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兔的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水疱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病兔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称为“流涎病”。该病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仔兔,以断乳后1~2周龄的仔兔最易感,成年兔较少发生。2019年5月11号上午,我县张甫村徐女士带一只2月龄左右的獭兔前来我院就诊,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后,最终确诊为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诊治过程如下。
该兔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宠物兔,家人都非常喜欢,此兔从10号下午开始流口水,晚上没怎么吃食,11号上午吃的也不多,于是前来就诊。
该病兔口腔黏膜潮红,唇、舌和口腔黏膜等部位有粟粒大小的水疱,采食量降低,体温正常,病兔流出大量口水,顺着下颌和肉髯部的皮肤向下流,导致该处的毛变湿粘在一起。
1.现场诊断。根据该兔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确诊应采取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无菌采取病兔口腔黏膜水疱液,用pH7.0灭菌生理盐水作1∶5稀释,每毫升溶液含有500IU青霉素和链霉素,接种于10日龄的鸡胚,每胚绒尿腔接种0.2mL,接种50h后,鸡胚死亡,即可确诊。
先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口腔,再喷“溃烂一喷灵”,每天2次。将兔笼、食槽、水槽等用0.5%的过氧乙酸天天消毒;饲喂柔软易消化饲料;经过兔主人的悉心照顾,该病兔5d后治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兔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了城市家庭饲养的新宠。要减少宠物生病,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在春秋季节更应加强卫生防疫措施。饲喂柔软易消化饲料,避免粗糙、坚硬的饲料损伤口腔黏膜 ,做好疫苗注射,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