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与天人合一

2019-02-14 07:41孟祥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诗书画板桥郑板桥

孟祥山

[摘 要]板桥先生诗书画三绝,很多作品和竹、兰、石有关。其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通过诗书画去展现竹兰石所处的自然环境、自身品质,不仅仅表现其美的一面,也使作品更切近自然。通过对板桥先生诗书画,故居中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和谐相处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为更好地理解兴化名人文化和故居文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诗;书;画;故居;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1 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2 诗书画

2.1 诗

板桥先生诗的选题多与竹有关,来源于对竹品质的喜爱,一方面是赞扬竹的高洁品质,另一方面是借竹表明自身对于理想品德的坚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进一步延伸是通过相关诗篇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展现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尽可能给予百姓帮助(在潍县任县令时,曾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竹石》是郑板桥写竹的代表作之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是一首咏竹的诗,诗人称赞竹子的坚韧,语言简单但内涵深奥。前两句是对竹子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述,赞扬了扎根于破碎岩石中的竹子的内在精神。第一个字“咬”非常生动有力,静止的画面表现出动态的感觉。然后“咬”这个词再加上“不放松”,充分体现了竹子内在的刚毅,竹子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第二句中的“破岩”点出了竹子扎根的环境,衬托出竹子旺盛的生命力。最后两句话是对竹子经受大自然磨炼与考验的论述。尽管有雨雪风霜东南西北风,青竹依然“坚劲”,傲然挺立。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崇高思想和情操,这些思想和情操从不随波逐流,而是通过在岩石上吟唱苍劲的竹子来表达。

板桥先生不仅对于竹的高贵品质进行描述和赞扬,同时借助竹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表达对百姓的关心。《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这首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 ,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人睡觉时,听到窗外园子里风吹竹叶萧萧的声音,以为是受苦百姓的倾诉声音。竹叶萧萧声是引子,目的是引出诗人对受苦百姓的关心和挂念,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心迹,虽然官职小,能做的事情有限,但依然怀有对天下百姓生计温饱、快乐忧愁等的殷殷关切之心。诗歌之外,诗人也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给予百姓以帮助。诗人将对竹子的喜爱和关心,升华到对受苦人的关心,是一种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传递到生活中对受苦人的关心和热爱,诗歌源自自然,但又饱含深情,“竹之情 ”升华到了对 “民众之情 ”,又高于自然。《私刑恶》 《逃荒行》 《孤儿行》等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板桥诗歌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2.2 书

郑板桥将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四体融为一体,借鉴但不照搬,并以画入书,将画竹、兰的笔意融入书法创作。单独的字体看起来不规整、歪歪斜斜,但汇总成一副书法作品,总体感觉是犹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自成一体,自己戏称“六分半书”,后世称为“板桥体”。

板桥体外形“故托丑拙”,但是内在包含的是“意之所之,随笔挥洒”的随心所欲不拘小节的风格。这与中国书法“务为妍美”的传统大相径庭,单个字体看似漫不经心,随意而为,但精心总体布局,错落有致,别有意蕴。传统书法经过刻意的打磨,体现出的规整、圆润,更多的是经过人为刻意的修饰,与自然存在的事物联系不紧密,“板桥体”则是来源于自然,不排斥自然中的不规则、不圆润,将自然事物展现在读者眼前,其“六分半体”书法的字体分布,与其家乡兴化垛田在水中的分布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没有头绪,实则是自然存在之美。欣赏郑板桥的书法,那不拘一格的的洋洋洒洒,眼前仿佛看见的不是字,是错落有致的垛田分布,是乱石铺街的江南路巷,板桥先生仿佛站在眼前,对于“字如其人”,使读者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板桥先生的书法,是对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突破,为世人称赞。书法作品整体布局,类似先生家乡垛田的分布,不规则、不圆润,但是自成一体,别有韵味,也是其书法贴近自然的体现。

2.3 画

板桥先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芝兰满幅春”与“几笔乱荆榛”同时存在,乱荆榛更衬托出芝兰美的形象,两者在诗中和画中的共存,是对自然事实的尊重,也借此表达作者所推崇的处事观点,即“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能够容纳小人和各种各样人的度量。

板桥先生画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者,是竹的天然存在,风中之竹,雨中之竹,单竹丛竹,一枝一叶,在不同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展现出竹子的自然形态。这是作者对客观存在观察的过程。此时的“眼中之竹”是产生“胸中之竹”的基础,由于外在条件的变化,现在的“胸中之竹”已经和之前的“眼中之竹”有所不同,赶快趁着作画的心情和兴致,将“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是深植在作者心中的对于事物和风景的理解,同样的事物和风景,不同的内涵情感。有人看到的是竹的不畏风霜,有人看到的是竹的苍劲有力,有人看到的是竹子的乱,同景不同情。“手中之竹”的最終体现,来源于自然,又与自然不同,更高于自然。板桥先生的画竹三段论,是建立在对自然客观存在的竹的尊重前提下,力求真实再现竹子的自然形态。三个阶段是统一的整体,之间的有机衔接才能创造出理想的画作。并且通过所画之竹,表现当时作者的心情,或刚劲有力不畏艰难,或睹物思人忧国忧民。

对于石的审美,大多从瘦、漏、透、皱四个方面评价。郑板桥提出的是“陋劣中有至好”的观点,丰富了对于石的评价标准。怪石凹凸不平,或瘦骨嶙峋,或蛮横险怪,不能以平常的瘦、漏、透、皱进行评价,但是这样的石头能使人产生联想,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耐人寻味,百看不厌。

3 鄭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每进之间可分可合,前后相连而又各自独立,封闭中更显得宁静。坐落的位置和故居布局上面体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故居本身坐落的位置在当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同时在内部配置上多植花草竹树,营造内部环境的优美,起到调节内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同时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故居砖瓦都是用粘土制作的,通过制坯、晾晒吹干后放在窑里烧制成的。主要原材料是里下河地区的粘土,将其加水调和、挤压成型入窑烧制。故居没有进行刻意的加工修饰,不高的土墙,曲径通幽的小路,小池耦荷游鱼,小亭侧居池边,简单典雅的室内装饰。借助建筑材料和花草竹树的自然的装饰,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体现板桥先生对朴素、自然、素雅的追求。

故居里设计的亭台等与亲朋好友交流的空间,有助于相互之间聚集交流,谈古论今,相互学习。故居没有像古时大户人家的高墙封闭,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开放式的思想,一方面可以通过借景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人为降低外界与内部之间交流的障碍,也符合板桥先生与邻为善、邻里和谐相处的处世思想。

4 郑板桥与天人合一

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与天人合一思想有关的论点归纳和总结,得出其具体内涵主要是:其一,人与自然的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二,人与外在的强大力量 (或规律或神秘力量) 相一致,人与当时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环境相适应。应当把天与人看作有机的整体, 两者不可分割, 更不可人为制造对立。

板桥先生的诗书画俱佳,不仅仅去展现诗书画所描述对象美的一面,而是从整体上去展示,瘦竹、板桥体、芝兰与乱荆榛共存等都是先生对自然事实的尊重,更贴近自然。故居从其选址、用料、园内布局、屋内陈设,都体现出朴素以及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将与邻为善、关心困苦百姓生活等思想表达出来,当官期间体恤百姓,为官清廉,也是符合当时社会对于名人和清官的认知,为世人称颂,其廉政思想在当代仍有一定的学习意义。

[参考文献]

[1] 翟志华,孙瑞忠.郑板桥墨竹诗意画的美学意蕴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2).

[2] 冯健.漫谈郑板桥的诗书画[J].书法赏评,2018(03).

[3] 邢凤春.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名片——以兴化市博物馆、郑板桥纪念馆景区为例[J].文教资料,2017(16).

[4] 蔺晚茹.从家书看郑板桥的为人处世之道[J].戏剧之家,2015(16).

[5] 杨湘涛.郑板桥的修竹人生[J].文艺争鸣,2010(06).

[6] 李鸿渊.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7] 李宗桂.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J].哲学动态, 2012(06).

猜你喜欢
诗书画板桥郑板桥
陆海之纵
诗书画苑
板桥善诵
诗书画苑
板桥河
诗书画苑
郑板桥劝学
诗书画苑
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