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时代高职院校SPOC教学模式探索

2019-02-14 06:11冉政
时代人物 2019年17期
关键词:院校传统高职

冉政

一、MOOC时代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的几个问题:“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年2月在此基础上再次发文,对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更多要求,如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举行各种系列活动等。高校关注、学习传统文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但作为高职院校,怎样关注、学习传统文化,我们的方法、途径却非常有限。2012年“慕课元年”开始,有着Massive、Open等鲜明特点的MOOC开始大量涌现,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也有了一些MOOC、微课的出现,但相比较而言,目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教学却还存在许多问题。

课程师资不足。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时缺少具体的支撑和路径,特别是缺少好的专业师资,老师最重要,没有老师什么都是假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从教师抓起,但现在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问题在于我们的学校缺乏专业的老师,老师们从小疏于传统文化的熏陶,疏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所以,要想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得让我们的老师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先有点书卷气,要对现代网络信息教育技术了然于心。所以,我们认为,传统文化师资培训是传统文化教育振兴重要的钥匙。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教师的“四气”:奠基文化底气,为教育系统培养仁爱之师;养育儒雅静气,为教育发展培育君子之风;传播浩然正气,重塑返本开新的领导之风;弘扬探索勇气,坚守不辱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教程修订不足。现有的教材要么深涩难懂、要么与社会脱节,学生听不进去。本次课题研究尝试着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时,引导学生与当下实际联系,比如讲姓氏,我们的姓氏都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没听说过的姓氏;开设各类国学经典导读;开设插花艺术、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办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将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通过MOOC、微课等多种形式,打造一些接地气的课程,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教学模式落后。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处于“魂飞魄散,气若游丝”的危险境地,近年又为资本所裹挟,形成一股国学“虚火”,着实令人心忧。如何传承古典的诗教文脉,将中华文化的理念与神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学生生活,使青少年真正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大班授课,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表现为“接受式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吸纳知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演绎推断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不够。一是在形式上,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崇尚权威、唯书唯上。从学校到家庭,“看管教育”“就范教育”,只要求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求知过程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于自己的思考,否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整体上缺乏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材培养目标,缺乏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二是在方法上,我国传统文化,以家喻户晓的“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为”之类的格言,激励学生的吃苦精神,把苦读作为培养人才的道路提倡。缺乏科学性、兴趣性和应用性。三是评价方法上,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学习效果评价单一,常常是考试、考察、论文等。

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许多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以讲授为主,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知识系统,但这些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这与高职院校教学“授之于渔”相违背。基于此教学现状,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等。但是,网络资源的分散,信息不对称,使得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培训过于重视对其理论知识的交流,忽视了广大教师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致于诸多高职教师在课上难以系统地进行讲解和操作。另外,信息化教学培训工作中所涉及的软件应用比较多,而负责培训的教师本身的素质又良莠不齐,以致于整个信息化教学中的软件技术方面难以得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教学效果不能进行准确把握。

二、MOOC时代SPOC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SPOC作为后MOOC时代的新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具体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反馈。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依托慕课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尝试以SPOC教学模式的实践,来体现其“三位一体”的优势特色,即教学空间的结合、教学资源的结合、教学方式的结合。

教学空间的结合。 SPOC教学空间是以“课堂+网络”、“线上+线下”双结合模式,课堂教学空间主要依靠线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知识内化的过程,涉及交流、任务、协作、个性化指导、形成新认知结构等。网络教学空间主要依靠线上慕课平台,包括课程资源、先行学习、学习测评等,来进行信息传递及背景了解。

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为例,网络教学空间主要利用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慕课课程为平台,微博师生互动为手段,微信及QQ群交流为补充。线上各类网络工具使用的灵活、讨论时间的充裕、空间坏境的自由,大大弥补了線下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不足与有限。

教学资源的结合。SPOC教学模式的另一个优势就是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线上资源是线下讨论与学习的基础和补充。如何合理利用传统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SPOC区别于慕课的重要一点便是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整合与互补,慕课则仅仅限于线上学习与资源共享。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点的重要基础,教师也能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观察学生对于网络资源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检测。

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教师在暑假期间,拍摄制作慕课《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通过微视频、文档资料、作业练习、互动思考题、案例模拟、平台操作录屏等多种形式,丰富课程网络资源的趣味性与多样性。课程资源除了传统教材之外,使用项目化教学理念,以任务书及操作手册的形式,明确课程中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最后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效果

教学方式的结合。SPOC教学方式主要以系统授课为主,翻转课堂为辅的模式。面对传统教学小规模、封闭式、面对面等特点,SPOC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补充,通过平台大数据,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学习动向;利用云计算,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实行网络化,进行针对性教学;使用020和P2P形式,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从宏观看,利用信息化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打破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单一模式,建立起一种新型学习评价体系。从微观看,在网络上通过互动预习,教师提前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在课堂上能有效

引导和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线上线下混合学习,重构了学习流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达成更有效的教学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为例,分课前和课堂两部分学习模式。课前主要分为五步骤,即提前发布视頻、学生自学视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抛回问题、线上互动讨论。课堂中主要以组内讨论互动、课前在线测试、学生报告或问题讨论、课后在线练习。以“三混合、三翻转”为主体,即课内课外混合、理论实验混合、线上线下混合和课堂翻转、实操翻转、任务项目翻转;培养学生“搜、拿、做、用、享、评”五种能力,搜索求知所需资料,自主解决基本问题;拿取知识,整理利用;做好内化,吸收生成;用好理论,投入使用;分享共用,彼此交流;最后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卞开悦, 王栩. 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理工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7).

[2]曾丹.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MOOC时代高职院校SPOC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为例(2008)

(作者单位: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院校传统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