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和家收购力帆各取所需

2019-02-13 03:08郑劼
汽车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力帆威马代工

2018年12月1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作价6.5亿元将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汽车)100%股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帆)。据了解,重庆新帆由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和家)完全控股,法人为车和家联合创始人沈亚楠。

这意味着,在股权转让完成之后,车和家将承让力帆汽车旗下“6字头”的所有生产资质,其中包括新能源轿车、SUV、商用车等各种车型。

宁“剁手”绝不代工

对于所有觊觎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肥肉的车企来说,生产资质是一道必过的门槛。无论技术多么先进、资本如何强大,有了它,才能顺利推进量产上市等一系列工作。站在车和家的角度,对“准生证”更是尤其渴望。

公开资料显示,车和家诞生于2015年7月,在造车新势力中不算年轻,但却在车型定位方面走了不少弯路。2018年10月,车和家旗下首款车型理想制造ONE才姗姗来迟,首次对外发布。但早前,同属于造车新势力的云度、电咖、新特、威马、小鹏、蔚来等就已经完成了量产交付工作。时间就是生命,车和家在造车节奏上已经落后了一大步,必须加快追赶的脚步。

然而,办理“准生证”并不容易。据了解,从2015年制定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规定以来,决策部门对此把控一贯严格,截至目前,仅有16家车企通过了审核,2018年全年也仅有昌河铃木一例。历数这16家车企,大多数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众、重庆金康等背靠大树的传统衍生企业,造车新势力仅有云度、前途寥寥几家,是极少数。

没有门票,如何入场?造车新势力大致分为了两派:一派以蔚来、小鹏、奇点为代表,纷纷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借用资质代工生产;另一派是威马、电咖、拜腾等,决定直接收购弱势传统车企,从而获取资质。

在路线选择上,不同的掌门人有不同的看法。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就曾表示:“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厂来干,代工模式也可以很靠谱。”

车和家创始人兼CEO李想多次表态,绝不会选择代工模式。他说:“要想把极为复杂的电动车生产出来,并保证其安全与品质,最好的办法只有自己建厂。从政府拿土地、建设厂房、布置生产线、招聘和培训工人、解决配套供应链、调配生产线、开始量产——和大部分汽车厂商一样,车和家将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说,花费6.5万元巨资,李想为车和家买了一份心安。

完美避开新规门槛

李想的考量可以理解。虽然代工看起来“既省心又省钱”,但从长期来看,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首先,需要支付不平等的造车成本。以蔚来汽车为例,在选择江淮作为代工方时双方就有约定:除了前三年需要每月按照实际交付车辆支付江淮生产费用外,在开始批量生产后的前36个月内,若产生任何亏损,蔚来还需如数补偿江淮。

其次,需要承担品控风险。从技术上来看,造车新势力所开发的车辆普遍更加前沿、智能,对生产线的要求也更高,选择代工便要处处受制于人,并不利于把控品质。

最后,也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打造。在代工厂生产的车型难免会被贴上代工厂的标签。试问,当一辆威马与一辆黄海威马同时摆在消费者面前,有谁会乐意选择后者?

不过,就在车和家收购力帆汽车前后,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于今年1月10日起施行。规定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审批流程进行了调整,由此前必须经过发改委核准改为到省级发改委等部门进行备案管理。这也意味着,生产资质的门槛正逐步放宽。

但对于这条新规,李想也在朋友圈发表了评论,他写道:“新的政策执行后,还没有获得生产资质的新造车企业必须先代工生产达到3万辆,才有资格申请资质、建设工厂。且建设工厂的前提条件是,所在省市的产能是饱和的。”

车和家创始人兼CEO李想

言下之意显而易见:“车和家赶在新规施行前拿到了准生证,从而完美避开了‘生产3万辆车’的新门槛,简直赚翻了!”

一张牌照换来的生机

在消息爆发之初,有不少人将这起交易误读为“车和家收购整个力帆,力帆将退出汽车市场”

对此,力帆汽车创始人、力帆股份原董事长尹明善进行了公开辟谣。他说:“我们有两块汽车牌照,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卖掉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留下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力帆面临困难,我们迎难而进。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尹明善所言不虚,力帆股份旗下确有两张资质,分属于力帆汽车与力帆乘用车。力帆股份卖掉的仅有力帆汽车一张,力帆乘用车的资质仍归力帆股份所有。与力帆汽车不同,力帆乘用车旗下拥有贸易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司、汽车动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发动机有限公司、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组织架构完整,是一家运转正常的整车企业。

也就是说,出售力帆汽车并不会对力帆乘用车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力帆将依然存在于汽车市场。

之所以盛传力帆退出汽车市场,与其长期以来的市场表现有极大的关系。资料显示,于1992年成立的力帆汽车以摩托车起家,在涉足汽车领域之初也收获过不错的成绩。但随着合资品牌的入场和自主品牌集体向上,力帆汽车车型老旧、销量也每况愈下,渐渐湮灭在国内主流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力帆汽车累计销售9.69万辆,同比下降7.6%,营业收入为19.16亿元,净亏损2.67亿元。困窘之下,力帆甚至不得不通过搬迁工厂、出售不动产来弥补现金流的缺失。

据了解,在谈妥股权交易的同时,车和家与力帆股份还签署了为期3年的框架合作协议。协议显示,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方式,在新能源技术开发、车联网、人车交互及数据共享等领域形成技术联盟。并且,力帆股份有权出资参与车和家最近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融资价格根据届时与其他交易方共同协商确定。

也就是说,对于力帆股份来说,卖掉力帆汽车股权与牌照相当于一举两得:不仅实现了一场“闲置资产的变现”、为力帆股份带来了更加充足的现金流,甚至还借此搭上了车和家的这艘快船,技术与资本的相互反哺之下,力帆股份或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力帆威马代工
威马冲刺
陈时中抛出“代工议题”
威马M7
台积电积极扩大代工订单
威马汽车:将推出520公里续航版本威马EX5
三星开设芯片代工业务研发中心
威马汽车9月底大规模交付
力帆汽车 下滑,包括新能源车
力帆老兵的新乐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