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据统计,我国现有心房颤动患者数量已超过1 000万,心房颤动所致卒中事件每年超50万起,40岁以上男性、女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分别为26%、23%。本期“前沿进展”栏目中赵艳春等综述了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预测指标,张晨等综述了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心房颤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临床全面、有效防治心房颤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敬请关注!
《内经》以古代官制中的君臣相傅关系类比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即心为身形之君,统率全身脏腑,而肺为相傅之官,对心君进行辅佐并调节全身脏腑,因此中医理论认为“心肺同源、心肺同治”。本期“前沿进展”栏目中张婉丽等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侧重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机制及其诊断、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急性心肌梗死暗含“心肺君臣”关系,据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中医药治疗及心肺康复训练等或许能“独辟蹊径”。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均属糖代谢异常,是人体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可单独出现,也可重叠出现。研究表明,约2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会在3~5年进展为糖尿病,而糖尿病与肥胖之间关系密切,增加运动、减轻体质量不仅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本期“论著”栏目中张远达等联合多个中心对123例IGT和/或IFG肥胖儿童进行了3年随访,证实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较低的IGT和/或IFG肥胖儿童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提示除增加运动、减轻体质量外,针对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进行有效干预有利于推迟糖尿病的复杂治疗程序、保存β细胞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对减少IGT和/或IFG肥胖儿童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心率控制是心房颤动管理的主要策略之一,也是心房颤动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相关症状。导管消融术是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存在一定复发风险,而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低静息心率(RHR)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高。本期“论著”栏目中陈各才等以≥65岁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证实术前RHR<50次/min是≥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RHR以降低≥65岁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