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钟昆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的战略目标。”我们已经跨入一个新时代,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关键。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路径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兼主任王辉耀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质量转变、效率转变、动力转变……要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全面创新时代。”[1]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动力转变,也就是创新为第一动力。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2]
审视国际环境,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错失过三次工业革命而奋力追赶的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2]。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制造智能化,产业特征是工业互联化、信息工业化。目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发展较为均衡,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以BAT为引领的互联网经济领先于欧洲,仅逊于美国。“我国需要的高端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引不进、买不来。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2]
无论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衍生培育,都需要以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为支撑。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在结构、数量和类型上是否与产业结构匹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和质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于支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认识的提高,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 695.8万。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中谈到,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0%,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科技部2018年3月发布的《2016年我国高校R&D活动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高等学校SCI论文占全国SCI论文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0%以上,2016年该比重为83.1%。高等学校R&D经费中,基础研究为432.5亿元,应用研究为528.4亿元,试验发展为111.4亿元。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中,高等学校占52.6%;应用研究经费中,高等学校占32.8%。全国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中,高等学校占47.6%。高等学校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为13.8万件,比2015年增加了25.3%;发明专利授权15.0万件,比2015年增长 17.4%。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状况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卓越论文数中,高等学校为105 412篇,占84.0%,其中,96.0%是原创论文,4.0%是述评类文章。这些数据表明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地位因服务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竞争加剧而得到程度的强化和层次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到了不进则退的重要关口。
纵观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5次转移,不难发现,科技和经济中心的转移首先是以大学集群力量集中于基础研究,并获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后两次中心向德国和美国的转移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注重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研究,导致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 3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排名比2016年上升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7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就单一学科来看,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首位,另有8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国跻身世界前两位的学科数量上升到9个[3]。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投入的增加,研究人员的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61次提及创新,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0%[4]。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0%,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0%,超过美、欧、日贡献之和,大国优势逐渐显现;中国留学生回国率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79.4%。综合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和国家近期对科学研究的顶层设计,我们不难推断到2020年,科技创新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研发投入也将会大幅增加。政通人和,目标明确,规划给力,中国有基础、有能力、有自信迎接第6次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作为先锋的高等教育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中国大学近5年在各世界大学排行榜的位次和高校的科研成果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上升趋势明显,但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较,呈现跟随与引领并存的状况。国内“双一流”大学学科专业排名和科研成果数据充分显示了跟随与引领的梯次;地方本科转型发展院校在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的办学成效和横向课题经费方面层次分明,东西部差距更是明显。
对“双一流”大学而言,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要素主要包括科研成果转化、高级别论文、学科专业优势、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避开与“双一流”大学的同质发展,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专业特色为主导的产教融合成果、社会经济效益和横向科研经费等方面。
关于制约这种发展趋势的要素,对“双一流”大学而言,由于具备较高的实力和美誉度,人才吸附效应明显,资源较为充足,具有集中力量协同创新的实力,因此,可行性项目和适切的发展方向成为“双一流”大学的发展能否居于引领地位的关键。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发展证明,科研总是走在教学的前面。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科领军人物的稀缺和资源的匮乏导致其难以支撑重大研究,而选择适切的跟踪研究,尤其是契合学校发展定位以及专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如产业学院),可以直接接触产业实际,拓宽研究视野和取得实效,更有利于走出自身的特色之路,实践创新成为学生培养的发展方向,各类学科竞赛成为角逐的重点。
分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竞争发展的常态。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虽然一流大学遴选入围的高校囊括了原“985”全部高校,但还有3所非“985”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3所原“985”高校分化出A类一流大学,25所非“985”“211”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在没有特殊外力因素介入的常态下,高等教育发展会呈现日趋明显的“马太效应”,重点与非重点大学、优势学科与非优势学科投入的差距将会日趋增大,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也不会停止。突破的关键在于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培育新的生长点,以人才、科研优势与产业行业深度合作,有效引领、服务社会发展是大学长青的根本所在,或者介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从而获得政策的支持,凡是政策惠泽的方向和领域,都蕴含着难得的突破机遇。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系统需要高等教育输送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贡献经济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这一需求的本质是创新知识的成型产出与供给,这必然关联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即发展动力与发展秩序的耦合,高等教育的大部分问题与之息息相关。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归根到底就是知识的选择、传递、发现与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不仅包括知识的传递、发现和应用,而且始终伴随着传授者与学习者的情绪变化、情感升华和信念生成。知识的外用辐射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知识的内在滋养使得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科学研究即知识的发现和创新,服务社会则通过知识的应用来完成。如果不考察知识的选择、传递、发现和应用,那么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知识发现和创新,高等教育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不仅历史上如此,不同的社会也同样如此。”[5]高等教育中广为诟病的是不能产生重大创新,本质在于知识创新层次低;学习的知识没用,本质在于知识的选择不得当;教学枯燥单调,本质在于知识的传递不得力。
知识创新需要在一定的发展秩序下完成,这种特定的发展秩序可以促进、激励知识创新,也可能压制甚至阻碍知识创新,所以,建设发展秩序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点,它保障了发展动力的环境和条件。发展秩序包括国家政策、学校章程、发展规划、管理制度、计划等,其核心在于管理制度。
发展动力是关键,发展秩序是保障,核心制度供给应根据知识创新环节设定,即发展秩序适应发展动力、助推发展动力。因此,要围绕知识选择、知识传递、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这个中心梳理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抓住知识供给和知识创新,服务知识供给和激励知识创新。
知识选择和传递在宏观上表现为学科专业设置,在微观上表现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授。
1.知识门类
首先要设置符合国家战略需求或国家政策扶持的、能够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的学科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凭借对社会、产业发展的认识和对政策的领悟,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地方本科院校的资源和实力决定了其走专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即知识范畴不变,改变知识的加工处理方式、链接外延,活化知识应用,提升知识价值。
2.有价值的知识
(1)通用学习内容。以教材、讲义为主的通用学习材料必须体现学科范式,即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研究范式。通过连续3年的学风调研发现,学完一门课程后,只有约1/3的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应发展交叉学科,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大组块知识形成专业知识的一个个终端。这种大概念联结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审视碎片化知识,反思、建立自己的知识联系,从而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更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6]
(2)专业研究范式。具体到学科专业知识,除了知识的显性框架结构外,专业研究范式这种隐性的“框架”是教学和学习都需要认真关注和必须掌握的。学习、教学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来说就是继承、传递某种科学传统,习得、拥有学者共同体所共有的专业信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技术方法手段,这将为学习和探索提供样板,指明可能的思路。专业研究范式是一种隐性知识,专业成长是一个“入格—出格”的过程,习得掌握专业研究范式就是入格的过程,它隐含着对知识选择加工、创新应用的模式,即了解掌握专业共同体内认可的规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这有利于我们像专家一样思考、像内行一样做事,进而提高质量和效率。专业研究范式在知识创新中具有质的规定性,所有的重大突破、原始创新都是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范式,也就是出格过程的实现。专业研究范式的习得和掌握,必须依赖教师来完成传递,这是教学的精髓所在,更是教学相长的关键所在,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若要使学生习得、掌握学科研究范式,只有一个途径——强化师生互动。对于知识的讲解,要注重知识的产生视角、逻辑联系、辐射拐点,更重要的是要多讨论和参与研究,呈现知识选择的维度和基点、思维转换和发展的依据、处理知识和数据的最优方式方法等,使学生能够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思考问题。
(3)个性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内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主题或核心明确,但知识分散甚至碎片化,能够训练学生从纷繁杂乱的材料中发现、凝练知识,进而形成知识概念、结构,这是一个全面提升能力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学习以专业研究范式为支撑,如果不能掌握专业研究范式,那么学生就不知如何切入学习、不会系统处理学习材料,不能评估自身学习的有效性、不能评价学习材料、学习结果的价值。
高等教育中心地位的确立依赖于知识创新和科技贡献,知识的选择和传递已经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分化,累积着突破因子,这就需要创新。
知识创新的产生首先要明确研究问题,问题决定思维的方向,即创新的起点。要明确或提炼问题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或理论,否则思维没有延伸发展的依据。其次,根据问题的境域(问题产生的环境、背景)在横向上进行多维度考量、纵向上进行层层盘剥,进而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以便全面、彻底地展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环环紧扣的问题,意味着环环紧扣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组块,应根据逻辑联系、事实联系或经验联系将问题整合。问题的分解与整合使得问题的内涵层层深入,进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问题网。
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对设定的目标或需求进行符合研究范式的表述和评价;针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还可以分阶段设定子目标,将问题归置到相应的目标下。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得出合理的推论,使知识得到发展,从而实现知识创新。知识创新自始至终受研究范式的指引,贯穿于知识的应用。对于一个成熟的研究者而言,创新的难点在于资源和信息的获取。
知识创新无法管理、无法替代,是个体思维逐步拓展、深入的个性化过程,可以通过管理和教学改革来提升知识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品质;还可以通过完善发展秩序,激励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创新的条件和平台,保障、促进知识创新。
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目前,大多数高校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对接产业、区域发展需求,设置新专业,办产业学院强化应用属性等。然而,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难以大力发展,因此,走专业转型升级道路成为必然选择。专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结合产业企业实际,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引导,突出专业的应用属性,培育发展专业的新生长点。
2.建立知识资源更新机制
各个专业每年都要精编通用教学内容,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应用性;每年都要增加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以及研究成果,增选理由在页边进行评价说明;全员参与案例库建设,对选择理由进行简要的评价说明,丰富课程资源。
3.加强师生针对性培训
注重培训教师如何传递专业研究范式,如何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学生喜好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注重培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授学生如何习得掌握专业研究范式,如何做科研,如何学习通识课程而快速获取知识等。
1.责权利清晰的管理制度建设
交流的便利和通讯的便捷使得高校之间的学习借鉴互访常态化,虽然各种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职称评聘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和科研热情。就考核结果公示制度而言,如只公示考核分数,而不公开赋分依据和分数来源,则难以保证公平,起到警醒作用。
2.大力推进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有利于推进专业转型升级。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应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对接企业的困难与问题,形成合作立足点。
3.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
目前,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缺失获奖后的研究,大多数高校仅在赛后进行宣传。这种碎片化的处理方式容易遭到误读,认为是一种个别化行为,不具有说服力。应对所有获奖者进行访谈、调研,从知识供给、知识创新等方面向学生介绍推广,促进知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