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经典读书会

2019-02-14 02:37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一本难啃的殿堂级经典

如果中国有哪家书店里没有《百年孤独》,大概类似于超市不卖矿泉水。

但读过《百年孤独》的人,有大半会直呼“晦涩难懂”,坚持10页就缴械投降。只有那些作家、学者、文艺青年,一个劲儿地褒扬。这让普通人不得不怀疑:我们读的是同一本《百年孤独》吗?

《纽约时报》曾赞誉“《百年孤独》是《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把它捧得很高。《百年孤独》让一个孤独的神话以另一种美丽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就是在孤独之外的信仰和幻想。

阅读这本书,需要采取审慎的态度,因为要么你完全读不懂,要么你读得很难受。

阅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目的是不断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年孤独》是个打开视界的好范本,可以当做一本游记来读, 一路领略19到20世纪的拉丁美洲风貌。

那么,这么一本难啃的殿堂级经典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国籍:哥伦比亚

职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成就: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 。

代表作品: 《百年孤独》  (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1.放下成见

《百年孤独》是一部距离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十分遥远的书。这种遥远,既体现在文化差异上,也体现在故事的表现形式上。与中国民族性格的保守、中庸不同,拉丁美洲人性格开放、热情,敢于冲破束缚,有进取精神。《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的原型属于加勒比海区域,当地人有着海洋民族的开放性格。印第安土著、建立殖民地的欧洲人、流浪的吉普赛人、来自阿拉伯的小商贩都在那里汇聚交融,各色人种混杂而居,文化多元。因此,阅读一部文化跨度这么大的小说,需要你放下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打碎以往的生活经验,像一张白纸一样,走进作者构造的世界。

2.忘掉情节

阅读这本书之前,你一定听过一种说法——《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看到“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的时候,你会将它与《魔戒》《哈利·波特》这样的故事画上等号。但是《百年孤独》没有按套路出牌——它不是按照常规的英雄故事来写的。《百年孤独》的反常规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主角多,多线叙事。故事围绕一个家族,讲了7代人的故事,着墨较多的人物达十多个。其次,它不遵循“善恶有报”的朴素价值观,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在《百年孤独》的世界里没有胜利的英雄和人生的赢家,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和死亡。如果换个名字,《百年孤独》可以叫“一个失败的家族7代失败者的故事”。

3.关注语言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的这段神一般的开头最为评论家津津乐道,被很多作家争相模仿。这句话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彰显着叙事的时空张力,有沧桑感,也有宿命感。类似这样的表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处,相似的叙述,相似的从未来回望过去,相似的命运,相似的重复,这大概就是《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宿命。

·小链接·

马尔克斯的告别信:如果我有一段生命

早在1999年,72岁的马尔克斯患上淋巴癌后写了一封向读者告别的信。全文如下:

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

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当他人停滞时我会前行,当他人入梦时我会清醒,当他人讲话时我会倾听,就像享受一支美味的巧克力冰激凌!

如果上帝賞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颗心,我会将仇恨写在冰上,然后期待太阳的升起;我会用梵高的梦在星星上画一首贝内德第的诗,而塞莱特的歌将是我献给月亮的小夜曲。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上帝呀,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是一天,而不对我所爱的人说我爱他们。我会使每个男人和女人都了解他们皆我所爱,我要怀着爱而生活。

对于大人,我会向他们证明,那种认为因衰老而失去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我们是因为失去爱而衰老而不是与之相反。对于孩子,我会给他们插上翅膀让他们自己学会飞翔;对于老人,我会教给他们死亡的来临不是因为衰老而是因为遗忘。

人呀,我从你们身上学会了太多的东西……我知道,人们都想伫立在颠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于攀登险阻的过程。我懂得,当婴儿用小拳头第一次抓住爸爸的手指时,他也就永远地抓住了它。

我明白,一个人只有在帮助他人站起时才有权利俯视他。我能够从你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如此之多,可事实上已经意义寥寥,因为当人们将我敛入棺木时,我正在死去。

永远说你感到的,做你想到的吧!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看你入睡,我会热烈地拥抱你,祈求上帝守护你的灵魂。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看你离开家门,我会给你一个拥抱一个吻,然后重新叫住你,再度拥抱亲吻。如果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听到你的声音,我会录下你的每个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无穷尽地倾听。如果我知道这是看到你的最后几分钟,我会说"我爱你",而不是傻傻地以为你早已知道。

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我会对你说我多么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明天从不向任何人作保证,无论青年或老人,今天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看到你所爱的人。因此,别再等待了,今天就开始!因为如果明天永远不来,你也许会遗憾今天没来得及微笑、拥抱、亲吻,会遗憾自己忙碌得只能把它们归为一个最后的愿望。保护周围你爱的人吧,告诉他们你多么需要他们。爱他们,善待他们,用些时间对他们说:"对不起","原谅我","劳驾","谢谢",以及你知道的所有爱的话语。

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

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来表达它们吧,向你的朋友证明,他们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会心一刻·

他们这样和马尔克斯相遇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7 年春天,30岁的马尔克斯在巴黎圣米歇尔大街上与妻子散步时偶遇当时刚满 59 岁、同为记者出身、早已经名满天下的海明威。马尔克斯一眼就认出了他,但内心纠结是否该上前搭话。最终马尔克斯并没有上前,只是隔着马路大喊了一声“Maestro(大师)!”。海明威意识到是在喊他后,扬起了手臂,用似乎有些孩子气的西班牙语回应道:“Adioooos, amigo(再见,朋友)。”这是两位大师唯一的一次交集。

聂鲁达(智利诗人):当聂鲁达被记者问对于《百年孤独》的看法时,聂鲁达从容不迫地说:“这是继堂吉诃德之后,写得最好的西班牙语小说。”但是他当时根本没有看过《百年孤独》。回到宾馆后,聂鲁达对妻子说:“你得给我把这本书找出来,我刚才惹大事了!”读完之后,聂鲁达没有修正对《百年孤独》的看法。

·趣  贴·

西班牙人名由名和姓构成,姓是复姓,即父亲姓氏+母亲姓氏;名也可以是复名,一节名字和两节名字都有可能,有时还会使用介词“de”来表示出生地或者宗教信仰。所以一般的命名方式是:名+父姓+母姓。

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加西亚·马尔克斯要去参加一个歌咏比赛。母亲希望他一战成名,却觉得姓加西亚的人太多,很难脱颖而出,于是就要他加上母姓,这样身份就很明确了。从那时起,他便用起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个双姓氏。所以说,称呼他为加夫列尔·加西亚可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也可以,但只称呼马尔克斯就很不严谨了,他本人也从未单独使用过母姓。

然而我们习惯一直称呼:马尔克斯,包括本专栏。

本期特约作家:盛文强

【作家简介】盛文强,1984年生于青岛,作家,海洋文化研究者。近年来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致力于渔夫口述史、海洋民间故事的采集整理,兼及海洋文学的跨文体写作实践,著有《渔具列传》《海怪简史》《岛屿之书》等。

【作家盛文强最新出版图书】

书名:《海盗奇谭》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海盗是被历史忽略的一群漫游者。他们曾逡巡在漫长的海岸线,乘潮水上下,他们曾一度强大到不可战胜,令西方殖民者也望风披靡,最终却销声匿迹。海疆是传奇的渊薮,作者从文献中打捞出海盗故事的碎片,杂取古代志怪、野史、方志等文本的体例进行重构,篇末则有来自古籍中的引文作为注解。古籍秘本的佐证,与正文的文学想象互为表里,共同拼贴为怪诞不经的《海盜奇谭》。

【部分段落摘录】

1.海的尽头在哪里,海外又是怎样的天地,与中土又有何不同?少年郑芝龙的心里满是疑问。未知之乡正等着他去一一见证,海的卷轴正在他面前徐徐打开,少年被卷进了折叠的空间,物象不断撕裂又重新组合——飞鱼的银白之腹翕动着从头顶飘过,巨鲸的脊背时时遮挡视线,也有玳瑁的紫水晶盔甲,出没在蓝色的波纹之下,使海水中光华闪耀。水手们起网,大罾里布满了弹跳的青色鳞族,这些丹青难以摹写的色块,构成了神异的旅途,令少年郑芝龙看得目不暇接。

2.人们再次低头观看那两个大字,手杖划出的深沟里,已经渗出了水,水将每个笔画填满,两个大字显得亮晶晶的。水网织成的字,开始有了流动的波纹,几只沙蟹在水中露出青黑的方块形蟹壳,稍微一露,便被围观的人群吓退,它们的双眼生在触角上,触角如两根立柱探出水面,看到了黑压压的人群,它浑身为之一颤,立刻回到了沟槽底部。

预告 ︱3月 读书会

书名:《麦田守望者》

作者:(美)罗姆·大卫·塞林格

内容概要: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经历,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征集:《麦田守望者》阅读感悟 (1000字以内)

邮箱: caiban_jdmw@163.com(来稿请注明:读书会)

更多读书分享请关注“文苑”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
希梅内斯诗学观念下聂鲁达的诗歌研究
阿尔法星球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为了遇见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中译本首次面世
陈忠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