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羊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羊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关系着羊养殖场繁殖的效果和羊品种的改良等一系列重要作用。
要养好种公羊,首先要选择良好的品种,可以根据养殖情况、投入大小、养殖规模以及养殖目的进行筛选。
1.品种选择。通常纯种公羊和本地母羊的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但是纯种羊的价格相对较高,如德国美利奴羊价格在10000元左右,而杂种公羊价格就相对要低很多,一般在3500元左右。杂交品种的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活力,所以在饲养过程中相对较容易,也有利于降低购买和养殖的成本。这需要在引种时综合考虑。
2.引种地区。在种公羊选择上还需要考虑引种的地区,确保不能在疫区引进种羊。如果是放牧形式的养殖场的种羊,尤其是在公共牧场进行放牧,这样的种公羊在养殖过程中很难防疫,容易携带病原。这样的种羊在引种时要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而从舍饲养殖场引种时风险就会相对较小,而且舍饲的羊在引进后也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引种时要对种公羊进行检疫,尤其是对布氏杆菌病最好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在引进后要进行隔离观察,观察1月后,无发病羊才可以混群饲养。
3.其他因素。在种公羊的选择上要注意观察其情况,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眼睛明亮,被毛整齐而光滑。年龄最好是选择在2~5岁之间,这样可以使用较长的年限,减少引种的频次。种公羊要选择有配种经验的,可以通过人工采集精液后对精液进行评判,而且在采精过程中可以对公羊的表现进行观察。性欲旺盛的公羊在看见台羊时会有交配的冲动,这样的公羊为良好,可以选择;有些公羊性欲低下,甚至对其他公羊有兴趣,这类公羊在选择时要尽量避免。对采出来的精液要及时进行品质鉴定,鉴定方法通常是“一闻三看”,通过闻精液的气味,并观察精液的颜色、精液的量以及精液的云雾状等。其颜色为乳白或灰白色,射精量需要高于0.8mL,并且有明显的云雾状,可以闻到浅而淡的腥味。在肉眼的观察和闻后,需要对其进行镜检,镜检时精子的活力要在0.8以上,而且充满整个视野。还可以检查精子的畸形率,如果畸形率过高,说明种公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避免选择。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不同的时期种公羊表现不同。
1.非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处于非配种期公羊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使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需要在日常管理中添加优质的干草和青绿饲料,以确保良好的营养。舍饲公羊需要提供优质干草和玉米秸秆等2.5kg左右,精饲料0.5kg左右,多汁饲料1.5kg左右。这个时期的公羊要多运动,不仅能促进公羊的性欲正常,提高精液的品质,还可以为配种准备良好的体况和体质。这个时期要对公羊进行驱虫,防止感染寄生虫后在交配时传染给母羊。
2.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对于配种期的公羊应根据配种的任务进行饲养,如果公羊消耗过大,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否则不仅影响到体力,还会影响到精液的质量。当母羊的发情季节到来时,就需要给公羊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但也要注意供应量,过量供应容易导致公羊肥胖,过少又容易使得公羊营养不良。通常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6%,不高于18%。青饲料的饲喂量为1.2kg左右,精料的饲喂量为1~1.5kg。如果配种任务较重,应该给公羊补充蛋白质,通常是喂食鸡蛋或脱脂奶。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及时调整饲料,以便减少在配种时造成应激。对于没有配过种的种公羊要进行采精训练,根据精液的情况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搭配,增加蛋白质可以提升精液品质,增加运动时间可以提升精液的活力。
通常是在配种前进行精液采集,以便将附睾内的精子排出,生成新的精子。在采集精液时需要有耐性,不能过于急躁和粗鲁。青年公羊的采精次数不宜过多,以每天1次为宜,需要采集2次时,2次采精时间最少间隔30min以上,而且采精后需要隔天再采,不能连着采精。成年公羊每周采精不宜超过4次。在采精期间要增加公羊的运动时间,这样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体力。如果采精时发现公羊有病,应该立即停止采精,积极进行治疗,待其完全痊愈后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继续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