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娜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牛肉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且脂肪含量低于其它常用肉类。长期食用牛肉能够提高人体抵抗力,起到滋养脾胃、止渴止涎和强健筋骨的作用,牛皮革制品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牛的养殖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口蹄疫是养牛业带来危害重大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不仅危害牛的健康与生命,而且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牛潜伏期2~7d,最长14d左后。病牛主要临床症状与病变如下。 一是牛的体温升高,在发病初期,牛的提问迅速升高到到40℃以上,导致牛日常活动减少,显得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二是口腔流白色疱沫状涎。当牛发病之后,可见发现的最明显特征就是牛口腔经常性的流涎,且呈白色疱沫状堆积,与正常牛的反应截然不同,反刍停止,闭口流涎。三是发生水疱和烂斑,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水疱,不久水疱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烂斑,继而蹄冠、趾间及乳房乳头皮肤出现水疱、烂斑。导致牛不愿进食,行走时跛脚,严重时蹄冠甚至会脱落,奶量下降。四是会出现虎斑心。虎斑心只在犊牛感染口蹄疫时才会出现。如果在口蹄疫传染期间犊牛死于心肌麻痹,基本可以确定是虎斑心所致。最明显的特征是病死犊牛的心肌散布有带状条纹,呈现浅黄或白色。口蹄疫死亡率不高,但幼畜死亡率20~50%,特别是犊牛的死亡率高,此外,如果孕牛感染口蹄疫,极容易造成流产。
防制本病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一般采取检疫诊断为中心的综合防制措施,一旦发现疫病,应立即实行封锁、隔离、检疫、消毒等措施,迅速通报疫情,查源灭源,并对受威胁群进行预防接种,以及时拔除疫点。
(1)消毒: 牛场在建设初期的设计上,就要重视合理布局,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池,内放置生石灰;圈舍要经常保持卫生整洁、通风良好,常用消毒药物有10~20%生石灰乳、2~5%的火碱溶液、0.5~1%过氧乙酸,3%福尔马林溶液;把持圈舍或场地环境卫生,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场地、物品、用具要严格消毒,不给病毒滋生的环境。
(2)免疫接种:口蹄疫是病毒病,要选择与当地流行株一致的疫苗接种是控制牛口蹄疫发生最有力的手段。目前牧区不少地方使用的是口蹄疫O型、亚洲1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每年春季和初冬免疫两次,皮下注射,每头注射1ml。有效降低牛感染牛口蹄疫的概率,防止大范围牛口蹄疫疫病情的发生。
(3)治疗方法: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减轻其症状。对于口腔溃疡和流涎较多的病牛,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0.1%)清洗,或2%明矾溶液,也可用食盐擦拭或撒布。对蹄叉和蹄冠破溃处用来苏儿清洗,然后涂抹青霉素软膏,最后包扎,直到康复。也可选用肥皂水和硼酸溶液对牛的乳头部位清洗效果比较好,清洗后涂抹青霉素软膏。严重的病牛也可以注射强心剂和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4)注射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
有些病牛在注射了口蹄疫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如体温身高、不愿进食等现象,属于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反应特别严重,或是出现了过敏、水肿或是抽搐的现象,那么就说明产生了严重的疫苗不良反应,必须立刻进行救治。救治通常为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和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于牛较严重的休克,还需要对其进行体外刺激,缓解休克症状防止器官衰竭。等牛严重反应缓解之后,可以后续对其进行静脉输液,促进其恢复。
牛类疾病的防控一直是畜牧养殖业的研究重点,特别是口蹄疫这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牛肉制品、牛皮革制品以及其它牛类衍生品的开发,牛的疾病防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相信,对牛类疾病防控的手段会越来越先进。同时,作为一名畜牧养殖研究人员,我们应该积极的探索新的方式去防治牛类传染病,为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