓缩、提纯、戏剧化、寓言化,令人们窥一斑而见全豹、观他者而省自身,这不仅是电视剧的艺术本质之一,更是其重要的文化使命。在此基础上,电视剧还要对大众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大力弘扬健康向上、求善求美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民主法治、规则秩序的现代文明意识,唱响时代主旋律,这才是一部剧的“剧魂”所在,也是实现电视剧自身艺术责任与时代担当的使命所在。如电视剧《创业时代》没有回避深层社会问题、尖锐社会矛盾,没有刻意表现滥情俗套的爱情故事,将“创业”和“时代”两个主题词融合得很圆润,让追梦的小人物与斑驳的大时代产生了微妙共振与化学反应。剧中通过郭鑫年、罗维、那蓝、温迪、李奔腾、卧云生等丰富多元而立体鲜活的创业者形象,比较精准地表现出自主创新、互联网思维、现代商业精神等所遭遇的重重阻力和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利益重组,以及由此造成的行业波澜和社会阵痛。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没有迎合大众对于成功的庸俗想象,而是致力于表现用梦想的力量战胜艰险、撑起未来,让人们在体悟奋斗人生的同时看到希望和美好就在前方。事实证明,电视剧只有紧扣时代脉搏,以彰显时代精神、引领社会价值为己任,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观众心目中树起丰碑。

(三)政策导向,落实管理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18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回归年”[8]。但热潮之下,诸多类型的“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却在滋生,人物模式化、题材雷同化、盲目跟风等现象层出不穷。对于“伪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调控,单靠创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或市场的调节远远不够,政策上的导向作用十分必要。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杜绝伪现实题材电视剧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同时,应加强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审查工作,对那些披着“现实题材”外衣的“悬浮剧”要加大管控力度,打击抄袭行为,整顿同质化竞争。此外,还应对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开展更为精准化的扶植计划,引导制作方以“去伪存真、求善求美”作为创作目标,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从而切实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推动与提升作用。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当今覆盖面广、受众群多、影响力大的大众艺术和文化产品之一,电视剧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应让亿万观众感悟暖心励志的力量,成为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荧屏镜鉴。

“把脉时代进程、深掘生活底蕴、引领百姓认知”,一直是我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优良传统。可当下现实题材电视剧市场中“伪现实”现象不仅背离了以现实为基础的基本准则,伤害了真正现实题材创作者的理想和热情,更导致了观众信任的丧失与市场秩序的破坏。未来,现实主义精神当永远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宝。新时代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只有不忘初心,在火热现实生活中深思感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观念、创作手法、技术手段,努力提高作品的原创性和创造力,讴歌伟大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才能打造出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精品之作、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齐飞”的“高峰”之作。

猜你喜欢
题材现实时代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漫画:现实背后(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现实的困惑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