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柯
回顾中国石油工业迅猛发展的一路凯歌,大体经历了建国初期艰苦创业、文革期间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后洋为中用三个主要阶段。在几代石油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荡涤了极端落后的沉疴,跻身于世界排名的前列。这段由弱到强的跨越性转折,与三次大规模的技术装备引进密切相关。
1949年新中国创立之际,石油工业一片惨淡,面临供给不足的严重危机。寒流很快袭来,毛泽东主席放下诸多待定的建国大事,乘火车匆匆启程前往莫斯科,一路上都在思考如何拜见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斯大林,为满目疮痍周身缺血的新中国争取经济援助。经过一轮又一轮艰难的外交谈判,终于达成共识,两国政府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由此掀起了在苏联及其东欧盟友的援助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潮,基础最为薄弱的石油行业迎来了发展壮大的第一次机遇。
1950年3月,尚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主席,亲自出席了《中苏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的签字仪式。从第一份合同的落实到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10年间以苏联为主,、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辅,向中国输出了全套的地球物理勘探装备、钻采机械,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航空磁力、重力、大地电流探测设备和10套当时性能最先进的车载式光点地震仪。据称,当时苏联制造的尖端石油勘探测井仪器价格非常昂贵,购买一套的费用相当于三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款项。尽管如此,为了组建日后能够独立进行石油普查的勘探队伍,中央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安排资金照单引进。同时还高薪聘请苏联和东欧友好国家的专家来中国传授技术,培训人员。据《百年石油》一书披露,从1950年到1959年,先后有434名来自苏联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受聘担任了中国石油系统的技术顾问。
这一时期,中国的石油工业完全临摹了苏联的模式,创建的石油科研院所采用苏联的技术标准,应用苏联提供的科研仪器,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区域性石油普查。开办的石油院校颁发俄文版的教科书,聘请苏联教师讲授专业课程。同时,连年选派留学生和在职人员到苏联以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专业深造进修。上到石油工业部的高层领导,下到石油生产的每一个岗位,人人都把苏联专家尊为启蒙导师,学习苏联总结的石油地质理论和积累的勘探开发实践经验,利用从苏联引进的全套装备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石油工业体系。短短几年的时间,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一扫而光,相继在新疆的准噶尔盆地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发现了油泉子含油构造,在四川盆地钻遇了多处油气显示。还在苏联的援助下恢复了玉门油田的生产能力,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百万吨级天然石油生产基地,使全国的石油产量从1949年的12万吨,跃升到1959年的373万吨。
从苏联引进的全套石油装备缓解了燃眉之急,为了谋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1953年起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始建设制造石油基础装备的工厂。1954年,宝鸡石油机械厂落成,按照苏联的图纸生产石油钻采机械的配件。1955年底,西安物理仪器修造厂宣告成立,1956年改为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参照苏联的样品制造出全自动电测仪,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同年,上海石油钻头厂仿制苏联的三牙轮钻头获得成功。1956年成立了上海石油机械配件公司,下辖16个中心厂、54个卫星厂,开始制造高压阀门、采油树、防喷器、钻杆接头,抽油机配件等石油专业产品,结束了中国石油装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石油炼化加工产业处处空白,生产不出高质量的燃料油和润滑油。为了帮助中国提升石油炼化加工的能力,苏联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的炼油厂,1956年4月在临近玉门油田的兰州市破土开工。同时苏联还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派出技术专家到东北地区,协助升级改造日伪统治时期遗留在大连、抚顺、吉林、四平等地的人造油炼制厂。指导装置简陋的玉门炼油厂,试制成功了当时国内急需的透平油、压缩机油、气缸油三种新产品。从而使中国的石油炼制加工告别了小茶壶式的寒酸,营造了钻、采、炼上下游齐头并进的石油产业链。
中苏友好的10年蜜月期间,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来自罗马尼亚的钻机、东德的钻杆、捷克斯洛伐克的重载汽车、波兰的大马力柴油机、匈牙利的地球物理地震勘探仪器,为中国石油工业体系的建立锦上添花。尽管当时中国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引进的石油技术装备并不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填补空白的及时雨、雪中炭,是新中国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包围、封锁之下能够得到援助的唯一来源。
1950年到1960年,第一次大规模成龙配套的石油技术装备引进,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完备的基础,为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发现、大开发,培训了人才、积蓄了力量。
1960年,中苏两党公开论战导致关系恶化,断绝了外援,蓬勃兴起的石油工业被迫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力更生。
1964年,西欧的法国率先转变态度,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发达国家。1965年,石油系统从法国引进了5套技术性能远超过苏联的地球物理模拟磁带地震仪,交给西安石油仪器厂进行仿制。有了这种勘探石油的先进利器,正在饿虎扑食的石油工业部如虎添翼,一口气装备了200支石油物探地震队,应用到华北和环渤海湾地区的石油勘探,发现了成片隐蔽的深层油气田。从而使中国的石油产量在1970年攀升到了3000万吨,凸显了石油化工严重滞后的尖锐矛盾。当时,中国没有像样的石油化工,小作坊式的化肥装置生产不出高含氮的尿素。锦州率先生产出的化学纤维称为锦纶,因为数量太少,纺织的尼龙袜子成为紧俏的奢侈品。仅有的两套乙烯生产装置,年产量不到6万吨,导致塑料制品供不应求。1971年初秋,毛泽东主席结束了巡视大江南北的旅程,乘火车从上海返回北京,发现随行的工作人员穿了一件的确良衬衣感到很新奇,询问情况才知道在上海要想买到这种化纤面料的服装不仅要凭工业卷,还要排长队限量购买。于是在当年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与周恩来总理谈起这件事,指示从国外“先买一个厂”,多生产一些的确良,改善人民群众的穿衣需求。此时,恰逢世界格局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第二次大规模引进石油技术装备的机遇悄然降临。
1971 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来访,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开始磋商两国关系正常化。同年9月,日本时任首相田中角荣抵达北京,宣告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一些急切盼望与中国来往的产油大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摇动寻求合作的橄榄枝,迎接首次到中东和欧美地区考察的中国石油代表团。通过法国、伊朗、加拿大三国敞开的窗口,使中国石油界看到了巨大的落差。执掌石油工业帅旗的康世恩触景生情,悲壮地发愤:“倾家荡产,砸锅卖铁,我们也要上一套30万吨乙烯装置”。
当时,仍在进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经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财政捉襟见肘,外汇储备降到了最低点。即便如此,国务院还是痛下决心,在李先念副总理的主持下制定了优先从国外采购石油化工装置,解决人民群众缺吃少穿问题的引进计划。这份需要花费43亿美元的大单,简称“四三方案”,经毛泽东主席审阅后批准实施。首批项目与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签订了采购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和1套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的合同,总计支出了18亿美元,占“四三方案”的41.86%。这批首次引进的石油化工装置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视为国之重器,国务院调动了27个省市的上千家企业进行石油大化工基地的建设施工。
引进的第一套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的高压聚乙烯、聚丙烯生产装置落户在北京远郊燕山脚下的东方红炼油厂,两者合并后改称燕山石化公司。1973年8月破土动工,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建成投产,积累了大型石油化工设施安装、调式、运行的经验。随后,国务院决定再引进4套30万吨乙烯生产装置,安排在大庆、齐鲁、杨子、上海等地建厂,一举使中国的乙烯总产量上升到世界前列。
引进的13套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生产装置,分别安排在四川泸州、河北沧州、辽宁辽阳、黑龙江大庆等地靠近油气田的位置建厂,1973年下半年开工,1976年后陆续竣工投产。1978年,已经建成的7套大化肥生产装置累计生产尿素361万吨,使中国的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创造了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奇迹。
引进的第一套大型化纤生产装置落户在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1977年建成投产,可向当时全国的8亿人每年平均供给三尺化纤纺织面料,使中国结束了完全依赖种植棉花纺线织布解决穿衣问题的历史。
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大引进立竿见影,不仅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还为日后轻工业的发展、国防工业的品质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第二次大规模技术装备的引进,石油系统上下游逐步匹配,一批掌握了石油大化工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端人才脱颖而出,不仅使中国的石油化工产品琳琅满目,并且具有了创新的研发能力。从第一批引进的石油化工装置落地开始,中国的石油生产与炼化加工犹如羽翼丰满的一双翅膀,煽动起一飞冲天的力量,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大幅度缩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动荡10年的“文化大革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大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年,全国的石油总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率领石油战线屡建功勋的余秋里和康世恩晋升为国务院副总理,为促进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1981年起,国务院对石油产量实施1亿吨包干政策,准许石油部门用超产的石油出口换外汇,自主支配。由此,掀起了大规模引进石油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第三次高潮。
美国拥有最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和高端装备,中美两国建交之前就开始了非官方的技术交流。1975年,美国驻北京联络处首席外交官老布什,经常骑自行车在北京的街头闲逛,目睹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敦促美国政府邀请以中国科协名义组成的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考察。美国有技术,中国有市场,两者一拍即合。首次破冰之旅的13名团员当中就有一位石油界的精英,到达美国后受到超规格的隆重接待,美国时任总统福特破例将中国科学家考察团全体成员请进白宫,许诺中国的科学家可以按照意愿到美国各地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进行学术交流,不仅不做限制,还为每名中国科学家安排一位会讲汉语的翻译当助手。这次大开眼界的非官方考察,让中国石油界的代表亲眼看到了美国率先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所产生的技术领先优势,回来后向主管石油工作的康世恩副总理做了详细汇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终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敞开了相互贸易的大门,中国石油部门将一份引进美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的大单呈报到了国务院。在颁布1亿吨石油产量包干政策的时候,康世恩谆谆告诫石油战线的领导:“不要当守财奴、用美金换技术”,抓住机遇,对石油系统现有的技术装备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
石油部门最看中的是美国应用大型电子计算机处理地震资料的先进技术。当时美国政府担心中国用于军事目的,不准出售,只能租用。签订的合同规定,必须有美国的专业人员每天在现场24小时监控使用。即便条件如此苛刻,为寻找到更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是值得尝试。中国石油部门也提出了反制条款,要求美国方面同意在租赁合同履约后,只需再交付一元美金,这台大型电子计算就归属中国。这项破天荒的中美交易得到了邓小平的首肯,称赞石油部门开创了“又一种引进方式”。
从1981年到1985年,石油部门用超产原油筹集到的外汇,首先引进大型电子计算机、处理软件、数字地震仪器,以及能够挺进沙漠戈壁腹地的全套野外作业装备,一口气武装了270支地震勘探队,建成了东南西北四处地震资料处理中心,将二维地震升级到三维地震,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黄土高原的勘探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探明了一批储量丰富的油气田,为中国石油的总产量稳中有升增加了后备储量。同时还催生了一条逶迤四千多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改变了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煤和电为主的能源格局。
为了提升石油工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超产原油换取的外汇开始向科研一线倾斜,第一批引进的现代化科研仪器首先更新了大庆和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陈旧装备。随后北京石油勘探开发规划院和其他油田的科研部门也陆续淘汰了落后的仪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系统所有的科研实验室全部鸟枪换炮,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同时期科研装备的国际一流水准。
长期以来,中国的钻头制造工艺落后,制约了钻井速度的提升。在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赴美国考察的时候,墨西哥湾的钻井现场展现了惊人的一幕,美国人应用PDC钻头和水力喷射相结合的钻井工艺,削瓜切菜一样破碎岩层,钻一口3000米的深井仅需一天的时间,是当时中国钻井速度的几十倍。为了缩短钻井方面的差距,康世恩副总理力主从美国的休斯公司引进了钻头制造专利,在江汉油田建成了石油钻头厂。同时,还向美国的石油公司学习高压水力喷射钻井技术、引进了钻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分支井所需的地层导向仪、随钻测井、中途测试、顶驱装置和钻井液添加剂等高端产品,使全国各油田的钻井队从钻机到钻具里外三新,由常规钻井转向特殊工艺井,不仅井型跟上了世界潮流,深度和速度也追上了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
第三次石油技术装备的大引进,不仅仅是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还收获了思想观念大解放的显著成果。当时中国的油气勘探还刚刚起步,仅在海滩和近海的浅水区做过一些钻探尝试,没有走向深海的技术和装备,面对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只能望洋兴叹。1980年5月,康世恩副总理亲自率领中国石油代表团到挪威、英国、荷兰三国考察北海石油勘探开发,所闻所见大为震惊,深感海洋环境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复杂、投资大、风险高,对人员素质和装备的要求短期内无法满足。因此决定中国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要与世界通行的惯例接轨,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国际合作。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海洋石油总公司,划分出43片海洋探区发出了第一轮招标书。1983年底,共有9个国家的41个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订了风险勘探合同,迈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由陆地进军海洋的步伐。
通过连续4轮的海洋油气勘探招标,不仅快速发现了一批隐藏在海底的油气田,还在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合作中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训了熟悉国际规范、精通外语、能够独立驾驭海洋石油钻探装备的高素质人才。合作双赢的新模式,使从零起步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异军突起,以海洋石油产量每年递增20%的速率壮大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总体实力。
如今,中国不仅是世界排名前五位的产油大国,也是石油工程技术对外服务的强国,陆续走出国门的石油队伍在世界各地赢得了信誉,中国石油工业的品牌效应正在与日俱增。这些有目共睹的突飞猛进,离不开三次大规模的技术装备的引进,善于学习的中国石油人弯道超车,成就了大展宏图的兴国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