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猪入门 百福齐臻

2019-02-13 13:21刘汉杰
百科知识 2019年1期

刘汉杰

生肖轮回,狗去猪来。旧时年节一到,河北、天津一带的民众,习惯在窗户上贴一幅“肥猪拱门”的剪纸:一头肥猪背驮一个聚宝盆,旁边有数只小猪相随,作拱门而入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有“猪入门,百福臻”之说。逢年过节,贴上“肥猪拱门”的窗花,在烘托节庆氛围的同时,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作为华夏先民最早驯养的动物,作为传统生活中最主要的肉食资源,猪在满足人们口粮之需的同时,它的影子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社会习俗、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成为影响中国人生活最重要的畜类之一。

传统观念中的猪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考古发现证实,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夏先民就已经完成了这一驯化过程。猪的遗骸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如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浙江余姚河姆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有猪骨或陶猪出土,其形态属于亚洲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的原始家猪类型。

被原始先民驯养的猪,在满足人类肉食需要的同时,也出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学者指出,红山文化的标志性玉器—玉猪龙,是古代巫师用来通天的法器,其龙首的造型就是猪首的形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也不应该只是原始先民追求美的结果,一定还有其特定的精神内涵。概括古今,猪被古人附着了如下的一些观念:

猪兆财富。猪兆财富的观念早见于史前时期。大汶口文化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文化,那时,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已不复存在,氏族内部贫富分化明显:富人的墓葬里随葬有大量精美的陶器和其他陪葬品,穷人的墓葬里往往只有几件粗糙的陶器制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墓葬有猪头或猪下颌随葬,最多的一个墓中有14个之多。经过研究发现,随葬猪头的数量和随葬陶器的数量或规模基本一致,说明在大汶口先民的心目中,猪与财富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以猪殉葬不只出现在大汶口文化中,它是新石器时代一个普遍性的葬俗。

猪兆财富的观念延续至后世。传统丧葬习俗中,人死后不能空手而去,人们会在死者手里放置一些东西,这称为“握”,又称“握手”。新石器时代死者手里多握兽牙,商周时期死者手里多握贝币,汉代特别是东汉时以玉猪作“握”者居多,称“玉握”。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曾告诫家人,他死后要薄葬,不要有“玉豚”之类的葬器。这里的“玉豚”就是玉握。古人以玉猪作为随葬品,除了有玉“以防尸腐”的信仰因素外,主要还是因为猪象征着财富,把玉猪握于死者手中,象征着死者“食无忧”。

猪之所以成为财富的象征,与它在传统农耕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关。传统有“六畜”之说:“六畜,六牲也。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六畜”一般是指马、牛、羊、鸡、犬、豕六种牲畜。如春秋时管仲所言:“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具备,国之富也”。 “六畜”之中,猪的地位尤其重要,曾有“金猪”“乌金”等美誉。据唐人笔记所载:“洪州(今天江西南昌一带)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民间更视猪为“六畜”之首,有“猪是家中宝”“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等俗谚。

猪兆生殖。猪肥硕、丰腴、贪食、多产,具有超常的生殖能力,也成为古人生殖崇拜的对象。在古人的观念中,猪“荐食无厌”。据闻一多先生研究,先秦时代的“食”(吃)有交媾的意思。又有学者指出,猪好吃无厌隐喻其交媾不止,由此象征生殖、淫欲等。如唐传奇《郭元振》中有一“乌将军”,强抢民女为妻,被郭元振砍掉手腕,失血过多而死,“乌将军”原形毕现,原来是一只象征淫欲的大猪。民间至今仍然称女人为“猪婆子”,称男人为“脚猪子”,称猪为“黑相公”“黑面郎”“乌将军”,等等,应该与猪的这一象征意义有关。

猪兆雨水。汉语“封豨”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指封狶(封豕),又指奎宿(星宿)。据古代文献记载,封狶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是水渠、沟渎之类的象征。而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是天上的大猪,司掌雨水和沟渠。这些观念传承至后世,便有了猪习水性、猪兆雨水的文化认知。据唐代《相雨书》记载:“四方北斗中无云,唯河中有云,三枚相連,状如浴猪,后三日大雨。”民间将云气连缀称为“老母猪过河”或“乌猪过溪”,并有“猪浮黄河牛浮海”之说。也有人认为,猪之所以能兆雨水,还是与猪的淫欲习性有关。古人称男女合欢为“云雨”,以男女间的“云雨”兆自然界的“云雨”。

事实上,猪在各民族生活中的角色、地位并不一致。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傈僳族、哈尼族、珞巴族等民族,古代曾以猪为氏族图腾;云南新平县彝族则有猪槽氏族,认为猪槽有功于祖先,尊其为圣物,严禁用、跨、坐等……这一切都源于各民族文化传统间的差异。

猪兆吉祥。据文献记载,唐代科举得中的进士,要将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大雁塔下,“雁塔题名”由此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新科进士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写在墙壁之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官至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朱笔题名”。在后世,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前,亲友们往往会以红烧猪蹄相赠,因“猪”“朱”同音,“蹄”“题”谐音,红烧猪蹄有“朱笔题名”之寓,有预祝科考顺达之意。而且,举子们為讨得“熟题(蹄)”的口彩,所食猪蹄要煮得熟透。至今,在我国江南一带仍有过年互送猪蹄、婚宴摆猪蹄的习俗,均是源于猪的美好寓意。

世俗仪式中的猪

猪不只出现在人们的信仰观念中,也出现在民间祭祀、成年、结婚、丧葬等世俗仪式上。

猪历来是传统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祭品。根据殷墟出土甲骨文的释读,殷商时期,猪已是祭祀中的重要祭品:“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古人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要先饲养于牢(养牲畜的圈),故称这类牺牲为“牢”;又根据祭祀内容的差别,有“太牢”和“少牢”之分,牛、羊、豕三牲皆备为太牢,只有羊、豕则为少牢。不管是太牢还是少牢,猪都是其中重要的祭品。

以猪为牺牲的习俗得以传承至后世。烧猪是粤菜名食,又是广东人祭祖的重要祭品,当地人称其为“金猪”。所谓金猪,就是在烧猪头部插上金花(金纸制作的簪花)。用烧猪祭完先人后,亲戚们再聚餐食用,有祖先荫庇后世子孙的说法。

以猪祭祖的习俗也见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据文献记载,满族祭祀多用猪,祭祀所用猪崇尚黑色,讲究“必择其毛纯黑无一杂色者”。清末满族的祭官,称祭祀用的黑猪为“黑爷”。在满族的信仰中,猪是人与神的沟通使者。满族祭天献牲,要先将猪置于牲案之上,然后提猪耳灌酒,耳动则表示神已歆享牺牲。

不只祭祖用猪,民间祭神也用猪。山东滕州乡间有“啃神腿”的习俗。旧时,当地公祭活动兴盛,每逢祈年、祈雨、驱雹等公共祭祀活动,乡民们要敛钱买猪,作为祭祀的献礼。祭祀的时候,把猪绑在祭场中央,由主祭人致祭文祈祷,助祭人灌酒入猪耳。如果猪耳朵或四肢抖动,说明神已享用祭品,祭祀宣告成功;如果猪耳朵或四肢没有抖动,说明祭祀不成功,就得重新祭祀,一直到成功为止。祭祀过后,将猪宰杀,众人分食,俗称“啃神腿”。

猪也出现在个人的生命仪式上。生命仪式也称“通过仪式”,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从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台湾高山族有新生儿以猪皮擦嘴的习俗。婴儿出生几天后,家长要用一块烧糊的猪皮擦一擦婴儿的嘴,然后全家每个人都用它擦擦嘴,预示孩子成长过程中天天有好东西吃,家庭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云南摩梭人的成年礼又称“穿裙子礼”或“穿裤子礼”,俗称“踩猪膘”,一般在大年初一为家中满13岁的孩子举行。届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由母亲或舅舅主持仪式。孩子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边,右边为女柱,女孩“穿裙子礼”在女柱下进行;左边为男柱,男孩“穿裤子礼”在男柱下进行。孩子们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上,猪膘象征着财富,粮袋象征着丰收,希望孩子成人后生活更为富足。

作为象征物,猪肉也出现在汉族传统婚礼上。汉族娶亲时,新郎有送新娘家“离娘肉”的习俗。娶亲前一天,男方要准备几斤猪肉给女方家送去,俗称“离娘肉”。之所以要送“离娘肉”,传统的解释认为姑娘是娘身上的肉,被人娶走了,送一块肉权当补偿。

前述广东人祭祖用烧猪,传统婚俗中也用烧猪。在广东,新娘过门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称为“三朝回门”。回门时新郎需携带礼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烧猪。据清末余洵庆所著《荷廊笔记》记载:“广州婚礼,于礼成后三日,返父母家,必以烧猪随行,其烧猪数之多寡视夫家之中丰瘠,若无之,则女为不贞矣!”烧猪象征着新娘贞洁与否。如果女婿没有送上烧猪,意味着新娘不贞,女家便会颜面尽失,往往会彷徨不可终日。

云南普米族定亲时,男女双方有互赠猪心的习俗。男方家长托媒人携带酒肉和一颗猪心去女方家说亲,女方家长同意后即举行祭祖仪式,双方互赠“红帖”,并将猪心一剖为二,一半交与男方带回家。女方也备一颗猪心,切为两半,一半送给男方,一半自己留下。男女双方分别把对方的一半猪心和自家的一半猪心合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此后,逢年过节两家都要互赠礼品,一般要连送三年。

偷猪是布依族的丧葬习俗。丧家备一头几斤重的小猪,装在麻袋里,用棕绳打成死结,吊在灵前的梁上。丧家一些女眷们手抹烟灰、拿着响篙(布依族用来吆喝家禽的竹具)站在麻袋旁。待魔公(巫师)念到“偷猪”一节时,大女婿前来解绳取猪,妇女们往他脸上抹烟灰,用响篙抽打他,直到绳头解开,小猪归他所有。若大女婿不在,其他女婿也可代取。

猪还出现在少数民族的巫术仪式上。湘西苗族有“椎猪”之俗。在苗族民众看来,如有生病、寻嗣等事,经巫师指点,就要许吃猪(椎猪)愿。椎猪仪式一般由舅辈主持(苗俗以舅辈为尊),所用的猪多为花猪,旧时用木棍椎,后改用刀宰。将猪的五脏取出煮熟致祭外,要把整猪置于神案上,祭过之后,将两只猪腿割下送抬腿亲(指舅姑姻亲),其余切成块分送贺客。

云南佤族有用猪胆占卜的习俗,流行于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等地。杀猪后看猪胆占卜吉凶,主要看猪胆纹样的走向和胆汁的多少:胆纹上下行,胆汁多,为吉卦;胆纹左右行,胆汁少,为凶卦。一般在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使用,由魔巴(巫师)负责看卦。

海南黎族民众则认为,祖先鬼是父系家族男性正常死亡的远祖和祖先的鬼魅,日常生活中禁说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的名字,就会把祖先鬼引来作祟害人。按照对活人的影响和威胁程度,祖先鬼可分为“大祖先鬼”“中祖先鬼”和“小祖先鬼”。杀牛作为祭品的称为“吃牛鬼”,即“大祖先鬼”;杀猪作为祭品的称为“吃猪鬼”,即“中祖先鬼”;以狗或鸡作为祭品的,称为“小祖先鬼”。 只有祭过祖先,才能得以平安。

地方节庆中的猪

在一些地方性的节日上,猪又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传统节俗中的重要内容。

义民节是台湾新浦地区客家人的中元祭典。台湾地区所谓的义民,是指在械斗、民变、战争中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义民军,又称义民爷。传统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而台湾新浦的中元节则是七月十八至七月二十,为期3天:七月十八这天竖灯篙引孤魂野鬼来享用祭品,七月十九这天放水灯渡野鬼,七月二十这天的赛神猪则是祭典的高潮。作为祭祀用的神猪,一般选用黑毛猪仔,经过精心豢养而成。在台湾民众的心中,神猪越重,表示对义民爷的尊敬越真诚。祭祀义民爷后,庙公会将神猪的肉分给大家,认为会给民众带来好运。

农历二月十六是浙江温州湗村“抢排殿猪”的日子。“排殿”是祭品列于神像前的俗称,“排殿猪”是指屠宰后列于显应庙殿门前的祭品猪。湗村附近有一座显应庙,据说该庙建于明代,庙内供奉当地名士陈肃勉。传说南宋时,湗村一带闹蝗灾,名士陈肃勉解囊相助,使村民们度过了荒年。他死后得到皇封,被村民们奉为“宗祖爷”“蝗虫佛”。人们建显应庙供奉他,并在他的诞辰日杀猪祭祀。当地村民虔诚地认为,这些用来祭祀的猪能给大家带来福佑,因此,祭祀结束后,人们便抢着将它们抬回家,于是便有了抢排殿猪的习俗。

抢猪节是浙江省景宁大漈乡畲族的特有节日,节期并不固定,一般在秋收后举行。据说此节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民国以前,主要有迎神、演戏、杀猪、庆丰收等节俗活动,一直持续7天。到第7天看戏过后,众人将杀好、洗净、绑牢的猪抬到当地的马氏仙宫。最先抬到的猪摆在仙宫的正门外,称“首猪”;最大的猪称“驮猪”;最小的猪称“昌猪”。待“首猪”“驮猪”“昌猪”确定后,人们为它们披巾挂彩,鼓乐伴奏,再把它们送回主人家,其余的猪各自抬回。节日期间,杀猪人家邀亲朋好友聚餐,客人会送上一个红包,谓之吃“丧猪福”;酒足饭饱之后,主人会以猪肉相赠,称为“散席”。

“赛大猪”是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祈年活动,比较有名的是广东汕头、潮州和福建上杭的赛大猪活动。各地节期不一,如福建上杭节期为每年正月初三和正月初六两天,广东汕头澄海则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七。除了比较所养猪的大小之外,也有其他的一些娱乐活动。

文学语言中的猪

猪八戒是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它本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太上老君的记名弟子,因调戏霓裳仙子被逐出天界,最后錯投了猪胎,被唐僧纳入门下,协助他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猪八戒性情憨厚,力气大,贪女色,爱占小便宜。关于它的原型,有人说它源于神话传说,有人说它影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人说它源于佛教信仰,人们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猪八戒的形象不只出现在古典小说中,也出现在民间叙事中。甘肃酒泉有一则传说讲,猪八戒在酒泉县下河清乡沙漠深处的高老庄招亲。招亲之后,他镇住了当地作恶多端的黄风怪,在沙漠中种草植树,用猪嘴拱出水塘……为了纪念他,当地百姓在高老庄附近筑出土台,名为“拜帅台”。在民众的叙事中,天蓬元帅俨然成了文化英雄。

自古而今,猪有许多别称,如“刚鬣”“亥氏”“乌鬼”“糟糠氏”“黑面郎”“乌将军”“天蓬元帅”,等等。唐代诗人杜甫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的诗句,其中的“乌鬼”指的就是猪。猪之所以被称为“乌鬼”,宋人解释称:“川人嗜猪肉,家家养猪,每呼猪作乌鬼声,故谓之乌鬼。”不只猪有别称,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也有一些地方性称谓:在江西,猪头称“神户”,猪舌头称“招财”,猪耳朵称“顺风”;而在浙江,猪头称“利市”,猪舌头称“赚头”,等等。

古人有以猪为名者,如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先毂号彘子,汉武帝刘彻初名刘彘,等等。与古人美好的寄寓不同,后世也有为男孩子取猪名者,多取猪低贱、好养活之意。

由于“猪性卑而率”,猪也出现在脏话、詈语(骂人的言语)中,成为人们宣泄不满的对象。据东汉应劭《风俗通》所言:“按方言,豚,猪子也。今人相骂曰孤豚之子是也。”有关猪的俗语不少,如蠢猪、懒猪、泥猪癞狗、猪卑狗险、猪狗不如、猪嘴里吐不出象牙、猪鼻子插葱装象等,也以贬词居多。

饮食文化中的猪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中国传统猪的种类不少:“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兖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辽东者头白,生豫州者味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岭南者白而极肥。”猪肉一直是传统烹饪的重要食材,通过烹、煮、炒、卤、腌、烩、熏、炸、蒸等方法,更可制作出多种菜品名肴。

古人对猪肉的特性有着清晰的认知。清人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是一部著名的中医食疗养生著作,其中介绍了猪肉的特性及食用方法:“甘、咸、平,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治瘦弱。烹法甚多,惟整块洗净,略抹糖霜,干蒸极烂者,味全力厚,最为补益,古人所谓燕豚也。”

猪肉又是传统节日食谱中的主角。正如河北晋州市一首歌谣所唱:“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供神仙;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扫屋宇;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糊香斗;三十儿,擦桌椅;初一磕头,初二丁牛。”“炖猪肉”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有关传统春节期间的猪肉食俗,各地称谓、制作方法和进食方式并不相同,如东北黑、吉、辽地区,猪肉炖粉条、酸菜、血肠是代表性的菜品,称为“杀猪菜”。西南地区的川、渝、黔等地称此俗为吃“刨汤”,杀猪时用铁刮子刮去猪毛的过程叫作“刨”,烫猪用的开水称“汤”。云南的许多民族更有杀年猪请客的习俗,有“杀猪饭”“杀猪菜”“年猪饭”“年猪宴”等许多称呼。

在古人的观念中,庐下豢豕为家,从宀从豕。关于“家”字的本义,一说是以猪之多子寓家,表达了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另一说是人之所以有家,与先民普遍养猪有关,有猪便有家。不论哪一种理解,都表明了猪与传统农耕生活的密切关系。客观地说,猪的驯养绝对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大事:它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它活跃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夏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