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02-13 10:09:42王治平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角动量陀螺仪陀螺

王治平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治 046000)

1 引言

陀螺仪除了人们熟知的机械陀螺仪之外,还有很多陀螺仪,比如:光纤陀螺仪,激光陀螺仪,微机电陀螺仪。它们的原理并不全是角动量守恒,陀螺仪更像是对角度传感器的统称。

2 陀螺原理

关于陀螺仪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高速旋转的陀螺,角动量较大,转动惯量大,陀螺有保持其旋转轴指向的特性,有抗拒方向转变的趋势。

如旋转的二轴陀螺,在受到扰动倾斜后,或是在倒下之前,会绕着垂直旋转轴晃悠,姑且称它为“公转”吧。“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自转”速度越慢,旋转轴和垂直轴的夹角越大。可以从物理角度解释一下这个现象,我们已知外力会引起和力矩方向相同的角动量变化。支持力无力矩,重力的力矩指向逆时针方向(俯视),造成了逆时针方向角动量变化。此时如果陀螺逆时针转动,角动量方向沿旋转轴向上,由矢量减得知,陀螺会逆时针“公转”;陀螺顺时针转动时,角动量方向斜向下,引起顺时针“公转”。

这个“自转”和“公转”的比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行星,行星也像陀螺一样自转,它们绕恒星公转,通常,行星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基于角动量守恒。

3 机械式陀螺仪

以下几种陀螺仪都属于传统惯性陀螺仪,人们不断改进机械式陀螺仪,主要就是为了减小转子旋转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以提高精度。

3.1 滚珠轴承陀螺仪

这是最早、最经典的陀螺仪。滚动摩擦力略小于滑动摩擦力,用滚珠来做陀螺仪的基座,原理结构都和轴承类似,能一定程度减小转子受到的阻力,但精度依然较低。

3.2 液浮陀螺仪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浮力支承,摩擦力矩减小,陀螺仪的精度较高,而且为了让转子的位置相对固定以减小和容器壁的摩擦,通常在液浮的基础上增加磁悬浮,这样一来,液体为转子提供浮力,磁场让转子悬浮在中心位置,精度就进一步提高了。

3.3 静电陀螺仪

在金属球形空心转子的周围装有均匀分布的高压电极,对转子形成静电场,用静电力支撑高速旋转的转子。这样避免了直接接触,几乎没有摩擦阻力,极大地提高了精度。这种陀螺仪适用于长时间工作的环境,目前在核潜艇和远程飞机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4 其他陀螺仪

这部分是传统陀螺仪概念的拓宽,即角度传感器的意思。各种高精度固态陀螺仪有着传统陀螺仪无可比拟的优势,尽管造价较传统陀螺仪高,仍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所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4.1 光纤陀螺仪

光纤陀螺仪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固态陀螺仪传感器模块,它只有两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相比传统陀螺仪有着精度高、体积小等无可替代的优势。

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格尼克理论:简单的来讲就是当光束在一个环形的通道中行进时,光学环路的光程相对于环路在静止时的光程都会产生变化。利用光程的这种变化,检测出两条光路的相位差或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测出光路旋转角速度。

4.2 激光陀螺仪

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都基于塞格尼克理论,但是,激光陀螺仪的核心是激光发生器。而光纤陀螺光在光纤中传播,光纤成本低,但是易受温度变化造成的热胀冷缩影响。激光陀螺受外界影响小,因此精度较高,但成本昂贵。

4.3 MEMS 微机电陀螺仪

MEMS 陀螺仪内通常存在两个方向的可移动电容板。径向的电容板加震荡电压迫使物体作径向运动,横向的电容板测量由于横向科里奥利运动带来的电容变化(类似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由于科里奥利力正比于角速度,因此根据电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角速度。这样就实现了把角速度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微机电陀螺仪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陀螺仪,它成本较低,智能手机、运动手环中一般都装了这种陀螺仪,实现了很多有趣的功能。

5 陀螺仪的应用

陀螺仪作为角度传感器的别名,可以说,所有需要定向、检测角度的地方,都可以应用陀螺仪。

陀螺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智能手机、运动手环中都内置了陀螺仪,我们就不难理解重力感应、抬腕亮屏等功能的实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辅助GPS 定位,还被应用到了增强现实游戏摇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防抖功能,将陀螺仪与照相机功能结合,完美地解决了抖动导致相片模糊的问题,美好效果的背后原理居然如此平易近人。

陀螺仪也被用到了几乎每一个高精尖的领域,飞机、船舶的定位自然不必提,导弹、卫星的姿态调整和轨道控制也离不了它。还有一些看似不需要它的场合居然也用到了它。比如开山隧道,油田钻井,或是上海金融中心高层建筑的平衡,看起来与陀螺仪关系不密切,但仔细一想,它们也都需要一个准确的方向,于是陀螺仪就派上了大用场。

除此之外,陀螺仪还有一些十分风骚的应用。比如,赌场里的骰子。原理大家都懂,但真的想不到啊。

6 未来设想

(1)应用。目前最火的增强现实就广泛地运用了陀螺仪,增强现实无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陀螺仪会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2)发展。据说,超流体陀螺仪、核磁谐振陀螺仪、原子干涉陀螺仪等新概念陀螺仪都已得到原理验证。物理原理较为复杂难懂,我只能大概理解其中一种超流体陀螺仪想要应用物质波干涉的原理。

也许,当更多更精确的陀螺仪被制造出来,就能满足我们日益提升的精度要求,会帮助我们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航行地更远吧。

猜你喜欢
角动量陀螺仪陀螺
对经典力学中的轨道角动量和自转角动量的探讨
大学物理(2022年8期)2022-09-15 05:35:44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基于角动量模型的流场涡旋提取方法
海洋通报(2020年2期)2020-09-04 09:22:26
做个纸陀螺
玩陀螺
学生天地(2019年6期)2019-03-07 01:10:46
用角动量的方法解决并推广一个功能关系问题
夏季角动量输送变化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陀螺转转转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8:18
我最喜欢的陀螺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我国著名陀螺仪专家——林士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