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女神”蔓玫:玩“植物科学绘画”战胜抑郁

2019-02-13 01:53馨彤
新青年 2019年1期
关键词:樱花绘画植物

馨彤

患上抑郁,惟见植物如故人

今年27岁的蔓玫,是位身材窈窕、皮肤白皙的江南女孩,人称“花仙子”。小时候因父母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她,小姑娘和姥姥在一起生活,姥姥家里莳养许多盆花,数量逾百,五彩斑斓。小学时代学画,也多有临摹、写生植物的机会。

那时性格有些内向的蔓玫不爱交朋友,放了假便窝在家里,除了看书、写字、画画,就是观察那些花花草草。她本身脑洞又比较大,颇玩出了一点门道——折家里开得最好的月季花压制植物标本,割秋海棠的茎条做植物吸水的实验,看到古书里写到红水仙念念不忘,于是又去翻《十万个为什么》,按书中的做法用注射器给未开的水仙花苞注射红墨水,每每死伤惨重。外婆特别珍爱花朵,为此总是生气,然而老人珍爱外孙女比花朵更多,所以从未对她发过火。

那时候蔓玫感兴趣的东西太多,锦衣玉食,男欢女爱,天文地理,都喜欢。她曾经披着毯子在楼下,守一夜的月全食,也曾自己写诗谱曲,得意洋洋唱给长辈听。对当时的她而言,植物只是诸多爱好中的寻常一种。

后来,一切都变了。升入高中后,她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和忧愁。当时女孩不知道,自己已经换上了抑郁症。

后来蔓玫筋疲力尽后被拖到医院,医生再三鉴定,然后对其家人说,“她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个奇迹了。”溺水的人需要抓住一根稻草,哪怕希望渺茫,而創作是蔓玫唯一能感觉自己有存在感的东西。凭着从小打下的素描、水粉、写意中国画的绘画基础,她开始在病床上画自己喜欢的衣服、一日三餐的食物、甜蜜或悲伤的梦,更多的还是路上看到的寻常植物。

下雨了,不能出去玩,蔓玫给自己编了个麻花辫,摘了一些酢浆草,插在头发上,对着镜子自我欣赏。她在门口捡到一朵木槿花,已经萎蔫了,但粉红色还是很好看。就把花放在桌上,一点点描画。这时的她,感觉到自己真切地活着。她觉得这些看似无力的小花朵,扎根在很多人觉得脏的泥土里,但永远向着更接近天空的方向生长。

抑郁一点点摧毁了蔓玫的其他爱好,但她“惟见植物如故人”。可以说,植物与自然是蔓玫最亲近的伙伴,随时随地给女孩灵感与抚慰。

迷上“植物科学绘画”,柳暗花明

蔓玫常常把自己幻想成一株来到人间修炼的花。桃红,李白,堇菜玲珑,海棠春睡。玉兰涂抹出漫天明亮颜色,棣棠开成路边的阳光。“这些看似无力的小小花朵,无论美与丑、甘甜还是苦涩——它们可以伸出蜿蜒的根,把魔鬼的能量一点点消解、感化。”病愈出院后,她依旧“调戏”花草,并在《诗经》《红楼梦》《本草纲目》《芥子园画谱》及古代诗词中寻找它们的倩影。

蔓玫从小就想做一名作家或画家。后来因为从事植物类的研究,便渐渐迷上了“植物科学绘画”。实际上,她所坚持的在科学严谨性基础上追求绘画艺术美的创作行为,在国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即“植物科学绘画”。《玫瑰圣经》的作者皮埃尔·雷杜德就是一位植物科学绘画的大师,由于画作极富风韵美感,却又本质真实,公众把他定义为“画家”。蔓玫敬仰于他们的笔触,但并不急于成为人们口中的大师。每个季节里,她都会去植物园、郊外走走停停,看植物在不同时段里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寻找创作灵感。

为了观察不同物种、分析亲缘关系、培育新品种,蔓玫上山下田,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与数据积累,使得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从此,蔓玫开始写关于花草的文章,比如关于送花大家都喜欢玫瑰,而古代人更喜欢“赠人梅花”,这是江南早有的示好习俗。据说古代春秋时期,南方的某国使臣北上交涉,郑重其事地送上梅花一枝,北国人还以为礼物菲薄,是轻慢的表现,差点就为这个打起来。好在这一误解并没有维持太久,渐渐地,吃梅子之余,大江南北的人们也都开始认可梅花的美好形象了。它甚至成为文人之间心意相通的美好礼物——“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这些文字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倍感新鲜。

后来,蔓玫创作了很多“植物科学绘画”,陆续在《博物》《园林》《文艺风象》《中国国家地理》等刊物上发表,深受好评。

就这样,在“拈花惹草”中蔓玫越来越忙,再也没时间烦恼,没想到,自从迷上“植物科学绘画”,竟让身处“黑暗”中的她“柳暗花明”,不知不觉就摆脱了抑郁的困扰。

成植物插画界“女神”,青春灿烂如花

不少人是通过知乎认识蔓玫的。最初是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这个网站,2013年闲在家里freelancer,为了打发过剩的创作欲,她开始在上面写东西。最初实在是随意,后来粉丝多起来,她还老觉得自己早年“言行不端”,偷偷删了不少内容——“别多想,没有什么劲爆的点,无非都是措辞不够专业,或是语气显得夸张了些的。”

有趣的是,除了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她几乎什么都不做。蔓玫从不晒照片,不混任何圈子,像是两性情感、人生理论这样的热门话题也从不参与。本来她是位大美女,即使随便发一些穿着花裙子站在花丛中的照片,也会很吸引眼球的,但转念一想,自己又不是要当什么红人,干嘛要秀颜值。于是就下决心,只做一个“安静专注”的创作者。

尽管如此,蔓玫还是很快就有了20多万的粉丝,成了知乎里为数不多“不靠脸不晒照吸粉吸赞”的“大神”。如今在知乎网植物领域,蔓玫若说她是第二,无人再敢称第一。

接着开始有出版社向她伸出橄榄枝。2014年,蔓玫出版了处女作《草木集》。“里面的每一种植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我所做的,便是选一些合适的构图,用画笔还原并稍作润色调整,尽可能还原植物的本来面貌。”

蔓玫的文字非常优美,如在《覆盆子:平民还是女神》中她这样写道:所谓的山莓、红莓、树莓,都是这种可爱小浆果的称谓。《神农本草经》说,覆盆子有益肾固精的药理作用,但女孩子或许会更青睐它吧——外用,是把枝叶煮水洗脸,可以调节肤质和美白;至于内服,相传它的另一个誉称是“顺产香草”,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大有裨益。但最后有个友情提醒:未开化的女神与庶民无异,山间小红果并不全是覆盆子,拜托不要乱吃。

由于网友的呼声较高,2016年,蔓玫又趁热打铁出版了第二本书,《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它以二十四节气顺序展开,关于树木与花朵,及从前的诗词典故的有关美与自然。蔓玫写苦棘,就说她是苦苦相恋而不得的心思;写牡丹,就觉得做人还是像花一样的好:从泥土中来,全力以赴顺其自然地过上一辈子,然后归于泥土还是消化在后人的细细回味之间;悬铃木是欧式风情下的绅士,泡桐则更接近于紫式部笔下,那些举手投足间散发女性美的东瀛公子。

书中也介绍了多种手工与食谱——玉兰花是可以裹以面糊煎炸的,糖渍堇菜、柳芽可做春日柳芽煎饼,樱花自不必多言,腌渍樱花、樱花抹茶、樱花慕斯、樱花茶,石榴皮能做天然染料,凤仙花能染指甲,诸如此类。

她的手绘植物水彩画富于灵动与清透,自然、细腻地呈现出一幅幅温暖的节气世界。读者在纷繁的植物中找到严谨又不乏趣味与美感的故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到有种说不出的舒服。《节气手帖》很快就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2018年,蔓玫又成了大名鼎鼎的LV的插画设计师,专为对方画花花草草。其实早在几年前,女孩就开始与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合作了。

从抑郁女孩到植物插画界里的“女神”,蔓玫用毅力和勇气,最终战胜“黑暗”让青春如花。她像是一个孩子,从指缝里窥视着世界,用细腻的笔触临摹植物,在草木中看到性情,也找回了自己。

猜你喜欢
樱花绘画植物
赏樱花
樱花
樱花站
将植物穿身上
一抹樱花粉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