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改敏,王 娜
(曲阳仁济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良性肿瘤,其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激素水平关系密切[1]。从治疗上来看,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且大多采用传统形式的开腹子宫切除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阴式子宫切除术因其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2]。为了探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应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本文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年龄在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2.1)岁;平均孕次(3.17±2.02)次;对照组40例,年龄在3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5)岁;平均孕次(3.15±2.01)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活检检查,确认为子宫肌瘤;(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与生殖恶性肿瘤患者。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前提下,应用膀胱截石位,给予患者0.9%的氯化钠稀释液,于膀胱沟下方位置0.3 cm处的阴道壁切一环形口,然后上推膀胱到患者腹膜,然后实施子宫直肠间隙位置的钝性分离,当籽腹膜剪开之后,进行Ligasure贴宫颈断子宫骶韧带以及主韧带,然后是子宫动静脉以及圆韧带等,最后对双侧附件实施检查,然后完成缝合操作。
观察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的相关指标,包括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手术中与手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为(132.16±42.61)ml,对照组为(206.91±62.34)ml,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在手术中与手术后情况上的比较(±s)
表1 两组在手术中与手术后情况上的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0 132.16±42.61 68.16±25.48 26.48±7.65 2.09±0.46对照组 40 206.91±62.34 87.37±29.09 42.71±9.15 2.86±0.62
子宫肌瘤一般好发于30~60岁女性中,且发生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治疗方面,保守治疗为主,但是若肿瘤症状相对突出,则需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开腹手术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手术时间长,且创伤大[3]。运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开腹手术实施了改变,大大降低了对患者的创伤,符合微创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而且手术之后的瘢痕相对较小,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为(132.16±42.61)ml,对照组为(206.91±62.34)ml,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给予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