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调查分析

2019-02-14 02:25万国平张俊巍王伟熊克巍李紫兰胡雪莹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宣城队伍建设

万国平 张俊巍 王伟 熊克巍 李紫兰 胡雪莹

摘  要: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宣城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调查发现,快检站存在检测人员不够稳定、检测水平有待提高、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经费难以持续保障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完善人事制度,保障财政支持。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快检站;队伍建设;宣城

中图分类号 F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1-0103-03

建立健全鄉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当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主要实施主体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从事农产品快检的检测人员承担主体职能,快检站队伍建设也就成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建设和运行的决定因素。因此,了解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和运行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建设现状

目前,宣城市辖7个县市区95个乡镇及街道,依托民生工程已建成标准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系统256套。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发展建设呈5个特点。

1.1 投建稍迟,发展较快 宣城市地处长三角地区,较该地区其他经济发达地市投建时间稍迟,临近的常州市于2012年12月便完成全市40个乡镇快检站建设。近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三级检测网络已基本形成。除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宣州区、宁国、旌德等5个县级检测站都已建成并运行,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检测站为骨干、乡镇快检室为基础、企业基地自律性检测为补充的检测网络基本形成。2017年,全市同步上传省监管平台样品快检数据13万份,上传数据量领跑全省。

1.2 种植业产品检测全覆盖,畜禽、水产正逐步探索 快检站建成后,各地积极开展检测工作,在各地的努力下,已实现种植业产品检测全覆盖的局面。但因为部分快检站人员不足、设备不全、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畜禽、水产检测仍处于探索阶段。各级部门已经关注到这一问题,在政府主导、部门推动、各地努力下,这种情况将会有大幅改观。

1.3 不同地方存在差距,但正在逐步缩小 因检测资源、财政支持、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方乡镇快检站建设和运行存在差异。建设方面,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下,基础条件较好、财政资金充足的地区有天然的优势,如宁国、宣州等,无论在建设效率、水平以及数量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运行方面表现为运行成效和运行手段的差异。成效上,部分地区受财政、人员、技术水平等运行能力限制,在年检数量和检测项目上存在一定差距;手段上,目前大部分快检站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运行,部分地区正探索“财产所有权归乡镇快检站,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维护保管”的合作运行模式。随着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检测资源日益完善、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地域差距将逐步减小。

1.4 设备与工作实际不完全匹配,亟待进一步更新升级 现配备的设备检测项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现配备的大多为检测有机磷类农残设备,而实际工作中菊酯类农残检测也较多。菊酯类农药大多为广谱的杀菌剂,在农药生产中使用频繁,且目前仍无国标的快检方法,相应的快检设备亟待开发。

1.5 人员基本到位,制度仍需完善 已建成的乡镇快检站检测专业人员在人数、学历、技能等方面基本符合省农产品安全工程快检体系实施办法关于人员的要求。部分乡镇快检站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快检站运行、仪器使用、检测程序、人员管理等制度建设上仍需进一步加强。

2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情况

运用调查问卷对乡镇快检站的人员数量、学历、职称、专业等情况进行调查,辅以实地调查核实,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全市乡镇快检站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全市共抽取80个乡镇快检站,抽取比例84.2%。

在抽取的80个乡镇快检站中,检测人员171名,站均配备人员为2.14,符合省农产品安全工程快检体系实施办法2名以上人员的要求。人员结构上,以在编人员为主,通过借调、聘用等方式进行补充来满足日常检测工作需要,其中政府编制100人,农委编制63人,借调4人,聘用3人。近3年,新进人员32人,离职人员11人。学历方面,高中(含中专)占比9.3%,大专占比47.4%,本科及以上43.3%。专业分布上,42%的为农学专业,20.5%为畜牧专业,5%为水产专业,32.5%为其他专业,其他以化学和食品专业为主。职业匹配度上,18.7%的人员表示受过专业教育,77.2%的人员表示未受过专业教育但进行了进修培训,4.1%人员表示未受过专业教育,是通过自学从事本岗位工作。从业时间上,90.6%的人员为3年以下。技术职称上,共有136人取得技术职称,占比79.5%,其余的为公务员编制或者未参加职称评定。职称水平以初级、中级相对较多,副高和高级职称比例较少,分别为33.8%、53.7%、12.5%、0%。检测能力上,种植业产品检测全覆盖,50%乡镇快检站具有畜禽产品快检能力,43.2%乡镇快检站具有水产产品快检能力。

3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检测人员不稳定

3.1.1 检测人员不足 乡镇快检站实有人数相对较少,人员编制上还存在在编、借调、聘用等多种方式,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数据显示,11.3%乡镇快检站仅配备1名检测人员。

3.1.2 工作职责不清 许多乡镇涉农机构的人、财、事三权均划归乡镇统一管理,检测人员被抽调至其他行政性、事务性岗位,“在编不在岗”、“跨岗兼职”现象严重。全年约有50%以上的乡镇检测人员承担着所在乡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3.1.3 不同编制人员业务水平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以农委编制人员为主体的乡镇快检站,在运行水平和检测能力上均有明显优势,这可能与县级垂直管理和技术指导、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执行力强等因素有关。

3.2 检测水平有待提高

3.2.1 检测队伍不稳定,专业技能不过硬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人员职称水平多集中在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职称比例较少;农学专业相对较多,畜牧、水产等专业相对较少;高学历人员少;职业匹配度不高,81.3%的检测人员未受过专业教育,多通过进修培训或者自学从事检测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则加剧了技能的不稳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集检验、计量、标准化技术和政策法规于一体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

3.2.2 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技能培训是乡镇快检站提升检测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各站接受培训的途径少、形式单一,主要以市、县和厂家集中培训为主;同时接受培训的频次少,多数是一年2次甚至更少;培训形式多为集中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乡镇快检站检测能力得不到切实提高。

3.2.3 检测作用未充分发挥 从目前乡镇检测的情况来看,快速检测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多数是为了检测而检测,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检测任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检测出来的数据大部分为合格的。

3.3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3.3.1 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 受专业技术岗位职数限制,一些具备资质条件的人员没有岗位聘用,评聘矛盾加剧。目前对许多年纪轻、学历高的专技人员来说,只能“排队”等待职称晋升机会,导致部分人员思想不稳定,存在想转岗、调岗的想法。

3.3.2 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基层检测工作条件艰苦,生活待遇低,高层次、高素质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多数不愿到基层工作,部分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即便能够“进得来”,但也很难“留得住”,影响了队伍稳定性。

3.4 经费难以持续保障 目前,绝大部分乡镇监管站的检测经费都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检测工作无法持续保障,鄉镇站作用的发挥大大受到影响。有的乡镇快检站没有完全独立的检测场所,检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升级,无法适应生产发展需求,检测工作受到严重限制;有的乡镇快检站建设项目已完成,为农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经费,配备的专业仪器设备被闲置或不能正常使用,不能充分发挥乡镇快检站建设的作用。抽样工作由检测人员自己承担,采样成本比较高,而且也没有补贴,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检测经费难以持续保障导致乡镇为农服务意识逐步松懈,加剧了乡镇快检站重建设轻运行的问题。

4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站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4.1 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基层领导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始终将地方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心上;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把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2.1 充实乡镇检测队伍力量 切实加大农业专业人才招聘力度,尤其是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鼓励他们到乡镇工作,积极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待遇,促进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优化。

4.2.2 加强技能培训力度 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和技能操作调查摸底,摸清需求,理顺培训思路;根据基层技术人员需要,拓宽培训课程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培训并形成常态化,了解掌握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此外,还应增加培训时间,注重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考核和流动机制,并配备详细和严格的管理细则。开展技术大比武、定期评优、检出不合格数量等多种形式,激励技术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稳定人员队伍,使乡镇农产品监管有手段、显成效。

4.3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探索多模式的合作运行机制,让乡镇快检服务体系更加社会化、多元化。转变思想,检测有不合格的才能发现问题,全部合格才是最大的问题,把被动检测转变为主动检测,定期对上市前的待售样品进行速测,不定期对水产品的苗种、各类蔬菜不同时期(如生长期、成熟期、待售期等)的样品进行抽检。适时增加技术人员工作经费,改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把农民的需要作为用药、施肥等农业技术推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推广的技术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尽量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做得到。

4.4 完善人事制度,保障财政支持 与编制、人社部门加强沟通,争取支持,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力争打破人才在职称聘任、晋升方面的壁垒限制;强化人员编制管理,切实解决缺编超编和工作人员长期混编混岗问题,确保有一支稳定的技术人才力量。各级政府应将乡镇快检站运行经费纳入预算,并将农产品快检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逐步建立财政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提高农业人才队伍工作、生活和政治待遇,努力创造出充分激发潜能又能释放活力的良好工作环境。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城队伍建设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宣城以外看宣城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