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刮目相看的猪

2019-02-13 13:21余夫
百科知识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家

余夫

猪是六畜之一,尤其是作为肉食来源,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民间有“无猪不成家”的说法,“家”字的下半部分就是猪的古称。我国养猪的历史十分悠久,培育的家猪品种资源也相当丰富。几千年来,在长期的人工选育和特定的生态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数以百计各具特色的地方猪品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发展养猪事业,改善人民生活”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响亮口号。养猪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猪更是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猪技术上了新的台阶。人们在它那呼扇呼扇的大耳朵上安装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芯片,就可以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库,只需一个读卡器,就可以将猪的饲料供应、健康状况以及从原料到加工等每道工序的详细信息全部读出。未来的猪家族里也将出现用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掌上猪”“口袋猪”等。我国科学家还用“神舟”六号飞船把猪的精液搭载到太空中,希望借助太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来培育出新品种。

“浑身都是宝”

猪的利用不仅限于肉食。“猪皮能做小箱子,猪耳朵能做小扇子,猪蹄能做小锤子,猪鬃能做小刷子,猪尾巴能做小鞭子……”这个歌谣很好地体现出猪“浑身都是宝”的特点。以能做小刷子的猪鬃为例,你能想象这种猪颈部生长的长而硬的鬃毛曾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吗?

原来,从给军舰、飞机及各种军用车辆涂漆,到清刷机枪、大炮的枪管、炮筒,哪一样也离不开猪鬃。二战期间,全世界每年猪鬃的供给量大约为6000吨,其中我国就占75%以上。当时美国政府不仅将猪鬃列入战略物资A类,价值堪比军火,甚至把猪鬃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鉴于苏联、英国等同盟国也都需要猪鬃,因此还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由三国代表共同参加的猪鬃分配机构。我国在抗战期间急需大量的军火,外汇又紧缺,猪鬃等传统商品也就成为了抵偿美、英、苏等国援华货款的重要物资,史称“易货偿债”。

由于战争期间交通受阻,造成我国的猪鬃运不出去,其后果就是参战各国的“鬃荒”十分严重,猪鬃价格猛涨。美国政府不得不颁布了M51号猪鬃限制法令,规定2英寸以上的猪鬃必须全部供应海、陆、空军的军需;同时开辟中印航线,由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来负责运输猪鬃等军需品。由此可见,我国的猪鬃对这场战争是多么的重要。

今天,人们在对“浑身都是宝”的猪的利用上,又瞄准了粪便处理这个令养猪场头疼的大问题。现代化的养猪场大多与农田、茶园、鱼塘、虾塘等建在一起,以便将猪的排泄物就近消纳,减少污染物排放。人们还用猪粪养殖蚯蚓,蚯蚓可以作为蛋白饲料喂猪;养过蚯蚓的粪便再作为肥料种植菊苣,后者又给猪增加了青绿饲料。这样,原本是污染源的猪粪经过从养蚯蚓到种菊苣的一系列过程,实现了再循环利用,也提高了养猪的效益。

美国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把未经处理的猪粪变成原油的方法,每升猪粪能转换成0.13升油,而平均每头猪一生所排泄的粪便能转换成80升原油,一个有1万头猪的普通养猪场每年可以生产5000桶原油。这项技术只要稍加修改同样适用于鸡粪或牛粪。经进一步研发,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生产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回收能源,从猪粪便中提取原油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芬兰科学家发现,可用猪粪便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有毒工业废水。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一些金属矿的矿井在废弃之后,其中残留的水居然有自我洁净的本事,深入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些水中都含有一种喜欢吞食重金属的细菌。后来,他们又发现这种细菌在猪粪便中的含量比较高,从而开始有意识地用猪粪便来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源。在治理一个被附近旧矿井所污染的水库时,科学家向水中倾注了450吨猪粪便。猪粪便中含有的细菌会将水中的重金属颗粒粘住,并逐渐沉到水底,而且不会对水源产生二次污染,因为那些细菌离开猪粪便就难以生存。等两三年之后,细菌把水中的重金属完全“吞噬”干净了,再出动清淤船把沉降在水底的淤泥全部打捞干净,集中处理掉。科学家戏称这种方法是“以臭攻毒”。

“猪人嵌合体”

自古以来,中医就认为猪的全身各部分都有治病的功效。在现代医药产业中,猪胃可制造蛋白酶、胃膜素;猪心可制成心脏浸膏;猪胆汁可制成胆酸;猪脑可提炼卵磷脂;猪肝可制成肝宁、肝精;猪胰可提取胰岛素;猪肺可提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产素等。

几年前,在开创性地植入了一小条提取自猪膀胱的名为“细胞外间质”的物质后,一名绝大部分腿部肌肉都被炸飞的美軍士兵成为第一个实现“肌肉重生”的人。以他的伤势,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腿部截肢。然而,这种从猪膀胱中提取的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生长,使他的腿恢复了绝大部分的力量,不仅复原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他的骨骼肌也重生了。这种革命性的新疗法给那些不幸受伤的人带来了福音。

在临床上,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功能终末期衰竭的主要手段,但供体严重短缺制约了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而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这些种植器官的猪被称为“猪人嵌合体”,同时拥有人和猪的特征,能大量生产,予求予取。但猪的器官被移植到人身上难免会有排斥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目前猪来源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进程正在大大推进,例如猪的角膜已经使很多人用“猪眼”看世界了。而且,“人面兽心”已不再是科学幻想。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没有免疫识别障碍、可以随意向任何免疫背景患者提供器官的“万能猪”,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成为现实。

理想的实验动物

在高科技时代,猪又跻身于实验动物行列,在生物、医学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科学家眼里,猪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器官、肾脏、皮肤组织、眼球、鼻软骨等,在解剖学、生理学甚至营养需求及新陈代谢等方面,都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是一种理想的仿人动物模型。长期的研究已经证明,猪在实验外科、烧伤、肥胖病、糖尿病、过敏、心血管疾病、胃肠病、肾病、牙科学、遗传性疾病、营养学、老年病学、肿瘤生物学、放射生物学、畸形学、毒理学、免疫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生物和医药领域,都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实验应用价值。

以猪皮为例,它就与人的皮肤非常相似,包括体表被毛的疏密、表皮厚薄、皮下脂肪层以及皮肤增生动力学等方面都是如此。最为难得的是,在烧伤后,其体液和代谢变化机制等也与人的情况相符合,因此猪是进行烧伤治疗研究的一种理想实验动物模型。特殊制作的冻干猪皮作为烧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肤缺损或脱落的生物学敷料,用于创面敷盖,比常用的液体石蜡纱布要好,不仅愈合速度比后者快一倍,还能减少疼痛和感染,不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学移植排斥现象,血管联合也很不错。目前,科学家不仅用猪进行了皮肤烧伤、创伤、植皮及一些皮膚病理实验研究,而且进行了严重烧伤早期肠道营养对代谢的影响及烧伤后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在创伤修复和激光整形方面的研究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动物种类不同,消化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构造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作为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之一,肝的分叶方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反刍动物有复胃,由多个胃构成;单胃动物之间胃的形状类似,但胃食管部(前胃部)所占比例不同。猪不仅拥有重量近似于人类的肝脏,有发达的唾液腺,而且由于它们是杂食性,其单胃的消化道结构也与人类近似。与之相比,另外两类主要的实验动物却并不十分理想,如犬拥有的是肉食性的消化系统,而猴则是素食性的消化系统。

猪也适合于制作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科学家详细研究了其心冠状动脉的走行、分支及供血区域,静脉回流,心内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的分布等解剖和生理特征,发现其心血管系统在解剖学、血液动力学方面都与人类很相似。

更不可思议的是,从不刷牙的猪,其牙齿的类型也与人类相似。牙齿与动物的食性有密切关系,草食类和肉食类的差异最为显著。草食类的臼齿上面扁平而且稍有一点凹状,而肉食类与此相反,呈凸状,面积小,这可能与咀嚼方式有关。而作为杂食类动物,猪的牙齿可以作为复制人类牙科疾病的较佳模型。

培育小型猪

对于普通家猪来说,其品种以多元杂交培育而成,遗传基因不均一,而且在饲养过程中对微生物、环境、营养控制的难度很大,加之其生长过快、实验操作不方便等因素,都使普通家猪非常不便于实验操作和进行精细的饲养管理。

为了克服猪的这些局限性,使其能够加入到实验动物的行列,科学家将目光转向了那些种类、数量稀少,长期不被人们注意的小型猪的身上。它们具有培育遗传背景一致、个体差异小、抗逆性强、繁殖性能好以及饲养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科学研究。

最早的实验用小型猪是在20世纪40 年代末由美国培育的明尼苏达小型猪以及后来培育的米尔它小型猪。随后,苏联、日本、德国等国也先后培育了尤卡坦、哥廷根、西伯利亚等10 多个小型猪品种、品系。虽然我国的小型猪培育工作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小型猪大多处于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是在自然隔离的环境中长期近亲繁殖,再加上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饲养管理方式以及民族习俗等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具有遗传稳定、繁殖性能强、生长慢、体型矮小、性成熟早、抗逆性强、性情温顺等生物学特性,因此成为实验动物不可多得的天然材料。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初步培育出几个小型猪品系,还有一些品系正在纯化培育过程中,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实验用小型猪标准化的进程。

“大智若愚”

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大象、海豚、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例如,在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些犬类都很难掌握的技能,包括与人握手,能从1数到8等。它甚至可以牧羊,在与羊群呆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出一副羊群主管的模样,完全可以替代牧羊犬的作用。

动物学家通过猪与狗的对比测验,发现猪的智能并不比狗差,狗所能做的许多技巧猪都可以做,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更胜一筹。就拿狗的看家本领—嗅觉来说,猪就显得极为灵敏。它的鼻子上不仅有两个孔,而且还有一层细细的毛孔,依靠这些毛孔,猪可以嗅到大约20米远,或地下10厘米深的植物块根。经过专门训练后,猪比狗具有更强的寻物能力,特别是在战场上探雷的本领堪比工兵手中的探雷器。早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就有利用猪探测地雷,突破德军阵地的事例。以色列地雷清除专家训练的一头名叫Soda的迷你猪、奥地利一头名叫“黑球”的小公猪都是举世闻名的排雷高手。

在认识到猪的“智商”之后,人们又开始训练猪做起了警察、防爆员、缉毒员等,甚至当上了环保侦察兵。德国汉诺威市的路易丝是全球第一头能嗅出毒品的“警猪”。这里的警察署设有警犬训练学校,警犬训练专家无意间发现,猪经过严格训练后,其嗅觉要比警犬敏锐得多。于是,他们经常把一只9个月大的小母猪带到警犬训练学校进行训练,内容完全和训练警犬相同。这头小母猪的反应果然灵敏,2个月就能准确地从一个冰柜中找到曾经让它在别的地方嗅过的一瓶牛奶;6个月后,其探查毒品的本领已经胜过一般的警犬了。到训练课程结束,小母猪正式成为当地警察局的一员,完全可以跟其他警员配合,对追查毒品的任务称得上胜任自如。即使把少量毒品埋到70厘米深的地下,它也可以找出来,而这个深度警犬往往是嗅不到的。找到毒品之后,兴奋的小猪还会用鼻子加蹄子把毒品拱出来。

將猪与其他动物进行对比分析,科学家还发现猪具有不错的长期记忆,尤其擅长迷宫游戏。它们具有复杂的群体生活关系,也会互相学习和共同协作。猪也喜欢玩耍,彼此之间经常互相嬉戏、打闹。猪的情感也很丰富,它们会用不同的吼叫声、咆哮声、呼啸声和扇动大耳朵、摇摆卷曲的尾巴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快乐或者悲伤。

美国动物学家则证实,经过训练的猪可以同经过训练的猩猩一样灵活自如地操作电脑。当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一个物体时,它们能用鼻子操纵遥控杆将物体从显示屏上消除。而一旦这个物体被清除,电脑就会发出一阵铃声,猪就由此得知自己可以获得奖赏了。在一般人看来,大猩猩会比猪聪明得多,但在这个实验中,猪却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只是一句拟人的俗语。但一项研究显示,猪真的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虽然能够从镜子中认出自己是否意味着能够意识到自我,在科学界尚无定论,但如果让动物面对镜子站着,大部分动物会把镜中自己的影像当成是其他同类。据说,只有大象、海豚和一些灵长类(包括人类)不会犯这种错误,它们能认出镜中的影像到底是谁。不过,当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把8头猪成对放入猪圈,并在猪圈的墙上挂上一面镜子的5个小时之后,这些猪就开始“研究”自己在镜中的影像了,并且把镜子中自己的运动情况与其他同伴的运动情况进行对比。只是,至今人们仍不清楚它们是否会像人那样“顾影自怜”。

随着对猪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加“人道”地对待它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国家已为猪制定了详细的福利待遇。比如,小猪有从出生开始至少吃13天母乳的权利、享有睡铺了稻草的猪窝的权利、拥有供其拱食的泥土的权利等。为了避免猪觉得生活太枯燥,一些国家颁布的“猪福利法”中还增加了给猪配备玩具的条文,猪可以玩拱球、踢球的游戏,而且这些球还要经常更换不同的颜色,以便让它们保持新鲜感。

在我国,“生态养猪”则是一个普遍趋势,也就是将以往的几十头猪集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进行饲养的传统方法变为野外放养,猪的吃、喝、拉、撒全在一片土地上进行,就相当于向土地释放了大量的氮元素,与农民每年在地里施用的氮肥数量相当。饲养者还可以随时让“活动猪圈”换地方,为更多的土地施肥。

猜你喜欢
科学家
科学家也爱做加法
穿越成为科学家
为何“woman scientist(女科学家)”这个表述甚至会存在?
假如我是科学家
疯狂科学家
时空旅行可以实现么?科学家们来告诉你
与科学家面对面
科学家的标签
谁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