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内河航道开发力度不断加快,对社会各个层面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对于内河航道作用的体现具有深刻影响,硬质护岸结构在内河航道当中有着广泛应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坚固性,可以应用的时间非常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内河航道建设力度的加大,这种结构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不足之处,整体的建设成本偏高,施工中会干扰所在地区的生态平衡,还存在非常显眼的人工现象,不利于景观协调要求的体现。在云南内河航道经济大发展的当下,内河的开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航运要求,同时也需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等结合起来,为此,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关键词:新形势下;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U6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3-0011-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极大释放了各个层面的发展潜力,对于云南地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内河航道建设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从以往的粗放型发展建设,更加的注重绿色生态基本要求,在航道护岸建设上的要求尤为突出。一方面,护岸工程需要体现出非常好的稳固性、耐用性、强度性,另一方面,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还需要体现对自然环境、生物元素以及人各种关系的详细研究,以此来指导内河航道护岸工程的发展建设,这样护岸的价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对于不同层面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内河航道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为了与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护岸工程也应当从最初的工程性要求逐步向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应用上靠拢。基于此,有必要对生态护岸工程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样可以更为精准的把握各个技术应用细节,对于内河航道工程质量的提升及价值作用的体现都有深刻影响。
1 以往內河航道护岸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内河航道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被损坏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在内河航道周围地区施加相关的护岸措施,一般是通过使用砌块石或者钢筋混凝土等容易损坏的区间进行保护性覆盖。从实际看,这种保护性覆盖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内河航道的稳定性,但是,在内河航道生态系统整体性维护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保护性施工作业会对内河原有的生态系统构成直接影响。内河是陆地与河水相交错的典型代表,以往内河航道的护岸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护岸方式在水汽调节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于地面径流所产生的冲击实际承受降低能力有限,对于内河航道所产生的防御成效也不够明显。
2 航道护岸与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
内河航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护环节尤为重要,依托于护岸工程可以提高水岸的整体稳定性,减少波浪对航道的冲击,河水对岸坡产生的侵蚀现象也会得到控制,同时,对于内河航道周边的农田耕地以及村居等都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由于内河航道工程的增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内河航道表现的更为复杂,河流对于河道两侧的侵蚀性明显增多,对于岸边绿色植被的健康生长也不利,破坏了许多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虽然护岸工程对于内河航道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实际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在逐步显现出来。研究发现,只有确保护岸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将内河航道的保护与河道两侧动植物的健康成长有效的结合起来。为此,在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上,应当突出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对于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和谐发展理念认识还不是特别深刻,应当将生态环境基本要求放到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更高的位置上。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绿色植被还是动物种类,其自身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撑,以往所实施的护岸工程,坡岸整体上表现的较为陡峭,一般是选择大量的使用混凝土,这种方式对于植物深扎其根等都是不利的,导致很多绿色植物出现了无法生存的情况。总而言之,以往内河航道的护岸方式,不利于河道周边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为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当突出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在护岸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确保生态护岸技术不断完善,这样才能确保内河航道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
3 新形势下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分析
3.1 三维植物网护岸技术
本质上,这种技术的应用就是从植草固土环节切入,从而形成一种三维结构的网垫,这种网垫表现的较为柔韧与疏松,在网垫当中绝大多数都用土壤来填充,满足了绿色植物扎根生长的需要,将能够将护岸对绿色植物生长产生的束缚降到最低,在绿色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后,受到网垫、土壤以及草种的相互作用,草皮可以实现更好地结合,这样绿色植物的生长根基会更加牢固。依托于三维植物网所形成的绿色复合保护层,可以对季节性雨水进行有效的抵御,降低了水流冲刷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相关研究,三维植物网在应用上已经相当成熟,可以非常好的经受大流量以及高水位所产生的冲击,可以较长时间的经受水流冲击。从表面看,三维植物网较为粗糙,在水流不同环境的冲击下,植被自身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水流的速度。结合相关实践,在当前各地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当中,三维植物网的应用较为广泛,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固土作用,实际的经济投入也较为合理。
3.2 绿化混凝土护岸
绿化混凝土与生态混凝土完全等同,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筛选,选择最为合适的功能性添加剂,通过较为特殊工艺手段的应用来制造这种绿化混凝土,通过这种绿化混凝土的应用,可以将传统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环境质量,对于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在绿色混凝土上,不影响草的生长,一方面既解决了内河航道相关安全问题,避免了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出现,另一方面,还有效满足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绿色混凝土在岸坡防护上具有显著作用,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对于生态环境改良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绿化混凝土而言,护岸材料是选择无砂混凝土,这种类型的混凝土是将粗骨料、水泥等进行充分的搅拌而获得。在具体施工中,绿化混凝土当中少了砂,所使用的胶凝材料并不是特别充分,这样在施工中就会形成许多的蜂窝状结构,这些结构具有非常好的透气、透水性特点,对于绿化植被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内河航道进行绿化混凝土施工后,所形成的护岸在抗冲击能力上表现更为优越,覆草对于水流产生的缓冲作用相当突出。为此,可以将降雨等水流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在净化水质上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有助于内河航道和谐生态环境的塑造。
3.3 连锁水工砌块护岸
连锁水工砌块,本质上就是通过硬性细石的应用,来进行混凝土压制,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具有相当好的密实度,强度也较为理想。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类型的护岸可以非常好的应对各种冲击,使用的时间也比较长,避免了护岸工程的反复性投入,对于经济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护岸工程而言,要将水工砌块与周围的砌块进行良好的固定,这样才能将整体功能更好地表现出来,有助于护岸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连锁型水工砌块,具有非常明显的柔性结构,在实际制造过程中,需要尺寸等进行严格把关,持续正确合理才能保障一线施工的顺利进行。
和砌块施工相比较,连锁水工在操作上表现的更为简单,可以脱离施工设备进行有效操作,在施工中出现了故障问题实际的维护作业也较为方便,可以显著的提升施工建设的经济性。在对水工连锁砌块进行了植草之后,可以滿足动植物生长的基本需要,对于原有的生态环境也不会带来影响。而且连锁水工砌块在施工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结合工程的不同对开孔率进行有效调整,这样能够与施工区域的环境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3.4 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护岸
对于这种方式而言,聚丙烯是最为主要的原料组成,无纺针刺工艺烧制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袋护岸优势明显,可以非常好的抗紫外线与抗老化,基于组成材料的特殊性,在抗酸钠盐以及抗微生物腐蚀上都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护岸的使用时间。构成袋体的材料相对特殊,在抗腐蚀性上表现突出,这样在使用当中就会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除此之外,生物袋具有非常好的透水效果,但是,并不会透土,这样在护岸过程中,就不会导致土壤流失现象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土壤与水分交流的基本需要,满足了绿色植物健康生长的基本要求。在这个环节当中,袋体的孔径需要做到科学把握,一般是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决定,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内河航道周边土体的稳定性,有助于后续护岸工程建设的开展,对于后续管理维护也有着明显的作用。结合具体应用来看,生态袋具有非常好的环保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形结构的基本需要,为此,在今后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当中就会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3.5 椰网植生带护岸
三维网植生带离不开专门机械设备的支撑,需要对工程的基本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将草种、肥料和保水剂等根据固定的密度将其定植与可自然降解的材料上,这样在机器作用下就能够完成相关的复核定位,这样植生带护岸材料就最终形成了。在当前三维网植生带基本组成当中,椰网植生带是最为普通的一种,实际应用也最为广泛,在各个层面都表现出了非常环保的一面,实际分解成效较为明显,在今后的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建设中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结语
新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下,各地内河航道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航道护岸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出来。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的护岸方式、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内河航道与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进而从5个层面对生态护岸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这对于内河航道开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深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 李进菊.新形势下的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工程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5,15(17):160.
[2] 左甲鹏,陈一梅,周剑雄.基于生态保护的内河航道生态疏浚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28(3):176-177.
[3] 陈虹,赵东华,张震华.内河航道生态护岸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C]//国际航运协会会暨国际航运技术研讨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