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义权/德昌县农牧局
德昌桑椹采收时期,桑园里到处是果农采收桑椹的身影。“桑树种下去后管护也不是那么繁琐,2018年,我种了超过0.4hm2桑树,靠卖桑椹和养蚕,收入将近8万元。”2019年4月15日,在德昌县茨达镇跃进村的桑椹收购点,村民老刘乐呵呵地说。
年满55岁的老刘,10多年前就外出打工,先后上过工地、做过推销员。2012年,他注意到家乡栽桑养蚕户越来越少,桑园出现了萎缩,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发展果桑。当年,老刘试种了0.07hm2,3年后,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他还考察了外地的果桑一体化产业,为今后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现在,老刘家里的土地大多数已种上桑树,并己投产。“广东那边经济比我们这里发达,但我现在已经55岁了,在外面打工最多还可以干5年,我还是想回来。”老刘欣喜地说道。他表示,如今家乡的政策这么好,只要找准致富产业,在家门口也一样能挣钱,只要加强管护家里的桑园,就可出效益。村民老刘一家的变化,便是德昌县农民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缩影。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德昌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脱贫攻坚中以优势项目为依托,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抓好农产品开发,做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栽桑养蚕的迅速发展也得到德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德昌县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完善了以县蚕业部门为技术指导、乡镇蚕桑员为专职技术骨干、村级中心技术员和共育室为常规技术力量的覆盖乡级、村级、农户的行政指挥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将科技兴蚕贯穿于栽桑养蚕的各个环节。大力发展蚕桑特色农业产业,在资金投入、科技服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给予扶持,经常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村里培训蚕桑养殖、种植等技术,赠送科技书籍,指导农户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德昌县还成立了蚕茧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流通渠道,蚕茧收购做到“热不赶,冷不砍”,在行情不好时,保护价收购,建立“政府主导,龙头企业牵头,群众参与”的蚕业发展机制。通过有组织营销,保护蚕农利益;并举办桑椹采摘节,“阳光+休闲农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鼓起了桑农的腰包,让桑农、蚕农切身体会到栽桑养蚕带来的实惠,使该产业的发展更深得农户的支持,蚕农桑农不断增多,桑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蚕桑产业的规模也随之迅速发展。
大力实施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德昌县农业农村局在农机购置补贴中严格按照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标准,对养蚕农户进行农机购置补贴。目前,德昌养蚕农户有微耕机4317台,切桑机105台,村民享受国家、省农机购置补助资金1106.2万元,兴机富民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将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劳动强度。
2018年,德昌县共有桑园4533.33hm2,养蚕户11500户,农民仅此一项就获得收入1.78亿元,桑蚕农户户均增加可支配收入15800元。目前,该产业发展新格局已初见成效,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这里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