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型早熟马铃薯品种川芋2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19-02-12 11:45:36李从美沈学善李华鹏彭小荷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鲜薯晚疫病区域试验

李从美,沈学善,李华鹏*,梁 晓,彭小荷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省立体气候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春、秋、冬三季均可种植马铃薯,周年生产格局明显[1]。依照不同的海拔,一、二季作交互出现,一年四季均有马铃薯收获[2]。高原地区一般种植一季春马铃薯,平原丘陵区一般种植秋、冬两季马铃薯[3]。成都平原主要种植秋、冬马铃薯[4-5]。由于生育期短,选育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6-7]。

1 选育过程

川芋2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5年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实生种籽(392642.2×Mira),进行单株选择。其中系谱号L304056-hon无性系表现优异,植株生长茂盛。201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4年通过四川省马铃薯品种区域预备试验,2015~2016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抗性鉴定;2017年通过四川省马铃薯品种大区生产试验和新品种田间技术鉴定,平均鲜薯产量33129.08kg/hm2,较对照川芋56增产106.3%。2019年申请国家马铃薯品种登记。

2 特征特性

生育期72.4d,属早熟品种。出苗率92.5%,茎直立,生长势中等,株高64.9cm,单株主茎数1.2个。茎绿色,叶深绿色,花瓣浅紫色,花繁茂;薯块形状长圆型,表皮光滑,皮色浅红色,肉色浅黄色。芽眼浅,商品薯率89.6%,单株薯块重320.4g。

3 产量表现

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5017.12kg/h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41.0%,增产显著;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5692.21kg/h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12.7%,增产极显著。2年平均鲜薯产量25392.32kg/h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26.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3129.08kg/hm2,较川芋56增产106.3%。

4 抗病性鉴定

2015~2016年经四川省区试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外接种鉴定,川芋21高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综合性状抗病性较好,均达到品种选育标准。

5 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干物质含量22.3%,淀粉含量18.9%,还原糖含量0.11%,粗蛋白含量2.4%,维生素C含量20.2mg/100g。

6 栽培要点

适宜在高原山区春播或平原和低山区秋、冬季种植。春播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冬播在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净作密度60000~90000穴/hm2。重施底肥,农家肥15000kg/hm2,45%的复合肥750~1125kg/hm2。在苗期和现蕾期进行2次中耕培土,根据生长情况追施尿素150~750kg/hm2各1次。在生育期施药2~3次防治晚疫病。冬播、春播宜地膜覆盖保温,及时灌水防春旱。秋播深沟排湿,带芽播种,不施追肥,严防晚疫病。

猜你喜欢
鲜薯晚疫病区域试验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8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28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52
鲜薯储藏技术
河北农业(2017年9期)2017-02-25 10:06:23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中国马铃薯(2015年3期)2015-12-19 08:03:56
鲜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关联因素研究
新农村(2014年14期)2015-03-30 23:01:22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