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红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信阳 464200)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痛经及不孕等特征。该疾病因存在远处转移及种植的能力,即使在经过药物治疗后,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浸润而导致复发率居高不下[1]。近年来,腹腔镜手术逐渐应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尽管临床疗效较好,但仍存在较高比例的复发情况。有文献报道称,术后采取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提高患者术后的妊娠率[2]。但采用的药物不同,其治疗效果不同,为进一步选择更为合理的药物,本文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分别采用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并对临床疗效及术后妊娠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规定的诊断标准[3],并均经我院超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全部患者均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精神障碍等疾病,全部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
组别例数平均年龄(岁)平均体重(kg)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情况(Ⅲ/Ⅳ)对照组6034.2±8.950.3±4.935/25观察组6035.1±8.851.5±5.233/27
全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在避开月经期期间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予以孕三烯酮口服治疗,2.5mg/次,2次/周,疗程为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予以米非司酮口服治疗,10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全部患者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妊娠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
患者无临床症状,无阳性体征,盆腔肿块症状改善或消失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呈阴性,盆腔肿块无异常为基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或超声检查仍可见盆腔包块为复发。总有效率=(有效+基本有效)/总例数×100%[4]。
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复发率、术后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有效40例,基本有效16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93.3%,复发率为6.7%;观察组患者有效42例,基本有效16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为96.7%,复发率为3.3%。可见,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05)。
对照组术后妊娠11例,其中术后6个月妊娠8例,术后12个月妊娠2例,术后2年妊娠1例,总妊娠率为18.3%;观察组术后妊娠41例,其中术后6个月妊娠22例,术后12个月妊娠13例,术后2年妊娠6例,总妊娠率为68.3%。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0.54,P<0.01)。
对照组患者中19例出现肝功能受损,停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患者中4例出现肝功能受损,停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10,P<0.01)。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子宫内膜细胞在盆腔内生殖器或盆腔腹膜异常种植的妇科疾病,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约占12.5%,且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5]。且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造成患者经期紊乱、痛经及性交痛等症状从而对其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有文献报道称,仅仅只采用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别是针对较大的病灶(直径>1 cm)来说临床效果不佳[6]。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对病灶进行清除,从而使盆腔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并使子宫、卵巢及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彻底清理微小病灶,则会在雌激素环境下继续出现增殖,从而造成复发情况。有临床研究报道显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患者的复发率约为57.2%[7],因此,采取何种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有文献报道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其术后复发率超过20%[8]。本文研究中,通过对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别在术后予以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进行辅助治疗,其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3%和6.7%,说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本文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米非司酮在减少复发率的同时对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较小,不良反应较低,同时,较孕三烯酮还能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子宫、卵巢及输卵管之间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妊娠率。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体征,降低复发率,并提高了术后妊娠率,且肝功能损害情况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