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才仁
(青海省玉树市治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治多 815499)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带动了牦牛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青海、四川以及西藏等地区,是当地人民群众重要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享有“全能家畜”、“高原之舟”的美誉。在牦牛养殖中,病毒性腹泻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如果不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容易导致牦牛快速死亡,为牧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牧民需要提升思想认识,给予病毒性腹泻以高度重视,保证牦牛健康生长,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牦牛新生犊牛会通过吸食乳液而获得母源抗体,其免疫时间为半年左右,在半年后,犊牛由于免疫能力不足,加之免疫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其抗病能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毒和细菌的侵害。随着犊牛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免疫机能也持续完善和加强,在一岁半左右,基本可以适应新环境,但这一时期也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阶段。母牛在妊娠期可以将病毒性腹泻传染给犊牛,犊牛在出生后并没有明显异常,但是由于病牛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其会成为病毒散播源,进而危害牛群健康。
病毒性腹泻没有明显的发病规律,各个阶段的牦牛都可能被感染,以5到20个月的犊牛为主要发病群体。该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季和春季为高发时期,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方向与风向一致。患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源,通过昆虫、饮水、草料、饲料、废弃物、医源性器械、接种疫苗、,母乳、胎盘以及精液等介质进行传播。在牛群感染该病毒后,初期并没有明显状态,牧民也不容易发现疫病,进入发病中期,病牛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导致病牛快速死亡。
针对急性感染病例,病牛在初期会出现鼻液流出、口部流涎、结膜潮红、粪便恶臭、稀薄、间歇性腹泻、皮毛无光泽、食欲不振、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体温升高等症状,部分病牛四肢无力。随着病情加剧,病牛出现粪便稀薄、伴有血丝、脱水明显、四肢无力、体力不支、体重下降等病症,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病牛会快速死亡。
针对妊娠期病牛,在患有病毒性腹泻后,容易出现死胎或者流产情况,并且对母牛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一些妊娠期母牛在患病后,没有出现死胎或者流产情况,但是胎儿在产出后,其体内携带病毒,表面虽然与正常犊牛没有区别,但是在进入成年期后,牧民如果将其与正常犊牛一起放牧,容易导致病毒快速传播和蔓延,致使犊牛大量患病,会对养殖效益带来巨大影响[1]。
淋巴指和消化道是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变部位,如果病牛病情严重,其消化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会出现大面积的坏死情况,鼻孔或者鼻镜存在浅溃疡以及糜烂,舌面、上颚以及齿龈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部分病例的喉咙会出现坏死以及溃烂等情况,瘤胃黏膜糜烂或者充血,肠壁由于水肿而出现明显的肿大,大肠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或者溃疡。呼吸道系统存在弥漫性损伤,蹄冠或者趾间皮肤出现坏死、溃疡以及糜烂性炎症,流产胎儿的气管、真胃、食道以及口腔存在大量溃疡和血斑,新生犊牛运动失调,并且小脑发育缓慢[2]。
想要有效预防病毒性腹泻,牧民需要保证圈舍洁净卫生,定期组织人员对圈舍进行清理,为牦牛创设干净而舒适的生长环境。首先,定期组织人员对饲养工具、食槽、棚圈以及圈舍进行清洁,及时处理粪便或者尿液,防止滋生各种细菌或者病毒;其次,制定科学的消毒方案,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保证圈舍环境干燥、清洁,所有进出养殖场的人员以及车辆,都要经过全面而彻底的消毒,与养殖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最后,做好圈舍通风工作,及时排出污浊空气,对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调节,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安装温控设备。
首先,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养殖场,需要全面实现封闭式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严禁从疫区引进品种;其次,对于引进的种牛,需要对其进行疫病检查,在引进后需要进行隔离饲养,在观察一个月后,保证其没有疫病可混入牛群中集中饲养;最后,对于已经确诊的牦牛要隔离饲养,并且口服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以及止泻药进行病情控制,对于病死牦牛要采取焚烧或者深埋等方式处理,防止疫病快速传播[3]。
当前,中西药结合是治疗病毒性腹泻最为有效的方式,选用西药地塞米松、头孢拉进行治疗,如果牦牛高烧不退,可以肌肉注射安乃近。中药使用白头翁、地榆葵花煎汁灌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4]。
总而言之,病毒性腹泻是危害牦牛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牧民需要提升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进而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