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俄尔汗·热斯拜
(富蕴县铁买克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富蕴 836302)
羊在饲养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疾病,疾病的传播容易阻碍养殖业发展。通过采用合理的疾病免疫方法和防治措施,有利于提升羊养殖行业的技术含量、繁育水平和育肥水平,增加羊的养殖量,保障羊不受疾病侵害,提高羊的免疫力。
应进一步优化养殖场环境,做到传染病的提早预防。要求工作人员积极展开环境卫生工作,对羊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羊传染病。结合传染病实际情况,当前常见的免疫方法主要为接种疫苗。具体免疫程序如下:
对口蹄疫已发生地区按照具体类型定苗,目前我县使用的口蹄疫疫苗是口蹄疫A型、O型二价疫苗,对3个月以内的羔羊不注射疫苗,3个月以上的羊注射0.5ml。注射之后14d内产生免疫力,羊可在6个月内对口蹄疫免疫,建议在5个半月时对羊开始下一次口蹄疫疾病的免疫工作,保证羊的体内抗体不会减少。
具体划分为山羊与绵羊痘苗,可对山羊和绵羊的羊痘产生免疫效果。建议在3月份时注射疫苗,免疫期可保持1年,接种疫苗时应皮下注射0.5ml。
可对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产生免疫,我县建议在每年春季开始接种,目前对绵羊羔和山羊羔按1ml的量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4天内可产生免疫力。
用生理盐水稀释刀豆素,将其与小反刍血抗混合,一同注射给羊,该免疫措施不仅可以起到免疫效果,也能达到治疗作用。建议注射两次,如果羊的病情严重,可注射3次,如果产生继发感染现象,建议在其中加入一定抗生素成分,注射后效果更好。
这是专门给妊娠期母羊注射的,羔羊在吃奶时能够被动免疫。建议在母羊分娩之前的30d内和20d内分2次注射,注射在后腿内侧皮下即可,用量为2ml与3ml,注射10d后产生免疫效果,免疫期可以达到5个月[1]。
2.1.1 口蹄疫
这是一种感染口蹄疫病毒而产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病发生时羊会口腔溃烂,蹄部发生水肿与溃烂现象,疾病传播速度快,在冬季与春季发生几率较大。口蹄疫疾病发生时应立即对该区域封锁,对已经染病的羊展开无公害处理,对羊舍全面消毒,防止家畜流通。患病初期可全群注射口蹄疫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和预防,患羊可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疡创面,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蹄部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然后涂抹3%土霉素软膏。及时将患病的羊转移到干燥区域,防止蹄部再次受到感染,如果蹄部溃疡比较严重,建议使用纱布包扎蹄部。
2.1.2 羊布病
羊布病不仅会在羊群间传染,也会在人畜间传播,这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发的传染病,患有羊布病的羊生殖和淋巴系统受影响严重。当怀孕的母羊感染羊布病时,母羊有一定几率流产;公羊感染羊布病时,其睾丸会发炎。该疾病主要通过尿液、粪便和分泌物传播,在夏季传播几率高。当羊被发现患有羊布病时,建议立即隔离屠宰,如果羊处于患病初期,可对其展开治疗,先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局部接触部位,随后喂其吃抗生素,持续两周后病情逐渐稳定。
2.1.3 羊肠毒血症
这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容易在春末夏初季节发生。可采用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两种方法,中药治疗为内服黄连散,按照病情的轻重对羊每日服用1~3剂。西药治疗时,如果病羊病情较轻,可对其肌肉注射氯霉素10~30ml,一日2次;如果羊病情较重,应将10ml的10%安钠咖加入500~1000ml的l5%葡萄糖溶液内,对羊静脉注射。
2.1.4 血吸虫病
血吸虫发病季节中,应对羊圈做好灭虫消毒工作,可使用敌百虫消灭蜱,对羊肌肉注射浓度为7%的三氮脒7mg/kg,24h候应再注射1次。如果需要驱除羊体内的寄生虫,可以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只羊注射0.02ml即可,一个星期后再注射一次。对肝片吸虫建议使用硝氯酚注射液,对羊皮下注射2mg/ml。如果羊采食过多而产生消化不良现象,或因误食霉变饲料造成细菌感染,羊将会出现腹泻等临床反应,建议对羊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5万单位/kg、3万单位/kg,注射安乃近、黄氏多糖0.1ml,每天2次,连续3d即可痊愈。
羊疾病的预防措施如下:(1)对羊展开规范化检疫工作,检查各项指标后保证检疫结果达到标准,确保羊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让其入群。(2)对羊圈做好消毒工作,消灭病毒与病菌。碱类消毒主要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适合用于潮湿环境,比如排水沟与粪尿消毒,但该消毒品有一定腐蚀性。氧化剂类消毒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
针对羊传染病免疫工作,可采用口蹄疫弱毒苗、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小反刍兽疫苗等疫苗。为了强化疾病防治效果,还需对羊展开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合理应用药物保证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