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征南 李 玉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定边 718600)
集约化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因为羊只比较集中,一旦有传染病发生,病原可迅速传播扩散,通常对大群造成威胁。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日粮的营养与圈舍的环境卫生也对羊的健康至关重要。羊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传染病老病未断新病又生,给养羊业造成极大困惑,行业蒙受巨额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养殖场常见疫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进行分析探讨!
集约化羊场中常见的疫病主要有如下几种:①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疱等病毒病;②寄生虫病,如体表寄生的螨病,体内寄生的吸虫病、绦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等;③混合和继发感染,特别是环境恶劣诱导一些条件性治病微生物感染羊只患病;④羔羊腹泻病,单独列出,该病抑制羔羊生长发育,甚至诱发羔羊死亡,致病因素较多,危害大!
“羊以食草生,喜干燥温暖”对羊舍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干燥,通常选择坡地向阳处建设羊舍,注意羊舍通风排水,防止积尿积水,保持场地干爽。羊的生存条件好了,免疫力自然要好,同时干爽的环境不给细菌滋生提供条件,消灭了部分传染源。定期消毒羊场,通常用3%的氢氧化钠进行喷洒消毒。
对牧草、饲料、饮水的管控不仅可以增强羊的体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传染病与营养代谢病的发生。霉变的牧草会带来细菌的感染甚至导致霉菌毒素中毒;污染的水源,特别是南方地区污染的水源会导致羊感染寄生虫病,所以一定要监管牧草和水源。饲料供给与配比,依据不同生长期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妊娠母羊和羔羊至关重要。在饲料环节特别留意饲料的防潮,避免饲料霉变与过期
通过疫苗的接种预防疾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养殖场应该根据所在地的羊病流行情况,以及自家场过往疫病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与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根据羊场中常见的传染疫病以及商品化的疫苗种类,推荐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羔羊大肠杆菌病、口蹄疫和传染性脓疱等;依据现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选择的接种流产衣原体、链球菌和布氏杆菌等相关疫苗。
①对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疱等病建议如下治疗:
羊痘在羊只发病初期,可以进行抗血清进行治疗,通常采用注射1~2ml/kg抗血清进行治疗,因抗血清价位较高,通常用于羔羊的治疗比较合算。
如发现养只有感染传染性脓疱病,及时对羊只患病部位进行消毒,并对圈舍进行严格消毒。对患部用0.2%高锰酸钾进行清洗,有利于水疱创口的收敛,防止继发感染(2次/d水疱痊愈)。
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应对发病大群应进行封锁排查,快速锁定病羊和嫌疑病羊并对二者隔离治疗,同时对羊舍等进行消毒。治疗常用新肿凡纳明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免疫和药物保健预防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手段,大群通过商品化的灭活苗接种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该病的发生。
②对于寄生虫疾病,主要加强牧草和饮水管理监督,对病羊进行药浴与驱虫药(常用驱虫药的用法:左旋咪唑,5mg/kg肌肉或皮下注射;丙硫咪唑,10mg/kg口服;阿维菌素按0.02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双管治疗。对羊群可以定期进行驱虫预防,在换毛季对羊群进行药浴,搞定体表寄生虫。
③继发感染,根据具体病因做不同的分析后再决定用药。通常在有烈性病毒病感染时,治疗过程中应低剂量添加抗细菌的相关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④对于羔羊腹泻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初生羊羔胃肠功能、免疫系统不完善,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经口食入致病微生物而引发腹泻。通常引发羔羊腹泻的以细菌病为多,因此对腹泻羔羊应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对脆弱的肠道环境进行维持保护,增强抗病能力。
集约化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应该从圈舍、场地、牧草饲料、饮水等多方面考虑,在设计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在养殖的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 辅” 理念,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对患病羊只进行及时的隔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合理的设计理念,严格的过程把控,及时的病害处理是整个养殖过程中三个“卡脖子“关键,羊场做好这三个环节,对保障羊群生产,降低病害率,提升经济效益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