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成
(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24)
我国现阶段的牧场管理工作存在着数据混乱、管理方法落后、数据失真、数据更新缓慢等问题,积极建设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提高牧场数据的管理效率,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牧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奶业养殖业是近些年发展最快的产业,奶业养殖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化的牧场管理平台建设密切相关,借助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奶牛以及牧场的集约化和标准化管理,扩大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研究牧场管理方法,在提高牧场的经济产出、维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以及推动牧区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牧场的信息化管理,在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化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牧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提高牧场资源管理水平的关键。统一的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够给上级部门提供管理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借助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牧场管理数据的共享程度,为牧场的管理和建设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提高决策和管理的效率以及科学性。
GIS系统是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底层系统,是一种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管理的工程技术,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地球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的重要跨领域基础学科。GIS系统的管理目标主要为地理空间以及其实体数据,牧场也是一种地理形式,也属于GIS系统的管理和研究对象,用GIS系统对牧场进行管理,是建设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第一步。
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能够实现对当地牧场管理数据的整合和统一管理,要能够高效率的采集汇总各种牧场数据,并进行标准化的分析处理。系统还要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牧场的各种基础管理与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率的网络传输,便于上级管理部门对区域内牧场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采集奶牛产奶量、采食量、发情情况以及体重提问等相关数据信息,为管理部门服务,了解牧场的分配、治理实时动向,为上级管理提供实时性更强的数据支撑。管理平台自身的性能和质量对牧场管理工作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设计管理平台,需要遵循可行性、适用性、可靠性和标准性的基本原则,在结构和端口设计上,要预留一部分升级改造的空间。
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规模要求以及现阶段的技术现状,选择C/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在GIS组件开发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 6.0,用集成式二次开发的形式,设计并开发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使用OLE技术,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数据库之间的动态链式访问,客户端安装软件,访问SQL Sever2005上各种类型的数据,通过ArcSDE数据引擎对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用户界面选择用户友好设计模式,通过统一的人机界面减轻管理负担,保持统一的工作逻辑,便于用户使用和访问,并减少了用户的输入量和干预量,并在运行过程中向用户提醒任务进度,让用户能够实时了解任务以及工作进度的变化。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满足管理平台数据访问对速度、数据类型的要求,本系统选择了C/S数据库结构,使用SQL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使用Argis数据引擎进行数据检索,满足了数据库数据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主要有文字、管理数据和实测数据三类,文字资料主要是指牧场划分的纸质档案,管理数据则来自牧场奶牛经营管理过程中,以奶牛相关的状态数据为主。实测数据则主要为牧场内的基础信息,是除奶牛之外的其他管理数据,包括草料供应、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等方面内容。对于牧场来说,空间数据库需要描述和管理的数据主要有基础设施、关键性地物、道路、水系、草场、行政界线等几类,数据类型以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为主。通过设置并完善数据库,为奶牛信息化饲喂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实现对牛群饲喂需求的自动分析。
基于信息化技术,组建奶牛养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奶牛信息管理、发情监测、日粮监控、自动饲喂、自动信息采集以及牛只跟踪的功能,并将这些之前相互独立的碎片化数据整合在统一的牧场奶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通过对牧场奶牛各项数据的数据库建设、数据模型的建立以及基于数据挖掘的分析预测,对牛群进行精准饲喂,提高牧场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以及自动化程度。
本次研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基于GIS技术的牧场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和实现方案,建立了更高效、数据更准确、数据类型更全面的数据库,对牧场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了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加丰富详实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