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清 刘延云
[摘 要]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许多主干课程联系紧密,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该研究针对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该课程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关系,了解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1-0052-03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课程[1-2],是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人体各个部分的结构、形态和位置,掌握人体各功能系统和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体功能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般关系,从而更进一步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机制,促进学生对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掌握。然而,人体解剖生理学包含的内容广泛、复杂抽象,涉及大量的名词概念和内在的物理、化学和电的机制变化过程,使得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感到难学。这门课又开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无疑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如何上好这门课,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本文结合笔者在过去七年讲授人体解剖生理学过程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明确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与心理学的关系
许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时都感到疑惑: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门课程,它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针对此问题,任課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就要在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框架的基础上,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及其与心理学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由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专业性质及发展趋势决定。从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生理学在感觉、反射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科学心理学研究提供借鉴,其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产生[3]。从学科性质和特点来看,生理学与心理学均以人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研究人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而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课程均与人体解剖生理学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不满足于探讨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原因,越来越关注心理的生理机制和脑机制。心理学与生理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理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并成为目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前沿[4]。随着心理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培养阶段就开设了认知神经相关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理解了这层关系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明确方向。
二、分析课程教学的重难点,细化教学计划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庞大,除了绪论、人体基本结构概述,还包含了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等九大系统的内容,甚至有些教材包含的内容更多[1-2]。但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只有54学时或者更少。如果每个内容都作为重点详细讲授,学时必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需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和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的需要突出重点,对课程内容有所取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细化学时分配。从课程内容框架来看,对于学生在高中已经有一定了解的生命基本特征、人体结构基础的内容,可安排较少的学时;对于心理学专业非常重要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内容,要保证充足的讲授时间,特别是关于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及高级功能方面的内容,要重点细致讲解;对于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密切的内容,也要较详细讲解;而对于运动系统、血液、营养代谢、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与心理活动联系相对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可简要讲解,甚至可将其部分知识点作为自学内容。在同一章的内容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于各人体功能系统的组成、结构、位置,要求学生重在理解;对于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及与心理行为的关系,要求学生重在掌握。即以结构为辅功能为主,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教师在这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也要突出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大部分教材均可用于生物、医学、教育、心理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但不同的教材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以考虑那种重点突出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教材。
三、了解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包含“教”与“学”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提升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特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
首先,教师要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生源为文理兼招,这就导致同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课程知识基础存在差异,理科生有更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而有些文科生几乎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在课程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包含诸多概念,其所涉及的人体结构、生理过程抽象且晦涩,学生学习有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人体解剖生理学阐述的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讲述的就是我们的身体结构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生理现象和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运动系统时,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地触摸、认识和体验自己身上的骨骼分布、形态和特点;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表演来认识运动过程中关节、肌肉、骨骼的作用和变化,以及营养、运动、年龄、习惯等因素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又如,教师在教学视觉器官时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觉过程(如看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来理解折光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近视、远视、散光、老视等常见视觉问题来阐述视觉异常的表现、原因和矫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一)丰富教学素材与教学手段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虽然讲授的都是人体的组织结构,但许多系统结构和生理机能发生过程难以通过肉眼从人体表面观察到,比如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既神秘又抽象。这就意味着单纯通过文字的描述或语言讲授难以让学生直观理解。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直观印象,进而使其更易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常用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多媒體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充分地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功能系统模型等素材,对素材进行合理编排后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样化的刺激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D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人体系统的功能过程,其直观、形象和可操作化的特点不但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演示和操作,更可促进学生对人体各系统抽象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的掌握。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脱离黑板和讲台,走到学生当中,接近学生和关注学生的表现,这样做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更有效的反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板书和幻灯片相结合,将重点和核心观点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其次,善用微课教学。微课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丰富素材。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分解成单一的知识点并录制成微课来辅助教学。比如,可将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这个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使学生能自由地反复地自学、理解和巩固。
再次,善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5]。启发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在每个课程内容教学之前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旁指导,并将问题情境穿插在知识点中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比如教师在学生学习完循环系统后可以提出“为什么长期处在高压下的人们更容易得冠心病、高血压”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现实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联系起来,促进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逐渐适应大学课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设学习资源库,建立自学机制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平台、实验教学平台逐步建设到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课程中心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可将相关的教学材料上传到课程中心或实验教学中心的系统,建设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课后复习和课堂笔记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浏览、下载、讨论等情况的记录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学生在复习、自学过程中若遇到问题,也可在系统中进行讨论、向教师提问,教师定时登录回答,及时反馈,建立学生的自学机制。
六、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效果,不能仅仅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衡量,而应该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进行改革。在考核内容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考核目标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了解、理解、掌握等目标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了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6]。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获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的成绩;通过对学生期末的总结性学习汇报或期末考试,获得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的终结性成绩;最后,结合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七、结语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由于其内容广泛、体系复杂、理论难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较大的难度。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在心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分析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细化教学计划;分析学生的特点,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认真备课,善用图片、视频、动画、模具等教学素材,结合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和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善用微课教学,建立学习资源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考核方式和考核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期末的考试,同时还要强调过程性的考核,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主动学习情况及期末考试情况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雁. 人体解剖生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09.
[2] 左明雪. 人体解剖生理学[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4] 叶浩生, 杨莉萍. 心理学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张帆, 王孔伟. 设问、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方法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与体会[J]. 大学教育, 2017(9) :171-173 .
[6] 刘建平, 贾致荣. 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21): 42-4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