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引黄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4 19:35:03张尚利张永生宋厚源
山东水利 2019年3期
关键词:出水口灌溉面积水费

张尚利,张永生,宋厚源

(1.平阴县汇河流域水利站,山东 平阴 250400;2.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400;3.平阴县水务局,山东 平阴 250400)

平阴县引黄灌区农田的灌溉管理以田山灌区平阴管理所主导,镇政府引导,村委会指导,农户自行灌溉的管理方式。灌区引黄灌溉主要为自流漫灌,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不到50%,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有些沟渠因泄露导致30%~40%甚至更多的水被浪费掉。田山引黄干渠自1970年开始兴建,为浆砌石明渠,辖7个乡镇169个行政村,按照亩灌水定额150 m3,灌溉保证率60%设计。设计流量为7 m3/s,灌溉面积2.11万hm2,是山东省内扬程最高的大型灌区。全县沿黄河建有16处扬水站,总提水能力43.72 m3/s,多年平均引黄水量3 488万m3。

平阴县汇河流域引黄灌区位于沿汇河西岸的山前平地和山间洼地上,后期将区域内浆砌石地面支渠建成了地下承压水泥管道输水的暗渠,杜绝了跑冒滴漏及沿渠随意开口放水的现象,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水利用系数提高到30%以上。引黄灌区覆盖农田2 666.67 hm2,输水工程由1030干渠、支管道两级组成。目前灌溉管理方式为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1030主干渠由平阴县水管所统一管理,支管线由工程所在地乡镇管理,支管线以下由工程所在村管理。引黄灌溉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1 灌区问题解析

1.1 灌区人文习惯影响着工程良性运行

耕作习惯不科学,有些村种地不整畦,导致灌溉难度增大,灌水时间加长。水费征收难度大,延续了按亩收费的老传统,无法按方量或小时计量;仍存在使用免费黄河水的侥幸心理,主动缴费意识不强。灌溉面积统计难,目前灌区内均有机井灌溉管道工程,有些农户利用机井水进行灌溉,给引黄灌溉面积统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农民在灌区内违法形式多样,因干渠为混凝土防渗明渠,站线长,途径村镇多,且沿渠两侧均为粮田,当地群众把渠道当作了储存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场所,致使渠道堵塞严重;输水期,沿渠私自安装机器提水行为屡禁不止;各支管道灌溉期间,私自偷开阀门行为时常发生;田间浆砌石渠道被用水农民随意开口。

1.2 工程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

支管道测量水设备、设施不齐全;支管(渠)进水口上游处无水位标尺,无量水设施工程;支管道出水口间距大,目前支管道出水口平均间距200 m,两出水口之间存在高低差很大的耕地,无法进行自流灌溉;受支管(渠)出水量不稳定的影响,水位上下浮动大,水位波动频繁。

1.3 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

管理水平低,灌水期间出现了“白天抢着灌,夜间无人浇;开阀人就溜,任水白白流”的现象;巡查人很少,管理跟不上;遇险只管报,维修跟不上。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浪费严重。原因是供水方田山灌区管理所根据各乡镇购买水量进行放水;需水方镇域灌区各村目标是解决区域内农田灌溉。灌溉时末级渠系局部跑冒滴漏,水量损失后达不到理论计算的灌溉面积。当全额完成灌溉面积后,延长了灌水时间,增加了用水量,输水计划被打乱,影响了引黄灌溉工作的总体部署。

2 解决对策

2.1 工程措施实施“增、完、配”

“增”就是增加观测设施。在干渠显要位置安装水位标尺;加强巡渠人员培训,确保1030干渠输水安全。“完”就是完善灌溉渠系配套工程。在各支管道进水口处建设量水设施,配套农田混凝土斗(农)渠或斗(农)管。混凝土斗(农)渠每隔20 m留一个圆形出水口,出水口设计为内大外小的孔型结构,每个口配备一个圆形的橡胶塞,浇完地后及时进行封堵,避免漏水。出水口外侧安装长25 cm的铸铁管道,方便不平整农田对接小白龙塑料管道。配套斗(农)管时每道支管要安装闸阀,便于控制灌溉顺序。斗(农)管道每50 m设计一个截阀体出水口,每个口选出一位农户作为口长,对出水口进行管理,输水期成为村级专业管护队一员,做好灌溉管理工作。“配”就是配备调蓄工程。在合适的位置建设调蓄水库,干渠水位过高时,向水库内送水,水库内保持足够的水位,待规定引黄输水时间结束后,可以利用水库水对没有灌溉的农田进行灌溉,在非输水期,可以放水抗旱,灌溉补源。

2.2 制度措施顺应国家治水策略

1)推行节水灌溉。严格执行节约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规定,利用混凝土渠道、地下管道、小白龙塑料管道等节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对于土地不平整的“枕头地”“罗锅地”采用小白龙塑料管道输水灌溉。鼓励引导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留畦梗和田间通水沟道,便于农田灌溉。合理制定用水计划,根据各支管用水量配备干渠进水量,使干渠进水、出水保持基本平衡,1030干渠内水位无频繁的波动,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由田山灌区平阴管理所与乡镇签定签订供水、用水合同,乡镇与村签定供水、用水合同。供水计划确需调整的必须经批准机构核准。

2)建立健全管理流程,达到“需水有申请、灌溉有次序、昼夜有巡查、用水有时间、险情能处理”的目标。建立灌溉申报制度,用水户要向口长上报自愿灌溉申请,包括灌溉面积、方式、用水时间。口长向村委会上报自愿灌溉申请,用水村向镇政府上报自愿灌溉申请书、农田灌溉方案、灌溉安全责任书。

3)建立健全收费机制,实行预交费,层层上缴。灌溉村由灌溉管理队财务人员收取支管口长上缴的水费,支管口长统计斗毛各口灌溉面积,收取斗毛口长上缴的水费,斗毛口长统计农户灌溉面积,收取农户上缴的水费。灌溉村将收取水费上缴到镇财政所,镇财政所将收取水费上缴到管理所,管理所用水费购买黄河水。

4)依法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设置警示标志。灌排沟、渠为边线两侧各2 m;地下输水管道、暗渠、涵洞为垂直轴线水平方向各5 m;水闸为边缘外延伸20 m;田间出水口为周边5 m,并设置警示标志。建立工程日常管理制度。

5)实施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保障灌区工程正常运行。探索建立村两委管全村,下设一口一长,支、斗(农)口长,对口管理的模式。灌溉村书记、主任是该村地段工程的总责任人,支管线口长为所管理口至上游口之间段的责任人,斗(农)渠、管口长为所管理口至上游口之间段的渠道、管道责任人。对发现破坏管线工程的违法行为进行制止,举报至镇综合执法所,由镇执法部门对破坏渠道行为进行罚款。对毁坏灌区工程及其附属设施,擅自开启灌区工程的闸门,自行引水、堵水的行为,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造成损失的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灌溉期间发生的跑冒滴漏现象、淹地灾情由村级负责,实行口长上报制,村级安排专业管护队伍进行处理。支管口长或斗(农)管口长安排出水口覆盖范围内灌溉顺序,确保昼夜不间断灌溉。进行不定时巡查,及时疏通渠道堵塞处、关闭漏水阀门、闸门损坏上报,确保各农户之间灌溉顺利交接进行。灌溉完成后,及时丈量灌溉面积,收缴水费。

2.3 组织措施方面要“健机构,立队伍”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引黄期间,镇级成立灌溉指挥部,由分管镇长任指挥,水利站长、相关办事处书记任副指挥,灌溉村书记为成员;村级成立管理指挥部,书记为队长,主任为副队长,会计、民兵连长、妇女主任、组长、口长为成员。

2)确立县、乡、村建立各自的专业管护队伍。主干渠由县级管理队伍负责,田山灌区平阴管理所牵头组建,按每两公里1人配备人数。渠道管理员负责管理范围内干渠段的日常维护、巡查。制止向渠道内倾倒垃圾、农作物秸秆、破坏渠道等行为。输水期负责渠道巡查、水位监测、险情排查上报,偷水、沿1030干渠私自安装提水机械行为的制止、举报,管理资金由管理所发放,在工程年度维护费及输水收益中提取。支管(渠)维修由镇级专业管护队完成,斗管(渠)维修由村级专业管护队完成。可以委托第三方运行管理,与管理队伍签订年度管理维护协议,开关闸门的工具、渠、管道巡查的手灯、雨具、险情处理工具等要储存在专门的仓库内。输水期间,专业管护队伍负责渠系的巡查、维护,制止违法行为,要及时处理灌溉纠纷、出现的险情,清理渠道堵塞物、拦污栅堵塞,闸门损坏漏水等。做好水位、流量记录,阀门开关,协调好村与村之间灌溉顺序。监督昼夜灌溉进度,丈量灌溉面积,收取水费。管理资金来源为国家政策规定的维修养护经费、引黄灌溉补源期间的部分水费,以及镇政府拿出一部分费用。

3 结语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要确保建成的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发挥效益,必须在管理上不断探索。实施引黄灌区规范化管理是民众所需,服务之本,只有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去完善和改进。以上措施实施后,灌区管理将会进一步规范化,尤其还会提高水利用率,降低亩灌溉成本,提高农民引黄灌溉的积极性,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

猜你喜欢
出水口灌溉面积水费
惊人的水费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没有水龙头的洗手池
陕西档案(2019年2期)2019-05-07 06:07:42
潜流式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生物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影响分析
发动机出水口金属垫片的密封设计分析
新型出水口保护体在小农水工程中的应用
山东水利(2018年6期)2018-03-24 13:00:35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