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逸
(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 410126)
新一代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使高层建筑中的智能化弱电系统在安装中得到更科学、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化技术系统实际应用时间较短,具体的实施过程还有待完善,下面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对此作出如下分析讨论。
我们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弱电的集成目标做好科学合理地分析工作。弱电系统的建立是以成熟、稳定、科学、人性化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最终服务对象是用户,本着高效节能的宗旨,将弱电系统分散到每个环节并逐一控制,但是要保证在管理上的统一集中性,它有效协调分离的机电设备,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这种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品质需求,实现居住者的远程监控,网络互动,实时报警,安保沟通等,大大方便了业主的生活,智能化的生活体验大大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感。在弱电系统设计初期融入网路的自动化智能信息,使得智能化在建筑工程中的运行安全、稳定。智能建筑的实现需要依靠弱电系统实现,弱电系统的好坏是决定工程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在设计初期明确弱电系统集成目标,保证智能建筑的顺利实施。该技术通过网络共享功能,实现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应用。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的主要特征为:第一,操作界面简便易懂,不受环境限制,功能强大,第一时间,并且最大化地满足使用用户的需求。第二,智能化实现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需要互联网的支撑。因此,在系统中可以广泛吸收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自身运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从目前楼房设计所使用的弱电操作系统来看,由于弱电系统的构建分支过多,并且错综复杂,如果分布杂乱无章,无科学合理地规划,会给后期维护造成很大的麻烦,在设计中应该本着注重细节,又要整体把控全局,万一在后期因为某些特定的原因需要调整时,理不清头绪。在系统的设计初级阶段,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到每种可能影响效果的因素,分支系统部署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既保证单一分支的正常运转,还要认真检查每个分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影响用户使用感受。例如厨房设计中,照明灯,抽油烟机的运转,燃气灶的开关,貌似是互不关联的三个系统,通过智能化弱电系统可以满足一键实现的功能,如果布置不合理,就要像我们传统的应用方式那样,分别操作,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三网融合中的三种网络指的是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操作网络。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定义,指的是以上三种网络通过某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业务上的统一,最终实现图像、声音、数据等综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形式。不再是单一的业务展现形式,能同时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用户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类型,只需自己调整一下终端设备的类型就可以实现各种需求。三网合一技术实施成本低,其操作以原有线路为基础,无需做大的调整,操作简便,大大方便用户的生活体验,该系统可以替代小区现有的可视对讲等设备,低成本投入,高效率汇报,是建筑行业重点推广的业务形式之一。
目前,我们的小区安保工作主要是通过物业的保安来实现,这种人工形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小区的安全系数,有的物业人员工作中只是敷衍,小区内业主被盗事件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智能化建筑在小区安全管理方面的运用,危险识别度高,可以通过科技智能化技术精准地实现身份辨别,全面监控,消防报警,防盗系统等等,解决目前存在的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针对目前火灾频频发生的问题,在设计中加强报警感应系统设置,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传输给业主和消防部门,智能化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要大大提升楼房防火和灭火的功能。另外,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系统中实现和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安全衔接,一旦小区出现危险报警,让用户在第一时间察觉,立即向相关部门进行报警操作,人员进出设置指纹识别、车辆也要进行统一管理,陌生车辆进入报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全体业主的安全。
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市场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应用,而弱电智能化系统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技术水平有限,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工程实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本着经济、实用、可靠等基本原则,最终实现智能化系统的精准控制,安全运行。充分考虑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等性能参数,施工工艺也要严格把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实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学习,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完全实现控制的一体化功能,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弱电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越来越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对系统中各个独立的硬件设备、软件资源,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协调,统一管理,最终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网络发展技术的及时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最终实现网络与智能化弱电集成系统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