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阳
(黑龙江省动物检疫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是我国的畜牧养殖发达的省份,不仅禽畜养殖数量多,还有很多规模化养殖场,对黑龙江乃至全国的肉产品市场都重要影响。目前黑龙江的禽畜养殖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然而在禽畜养殖的过程中,诸多疫病的出现对养殖领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依靠广大养殖户进行疫病预防和控制是远远不能达到良好的防控效果的,更加需要畜牧兽医发挥出作用,指导和帮助养殖户开展好相关工作。在禽畜疫病种类多、防治难度加大的今天,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农村畜牧兽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解决养殖领域的不利因素,进而让养殖效益最大化。
首先,行医理念较为落后,兽医知识较为陈旧。在农村地区,很多兽医都是在多年的治疗中总结出动物防疫经验,所以在处理动物疫病上主要依靠经验,但是在禽畜疫病复杂化的今天,如果兽医不进行防疫知识的更新,会导致治疗不对症的情况,甚至会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禽畜的死亡。同时,部分兽医在农村的封闭环境中很少与同行业人员交流,也没有通过网络关注防疫技术的发展,这对农村禽畜疫病防控也是不利的[1]。
其次,防控设施相对落后,检验结果不能得到保证。很多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兽医站设备和设施较为落后、简陋,甚至在兽医站没有冰箱与冷藏包,部分兽医缺乏统一的工作服装,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工具也较为落后,这样就会导致在治疗中卫生条件不能得到保证,同时在检验结果分析中和实际偏差较大,导致农村的整体防疫水平长期不能得到提升。
最后,工作开展资金缺乏,兽医队伍不稳定。兽医作为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其待遇不高也是导致农村动物疫病防治质量不能显著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家在近年来加大了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但是在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动物防检工作中容易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部分兽医站依靠日常的诊疗费运营,难以保证其良好的薪资待遇,更没有资金用于技术与设备的投入,导致兽医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较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2]。
首先,提升农村畜牧兽医的能力与素质。对于农村的疫病防控来说,兽医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目前的兽医队伍中存在很多素质不高的情况,为了提升兽医的职业能力,需要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对兽医从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进而督促兽医对防疫知识和治疗技术掌握,同时,动物防疫部门和兽医站要定期带领兽医进行技能培训,纠正不规范的治疗方法和流程,掌握近期新出现的疫病和常见疫病传播途径、禽畜患病后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同时对疫苗接种技术和药剂用量充分学习,当期培训结束之后还要进行相关考核。通过培训的机会,兽医也会与同行业人员有交流机会,分享动物防疫的工作心得,随着兽医素质的提升,养猪户也会逐渐树立“未病先治”的理念,这对于提升农村整体禽畜疫病防治水平都有益处。
其次,认真制定农村畜牧兽医发展策略。单单依靠对现有的兽医进行培训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保证兽医队伍有新鲜血液的注入。
现阶段,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农村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保证禽畜少发生疫病就是让养殖户多赚钱。因此,从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讲,农村政府以及畜牧兽医管理机构要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制定系统的管理机制,突出兽医在基层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对农村兽医的发展做好规划,保证兽医的福利待遇,同时也要积极吸纳动物防疫专业的高校学生,让其利用专业知识在防疫工作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实现兽医队伍素质的提升。
再次,对兽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当地政府要意识到兽医工作环境不佳对禽畜疫病防治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解决农村兽医站实验设施和设备不齐全的问题,需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行业对畜牧兽医的资金扶持,以此用于禽畜疫病的预防管理。在资金得到保证后,兽医站可以及时更新工作环境,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兽医的相关检查和手术工具也会得到更新,在自身工作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让养殖户对兽医工作者更加信任,同时治疗效果也会得到保证。随着资金的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兽医的福利待遇也会提升,可以吸引更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农村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此外,要把兽医的工作情况与薪资挂钩,能力强的兽医可以有更好的升职加薪机会,这对提升农村兽医的服务水平和推进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禽畜养殖中,需要兽医在疫病防治中对养殖现状有整体把握,对不同的禽畜疫病科学治疗,保证设备和药剂的科学使用,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也要从提升农村畜牧兽医的能力与素质出发,认真制定农村畜牧兽医发展策略,对兽医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而实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