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联合 编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面食多样,馒头、包子、蛋糕、面包等,都是家庭桌上常餐,这些食品的制作却都离不开发酵剂。当将面包酵母粉置于面粉和水的环境中时,酵母就会开始进行自然发酵。通常情况下,只要条件适宜,一旦发酵过程开始,酵母便会使面团不断地膨胀。发酵剂到底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种类?它们来自哪里?它们又是怎样制作的?亲自来实践吧。
制备好的发酵剂是一个组合,含有酵母菌和细菌;其中的酵母属于天然酵母(酵母野生菌株),细菌为乳酸杆菌,面包酵母则属于酿酒酵母。乳酸杆菌能利用代谢产物所营造的环境抑制真菌的生长,它对人体是有益的,日常饮用的酸奶、乳酪中就含有这样大量的益生菌。
酵母菌与细菌以一种特殊的共生方式存在:一方面,酵母菌能在自然环境中产生并利用酶,将面粉中的大淀粉分子分解为单糖,与此同时,释放CO2至面粉中的小气泡里,从而使面团不断膨胀;另一方面,细菌利用酵母产生的糖类物质供给自身的生长需求,对于改善面包的风味有着重要的作用。
用于发酵的酵母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一般认为酵母菌来自于自然环境,其中一些休眠酵母菌来自于面粉(特别是全麦面粉),酵母菌的芽孢可以像花粉一样在空气中传播。在酵母发酵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有机成分作为原料,使用过滤的水,干净的(无菌的)容器(特别是刚开始进行发酵的时候)。为了保持酵母的活力,应将已经发酵1 周的大部分酵母倒掉,只留下少量的酵母继续发酵。
1)利用酵母进行发酵;
2)了解酵母菌是生物体中的一种;
3)观察酵母是如何发酵的。
面粉(最好是纯天然有机面粉);水(经过过滤处理);一个干净的容器(选择透明的容器以便观察);勺子(搅拌时使用)。
1)将容器清洗干净;
2)在容器内分别加入50 g 面粉及50 g 水;
3)用勺子在水中搅拌后放置24 h;
制作发酵剂的难易程度取决于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气温较低时,酵母菌的发酵速度将会减慢;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又极易感染有害菌。
4)第2 天,向容器内添加50 g 面粉和50 g水后进行搅拌,盖上盖子继续放置24 h;
5)第3 天,向容器内添加50 g 面粉和50 g水后进行搅拌,盖上盖子继续放置24 h;
6)第4 天,当表层下方可见清晰的气泡,将大部分发酵剂倒掉,仅留一勺左右的发酵液于容器中,添加100 g 水,100 g 面粉,搅拌并放置24 h;
7)在未来的2 周内,不断地更新酵母发酵剂,每次操作同样需要弃去原有的大部分发酵剂,补充面粉和水进行发酵;
8)24 h 后,制备好的发酵剂体积将会增大一倍,表层聚集着大量的气泡,表层下方充满了大量的气泡,现在就可以用来制作面点了。
1)何处产生的酵母菌促进了面团的发酵过程?(酵母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它们可以像花粉一样在任何地方着陆,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便开始生长。)
2)什么是酵母菌生长的理想条件?[食物(面粉),水及30℃左右的温度。]
3)酵母菌产生的何种物质破坏了面团中的原有结构?(发酵时所产生的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