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德 郝小静 冯永胜 代永联
一起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衣服德 郝小静 冯永胜 代永联
(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6100)
青岛一养猪场饲养断奶仔猪120头,断奶5d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呼吸困难,有的跛行,用泰乐菌素拌料治疗无明显效果,经诊断为副嗜血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绀、水肿。病猪体温升高达41℃左右,行动缓慢或不愿站立、跛行,部分猪关节轻微肿大,有的病猪稀泻。猪群发病率20%,病猪死亡率42%。
剖检死亡和发病的仔猪7头,主要症状为:肺脏呈暗紫红色,体积膨大,肺脏表面附着大量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的肺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化脓灶、暗红色出血灶;尖叶、心叶有实变病灶,切面湿润;支气管有炎性渗出物。心脏包膜与心脏粘连,心外膜与胸腔壁粘连,心外膜上附着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积液、混浊。脾脏被膜附有灰白色脓性纤维素、质地硬。肝脏脆软、轻微肿大,被膜及边缘附着脓性纤维素。小肠壁水肿、充血,内有灰白色糊状内容物,有气泡;肠浆膜附着黄白色脓性纤维素,肠系膜与肠壁粘连。病死猪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脓性坏死灶。脑膜血管充血、水肿,脑回增宽,脑沟变浅。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较多纤维素性液体。
3.1 涂片镜检 将病猪的心脏血液、肝脏、肾脏、淋巴结进行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均可见到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形态不定,有细杆状、球杆状、长而弯细状菌体。
3.2 细菌分离 取病猪的心包液、肺脏和关节腔内容物,分别接种于血液培养基,37℃培养24~ 48h,生长出小而透明菌落、不溶血。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与直接涂片细菌一致。将分离的细菌与葡萄球菌共同接种培养,可见卫星现象。
3.3 生化鉴定 将分离细菌分别接种生化培养基,结果显示氧化酶、吲哚、脲酶、乳糖、木糖为阴性,蔗糖、葡萄糖为阳性,符合副嗜血杆菌生化特性。
4.1 治疗 隔离病猪,用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症状较重的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10~ 20mg/kg体重,1次/d,连用3d。大群立即使用药物治疗,氟苯尼考预混料1000g/t,饲喂5~7d;一周后病情得以控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添加维生素、中药制剂等,增强猪抗病力。
4.2 圈舍消毒 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h后清水冲净,再用碘制剂消毒,连续4~5d。
4.3 疫苗预防 用灭活菌苗对初产母猪产前40d、20d各免疫注射1次,2ml/头;经产母猪产前30d免疫注射1次,2ml/头;小猪30日龄免疫注射1次,2~3周后,加强免疫1次,1~2 ml/头。
(1)猪副嗜血杆菌是猪场环境的常在菌,在断奶、气温变化、换料、转群、疾病等应激条件下,可原发或继发感染,猪群出现应激时应及早做好预防措施。(2)猪副嗜血杆菌病可引起败血症,导致多器官病变,在治疗时除了使用敏感药物杀灭细菌外,还应针对出现的症状,联合用药治疗,以提高效果。
(2019–08–01)
S858.28
B
1007-1733(2019)11-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