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2019-02-14 11:52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无锡市无锡试点

(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江苏 无锡 214031)

无锡市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辖区内有规模河流5635条,全市水域面积达32.4%。无锡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丰富而优越的山水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3年7月无锡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无锡水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全面开展。2017年7月无锡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主持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

1 建设目标和任务

《实施方案》批复的试点范围为无锡市行政辖区,试点期是2014—2016年。建设目标是通过试点期建设,形成“一山两片三带多点”的水生态系统总体格局。其中,“一山”指低山丘陵的生态屏障功能区,“两片”指锡澄地区和宜兴地区的平原水网生态功能区,“三带”指滨湖、滨江、滨氿的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多点”指美丽乡村生态功能区。

无锡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为“1516工程”,即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1个核心,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5大体系,重点建设16大示范工程,最终实现碧水畅流、河湖健康、生态优美、人水和谐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实施方案》还提出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五位一体”等22项水生态文明监测指标。

2 试点建设具体措施

2.1 五大体系试点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试点期内,无锡市大力推进了五大体系97项任务建设。

a.通过实施太湖、长江“双水源”工程、骨干河道拓浚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和防洪除涝格局,通过节水示范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等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节水减排,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

b.通过实施控源截污、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系调整、水源地达标建设、河湖健康评价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无锡市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构建起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

c.通过实施太湖及河流生态清淤、蓝藻打捞、湖泛处置,结合梁鸿、长广溪湿地公园建设,无锡市水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构建起和谐秀美的水生态系统。

d.在全国首创出台了《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无锡市水资源节约利用条例》,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试行)》,完善了无锡市特色水法规体系,强化“一个水功能区一策”制度,完善了水资源智能管理物联网综合系统,构建起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

e.通过实施生态文化挖掘与保护、生态风光带建设、水美乡村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水生态文明宣传,无锡市特色水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构建起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

2.2 重点示范工程完成情况

在上述5大体系97项建设任务中,试点期重点实施了“一湖一城、一岛三带、九园百村”共16项重点示范工程,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

其中“一湖”指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这是无锡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核心,更是无锡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展现。无锡市坚持河湖共治,通过实施入湖河道生态治理、太湖生态清淤、蓝藻打捞及湖泛处置等措施,入湖通道及太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一城”指太湖新城水生态城(包括万达文化旅游城),试点期完成尚贤河湿地公园、贡湖湾湿地保护区、“三横三纵”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及太湖新城引流活水工程。

“一岛”指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岛,试点期以“太湖情、马山行”为口号,持续加强生态文化品牌建设是无锡市水文化、水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重要示范,已经成为世界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岛。

“三带”之一是无锡城区古运河生态景观带,试点期完成水系沟通、滨水慢行道及“一环两墩五园十景”生态景观带建设。“三带”之二是宜兴三氿生态风光带,试点期内主要完成东氿小岛生态景观、阳山荡路绿化改造等工程,风光带的建设真正展现了时尚大气、生态优美、魅力宜居的特点。“三带”之三是江阴滨江生态风光带,位于长江轴线,是试点期重点建设的生态景观带之一,实施完成相关岸线调整及沿岸水生态景观建设,建成船厂公园、鲥鱼港公园,展现了江阴传统历史风貌和现代都市活力。

“九园”之一的梁鸿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期主要实施完成退耕还湿、退塘还湿、公园湿地监测系统建设等,目前已经成为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典范。“九园”之二的长广溪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主要实施完成二期工程,打通了蠡湖直通太湖10km清水通道,完成公园湿地监测系统建设,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并获得了加拿大景观建筑学会的最高荣誉——国家奖。“九园”之三的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试点期内实施完成蔬菜基地物联网工程、阳山桃园物联网工程、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使全市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九园”之四的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园是江苏省第一家高标准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建成德宝、德硕两个再生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已达7.1万t,再生水日供水量达3.5万t,每年可节水1277.0万t,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推动了无锡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九园”之五的九里河湿地公园,形成了城市界面与生态公园的过渡区,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亲近水的场所,是水环境治理“无锡范本”,在此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九里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成为河道整治样板工程。“九园”之六的洋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园,试点期内实施河道拓浚、土方开挖、生态护岸、特色水景、展示园等工程,完成生态岛、智慧岛建设,成为集水利工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特色水文化景观亮点。“九园”之七的水生态科技产业园是全国唯一的“水利部水生态科技园”,目前一期工程宛山荡湿地公园已全面建成,成为无锡市民新的生态旅游点。“九园”之八的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完成龙寺小流域综合治理,申报并创建“龙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目前已建成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和试验示范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小流域水土保持修复工作的范本。“九园”之九的河流湖泊治理研究基地,是国家水利科技创新南方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湖流域水利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内容,该项目于2016年动工建设,已完成地下水池、灌注桩、承台等建设任务,目前正在全力推进中。

“百村”即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试点期内共创建了21个省级生态村、102个“水美村庄”、12个“水美乡镇”,“三星级康居乡村”和“江苏最美乡村”数量居全省前列,灵山禅意小镇、湖氵父茶旅风情小镇、阳山桃源风情小镇入选江苏省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

2.3 组织体系保障

2014年1月,江苏省水利厅和无锡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无锡国家“水利现代化试点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双试点”建设。2014年8月,市政府批复同意在原“无锡市推进国家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中增加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方面的职责,为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无锡市为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考核,先后印发了《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考核办法》《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实施细则》《关于建立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制度的通知》,确定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评价方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各项工作任务及职责,并确定进一步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此外还分别建立工作联系网络、信息月报制度、推进工作协调制度和年度检查评估制度,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2.4 相关制度保障

a.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加强问责考核,细化落实“三条红线”目标任务。突出“一区一策”,印发太湖水污染防治1+4方案,制定161条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完成新增水域水功能区划方案,完成每年入河排污口例行监测,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b.深化河长制管理体系。河长制管理作为无锡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抓手,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试点期不断深化河长制管理体系,修订完善河长制管理考核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意见》,每年度制定《河长制管理工作目标任务书》。2017年印发《无锡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使河长制成为太湖水治理、无锡水环境综合改善的重要举措。

c.不断优化水管理顶层设计。建立并基本形成无锡特色的地方性水法规体系,为引领全市上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现代化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d.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印发《关于无锡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调控体系、建设指引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并提出2020年、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e.建立形成环境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水环境区域补偿实施办法(试行)》中涉及无锡的跨界补偿考核断面增加到20个,覆盖无锡市95%的行政区。2014年无锡市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2015年开始实施,80余万亩生态保护区每年补偿资金8500万元。

f.加强生态红线管控。2015年4月,无锡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市级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推进示范区建设,编制印发《无锡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无锡市区生态红线区域界定规划》,划定长广溪湿地公园等13个红线区域,覆盖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所在的大部分区域,进一步助推了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

g.加快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印发《无锡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意见》,推动企业切实履行保护环境责任。2014年无锡市的参保单位数居全国首位,形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锡模式”,为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h.不断创新水利投入机制。制定《无锡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印发《无锡市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的PPP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和部署。立足自身投入,每年新增投资20%用于水生态治理,此外争取上级支持,比如伯渎港、九里河治理获得中央补助,两手发力推进试点建设。

3 试点建设取得成效

3.1 生态效益

控源截污抓治水,建设“太湖明珠”。通过排水达标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市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0%,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基准年上升25.5%,改善了城市、河湖水环境。河湖连通促流动,打造“活水无锡”。通过实施调水引流、沟渠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等工程,无锡湿地保护率达到50.0%,超出试点期目标10.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0%,较基准年提升30.0%,水流条件进一步改善,河湖流动性不断增强。生态修复结硕果,彰显“绿色无锡”。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生态林建设、生态拦截等生态修复措施,沉水植物和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在2012年基础上显著提高,城乡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再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水乡美景。城市生态共相融,倡导“山水无锡”。通过试点期建设,无锡人均绿地、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太湖和运河沿线景观带的建设提高了亲水岸线长度和比例,被联合国确立为国际生态示范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生态竞争力城市。

3.2 经济效益

a.水生态系统健康,助力无锡旅游业。生态岛也为无锡市水文化、水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促进了旅游增长。

b.防洪除涝格局完善,减少水灾害损失。无锡主城区内河水位实现汛期不涝、旱期不枯,并且成功抵御了2016年流域性特大洪水,减少了灾害损失。

c.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新时期水利产业。试点期无锡市注重提升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水利科技贡献率,建立健全市、市(县)、镇(街道)三级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创新蓝藻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建成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建立水生态产业联盟,蕴含巨大产业规模,不断推动水利产业发展。

d.水环境持续改善,凸显邻水地产经济价值。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了无锡人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对无锡市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3.3 社会效益

a.全力控藻护水,太湖连续11年安全度夏。无锡市在蓝藻打捞处置方面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监测预警、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新道路,太湖蓝藻治理“无锡模式”日臻完善。无锡水域水质逐步改善,连续11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

b.“双水源”互济互备,供水安全得到强力保障。实施完善太湖、长江双水源格局,启动建成总长40.35km的国内首条“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建成宜兴市油车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地、沿江利港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太湖锡东、南泉和宜兴横山水库、油车水库4个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了省政府考核验收,形成了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安全供水保障体系。

c.全方位弘扬水文化,无锡城市品质全面提升。试点期共创建7个水利风景区,创建水文化宣传场馆超过12个,形成文明治水、文明管水、文明用水的良好氛围,特色水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进一步彰显了无锡市城市品质。

4 特色性及独创性工作

4.1 河长制由无锡走向全国

无锡市首创河长制管理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实施,此后持续深化创新河长制,形成“无锡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锡的做法,河长制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4.2 形成蓝藻治理“无锡模式”

独创一套从打捞、藻水分离到干化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这套技术从立项到成果化的8年时间内摘得13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监测预警、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新道路。

4.3 科学技术创新引领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以水质监测体系建立、环境医院及“863计划”“973计划”等项目为依托,全力创新各类治水技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4.4 全方位水资源管理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节水方面的文件及制度,用水效率关键指标名列全省前茅,制度建设及节水水平全省领先,不断建设更高水平节水型社会。

4.5 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双管齐下

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长效化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且建立动态调整补偿机制,着力打造美丽无锡。

4.6 率先开展年度评估与监测

每年度开展监测评价工作,分析水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和演变趋势;同时,每年度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自评估报告编制工作,跟踪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进展,总结年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面、客观地评价建设成效,并将年度自评估主要成果作为安排下阶段工作的主要依据,全面保障试点任务完成。

5 试点建设主要经验

经过试点期建设,无锡市初步形成了“治太统领、河湖并举、综合施策、共建共享”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模式,为无锡市水生态文明机制长效建设提供基本思路和指导,为无锡市全力打造 “现代的滨水花园城市”提供保障。

“治太统领”即无锡市以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领,坚持铁腕治污;“河湖并举”即无锡市坚持河湖是连通的,河湖必须共治,河清湖才会更清的治理理念,深入推进太湖治理和河道综合整治;“综合施策”即无锡市政府坚持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多措并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即形成多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总结无锡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的主要经验,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保障;水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共识是重要前提;细化工作落实是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键抓手;多渠道资金投入是保障水生态文明顺利建设的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无锡市无锡试点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一棉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