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首战到底击落了多少架日机

2019-02-15 08:51唐学锋
红岩春秋 2019年1期
关键词:陈纳德飞虎队空战

■唐学锋 陈 丹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陈纳德

1941年是中国空军抗战最艰难的一年。由于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中国空军使用的苏制E-15、E-16战斗机完全不是对手,几次交战下来,中国空军损失惨重,为了保存实力,被迫采取避战策略。这一年,中国空军取得对日空战中惟一的一场胜绩,是12月20日的昆明之战,这是陈纳德将军领导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的首次对日作战。

这次空战,日军出动的是哪支航空部队?使用了什么型号飞机?究竟被击落多少架?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中外资料,现一一揭开谜底。

击落日机数量的各种说法

1941年12月20日,星期六。昆明,天气晴朗。

上午9点25分,中国空军驻昆明的第五路司令部收到前方防空监视哨发来的情报:9点18分,在云南保山玉皇阁上空发现有日机通过。两分钟后,云南文山州马关县的八寨又传来消息,听见日机飞来的声音。根据情报,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迅速在地图上将日机飞行路线划出。所有迹象表明,这次日机空袭目标应为昆明。

9点45分,驻守昆明巫家坝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指挥官陈纳德,接到了中国空军第五路司令部司令王叔铭打来的电话,他说:“10架日本轰炸机在老街越过云南边境,正向北飞来。”

陈纳德立即赴志愿队临时指挥所指挥作战。根据作战部署,由志愿队第2中队在昆明上空警戒,第1中队担任拦截任务。10点05分,第2中队队长纽柯克率领8架P-40战斗机起飞,4架在巫家坝机场上空巡逻,另4架在昆明市区上空巡逻,飞行高度为5500米。10点10分,第1中队队长桑德尔率领16架P-40战斗机升空,至宜良上空拦截日机,飞行高度为4580米。

这是陈纳德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以来第一次对日作战。多年以后,陈纳德记忆犹新:

我升起1颗红色信号弹,将我的第2中队送上天空,然后和我的主任参谋哈维·格林劳和翻译苏上校,一同驱车通过一段缓缓的斜坡,走进一片可以低瞰田野的坟地,登上那隐设于杂草之中的金字塔形建筑。这儿是我们的战斗指挥所,配有双套电台和电话通讯设施。

我等待了4年之久的关键时刻终于到来了——美国飞行员在中国地面报警网的协助下,用美国的战斗机,即将开始与横扫整个太平洋的日本空中力量进行较量。我感到P-40型飞机的座舱正载着中国的命运,飞行在云南的上空。我真希望我能年轻10岁,还能坐在飞机的座舱里,而不是呆在这个掩体里。若再能闻着氧气面罩中那淡淡的橡胶味,通过瞄准镜中的草莓红光环,注视着无边无际的天空,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纽柯克升空10余分钟后,发现敌轰炸机10架。他迅速率队向敌机群发动攻击,因距离较远,敌轰炸机得以加速逃脱。逃至宜良上空时,遭到埋伏在此的志愿队第1中队拦截,并不断发起攻击。

11点25分,我机追敌至广西西林附近,因天空黑云密布,遂停止攻击并返航。是役,除飞行员瑞克特驾驶的P-40战斗机,因燃料耗尽迫降于贵州威宁县城外草海附近,造成机损人伤外,其余各机安全返回基地。

次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国民公报》《新蜀报》等各大媒体以“中央社昆明20日电”形式,对空战进行了报道:“20日晨9时许,敌轰炸机10架。图袭昆明,我空军立即升空迎击,遭遇于宜良上空,当发生空战,敌机被我击落4架,余机仓皇逸去,我机毫无损失。击落敌机,现已寻获3架,余1架仍在继续搜寻中。”

也就是说,当时国内所有媒体对这次空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因战时保密,媒体报道中未出现“美国志愿队”字样)击落日机的数量,统一报道为“4架”。这一说法被后来出版的许多中外著作沿用。

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内“飞虎队”研究热潮的兴起,关于“12·20”空战击落日机的说法突然增加了。

国内学者马艳、李继红认为是“6架”(见二人出版的《抗日大空战——中国空军抗战影像全纪录》,长城出版社,2015年),美国学者饶世和认为是“7架”(见【美】饶世和著、戈叔亚译《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在陈纳德出版的回忆录中,则称击落了“9架”(见【美】陈纳德著、王湄、黄宜思等译《飞虎将军陈纳德回忆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更有一种说法是击落“10架”(见华强、奚纪荣、孟庆龙著《中国空军百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马毓福编著《中国军事航空》,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年)等。

◇陈纳德与“飞虎队”第1、第3中队指挥官在研究作战计划

最保守的一种说法是“3架”,见《中国的天空——中国空中抗日实录》(周斌、邹新奇编著,凤凰出版社,2009年)、《飞虎雄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战史》(许剑虹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3架被击落日机,坠毁地点分别是云南罗平、平彝和广西西林。

从日方资料看“12·20”空战

1940年6月,日军切断滇越铁路后,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在西南地区惟一获取国际援华抗战物资的通道。这条通道也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特别是作为通道终点的云南首府——昆明。

1941年12月,随着云南雨季结束,日军又在策划对昆明新一轮的空袭。执行轰炸任务的是驻守越南的日本陆军第21独立飞行队,队长为成田贡中佐。18日,该独立飞行队曾派下属第82独立中队的轰炸机对昆明进行轰炸,其间未遭到中国空军飞机的拦截。但日军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当天下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第1、第2中队秘密进驻昆明附近的巫家坝机场。

20日,第82独立中队再次出动10架“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空袭昆明,担任轰炸任务的指挥官是成田贡中佐。日机分3个编队,以3000米的飞行高度进入云南境内。

日方资料记载,日机在11点15分遭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的攻击,参与攻击的中方战斗机一共有24架。空战于11点40分结束。最后,3机被击落,剩余7机于中午1点飞回基地。

事后检查,7机全部中弹,各机中弹2至5发不等。参与作战的铃木刚一中尉回忆:“若不是自己的飞机当时装备着自封型油箱,恐怕那天会有更多人无法活着回到基地。”“当天攻击自己的飞机虽然机翼上都有中国空军的青天白日徽记,不过由于P-40B是以极为接近的距离攻击自己的原因,我很清楚地看出了驾驶舱里面的飞行员为美国人。”

是役,遭受重创的是第2编队。1号机的船本中尉、2号机的龟田曹长、3号机的山本军曹和3机上的机组人员12人全部毙命,加上其余飞机上毙命的2人,日军一共损失了3架轰炸机与14名机组人员。

“飞虎队”获胜原因分析

空战结束后,陈纳德立即召集志愿队全体参战人员到临时作战指挥所开会,讨论战斗细节和总结经验。

对于空战结果,陈纳德并不十分满意,由于“每个人都激动不已,在东吁缅甸的战术全部抛到了脑后,根本没有小组协同作战——完全是一场胡打硬拼,甚至自己朝自己开火。在接下来的130英里追击战中,飞行员尝试了惊险的90度偏转射击和其他各种疯狂战术,事后全体飞行员都承认,P-40能够安然返回全靠运气”。

陈纳德还向沉浸在喜悦中的飞行员泼了一盆冷水。“必须进行协同作战”,这是陈纳德告诉飞行员与日本空军作战时要牢记的“要点”。陈纳德这样说有充分道理。作为全面抗战爆发前就担任航委会顾问的他,全程参与了中国空军作战计划的制订。他经常在地面上观察,并用摄影机拍摄、记录日机的轰炸,以及中日空军展开空战的过程。他甚至冒险驾机在空中对日机进行观察,对日本空军作战的特点进行总结,以便找到破解方法。曾经,他驾驶的霍克75战斗机在空中被日机击伤,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迅速摆脱日机追击,才逃过一劫。

◇1941年12月21日,《中央日报》关于“12·20”昆明空战的报道

陈纳德总结道:“日军的老飞行员善于集体作战,配合默契,而且有不少害人的圈套。他们最喜欢用的一个计谋就是让三机编组行动中的一架故意出现破绽,掉下队来,其他两架则通常埋伏在阳光刺眼的高度,做好埋伏准备。这时,如果有个倒霉的中国飞行员想咬住那个诱饵,不等他飞近,自己的机尾就已经被另外两架日军飞机击中了。另外一个圈套是一串飞机连续不断地转圈飞,看上去就像松鼠笼子里的转轮一样,似乎很容易被攻击,敌方飞行员一旦被引诱进这个笼子,围在周围的日军飞机便越转越快,其中一架转到高处的飞机会突然从队中冲出来,迎头对准敌机发起进攻。这是一个飞行技术漂亮、时间计算精确的战术。我不止一次看见过飞行员钻进了这种该死的陷境,被从上方袭来的日机当头击落。”

◇“飞虎队”第2中队队员在P-40战斗机前

陈纳德发现,“日本飞行员都经过良好的训练,而且像斗鸡一样富有侵略性”。但是,他们也有弱点,“他们大多是很机械的飞行员,缺乏创造性,并且在原定计划发生变化时,缺乏思维判断能力”。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成立之初,训练基地设在缅甸东吁。陈纳德亲自为飞行员上课,将其四年来在中国战场上得到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陈纳德说:“你们将要面对的日本飞行员是经过严格的机械训练的飞行员”,“他们都经过上百个小时的训练,按照精准的编队形式和针对不同情况设计的成套战术进行演练”,“他们的勇气有余,但缺少主动性和判断力。日本人打起仗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会按照一套固定战术打。轰炸机的队形一直保持到最后一架被击落。战斗机的套路很少有变化。我国美国飞行员只要掌握了日本人的战术计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就得到了上帝的护佑”。

陈纳德还提醒飞行员:“我们的战术目的是破坏他们的编队,迫使他们按我们指挥的方式打,一旦日本人被迫离开了他们原定的计划,他们就不知所措”,“利用你的速度和你的俯冲进攻强度打乱他们的战术,迅速射击,迅速侧滑,甩掉敌人”,“缩短你和敌机之间的距离到可以开火范围,射击,立刻俯冲飞离。切记在日本小子防卫火力范围之内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瞄准、射击的时间”。

但不可否认,由于志愿队飞行员战前进行了严格训练,对日机的结构、性能、武器装备及日军飞行员作战的特点和弱点有了了解,在“12·20”空战中,他们才取得击落日机3架的战绩。

志愿队取得胜利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飞机的性能和数量占有绝对优势。

中国空军长期以来使用的苏制E-15和E-16两种战斗机,最大问题是速度慢、火力弱。E-15战斗机最大速度为443公里/小时,E-16战斗机最大速度为440公里/小时,两种战斗机各自装备有4挺7.62毫米口径机枪,续航能力分别为695公里和800公里。而志愿队使用的P-40战斗机在性能和武器装备上远远超过E-15、E-16战斗机。

P-40战斗机又称“寇蒂斯P-40战鹰”,是在原美国寇蒂斯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P-36A机体基础上改装而来,外销型代号为“鹰”-81A(霍克81A),但通常以“P-40”称呼。二战期间,美国一共出口了5492架P-40的各型战斗机,其中英国获得2799架,苏联获得2066架,中国获得377架。

中国空军将首批100架P-40C型飞机全部交付志愿队使用,其装备水平远远超过中国空军其他部队。P-40C战斗机与E-15、E-16战斗机相比,速度每小时分别快了123公里和126公里,续航能力分别提高了1282公里和1177公里。在武器装备方面,P-40C战斗机不仅装备有4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还比E-15、E-16战斗机多了两挺12.7毫米口径机枪。

1941年12月20日日军空袭昆明,以为中国空军已经被他们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彻底打垮,从而犯了“轻敌”大忌。日军使用的不仅为轻型轰炸机,而且无战斗机护航。

日军此次来犯的“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由日本川崎公司制造,于1940年7月量产,该公司在二战期间一共生产了各型飞机1977架,全部配置于陆军航空部队使用。相对于日本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长期对我大后方进行轰炸使用的“97式”重型轰炸机、“96式”陆上攻击机而言,“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的自卫火力较弱,在志愿队“P-40”战斗机的强大火力攻击下,只能被动挨打,更何况这次空战志愿队是以多打少(24机对10机)。

志愿队取得胜利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建立了先进的防空预警网。

抗战早期,中国的防空预警网络建设极其落后,对日机的观察全凭肉眼。在情报的传递方式上也十分简陋,相当多的地区连电话都没有,只好用骑马和骑自行车的方式传递空袭情报。因此,中国空军很难得到准确的情报,与来犯的日机作战。

陈纳德在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的同时,即以昆明为中心,建立了现代防空预警系统和通信网络。1941年11月底,陈纳德将两套雷达设备运到缅甸,分别安装在毛淡棉和仰光,可以覆盖通往缅甸南部的领空。陈纳德在云南的保山、雷允、腊戍、云南驿、蒙自和沾益六处设立了地面指挥网,使作战指挥官得以借无线电话向空中机群发出指令。此外,他在云南的昆明、保山、雷允、腊戍、云南驿、蒙自、沾益,以及重庆和印度的新德里设置了无线电台,可以迅速和准确地传递和掌握日机来袭的情报。

◇轰炸昆明的日军“99”式双发轻型轰炸机

猜你喜欢
陈纳德飞虎队空战
1937年笕桥空战战果之谜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未来空战怎么打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陈香梅:阳光西落时,影子飘落何处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第三帝国的兴亡之六 大不列颠空战(下)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