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

2019-02-12 02:51史卫海汤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负压结肠

曹 翔, 史卫海, 付 跃, 汤黎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切口感染是胃肠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3], 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切口感染更加常见,这些并发症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研究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进行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共49例,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术后皮下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流管引流,在一次性12号硅胶导尿管上剪取侧孔,孔径0.2~0.3 cm, 孔距1.0~1.5 cm,数量 6~8 个。术后将引流管放置于皮下脂肪层,沿切口顶端放至最末端,在切口下方1.0 cm戳孔引出,用4号丝线缝合固定,最后1个孔必须放置切口内。常规缝合皮肤,不缝皮下组织,切口对合良好后用洗耳球抽吸形成负压,纱布覆盖伤口处后用腹带捆绑紧腹部伤口, 24 h后更换负压球,放置 3~5 d。切口引流量少于5.0 mL后,拔出负压引流管。对照组25例术后不放置引流管,行常规缝合。2组患者手术后换药及其他治疗措施相同。

1.3 评价标准

手术切口愈合标准[4]分为3级。甲级: 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乙级: 愈合一般,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及积液,但未化脓; 丙级: 愈合欠佳,切口化脓,需做切口引流等处理。

2 结 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7.2±1.2)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5±2.1) d (P<0.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 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切口感染是普通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胃肠手术切口大多属于Ⅱ~Ⅲ类切口,切口感染率更高[5]。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切口属于Ⅲ类切口,易受到体液污染。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切口的选择基本都是原切口,由于疤痕增生,切口本身血液循环差,影响切口愈合。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属于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不可避免,松解粘连会延长手术时间及皮下脂肪暴露时间,加上频繁的电刀操作,易使脂肪细胞脱落、坏死,易引起脂肪液化,而液化的脂肪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及时将切口局部渗液、脂肪液化液和坏死组织引流出切口外,能降低局部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浓度,改变局部不良环境,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肉芽生长,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此类切口感染机会[6-10]。本研究采用切口下方为引流管出口,引流更加彻底,更利于切口愈合。

负压引流管的优点是持续负压状态可有效避免细菌沿引流管逆行进入切口引起逆行性感染,负压球体积小,方便携带,不影响患者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11-12]。同时,该操作不用缝合皮下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为切口良好愈合提供条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愈合时间(7.2±1.2) 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5±2.1) d(P<0.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 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预防性放置皮下引流管可及时将切口渗出液、脂肪液化液、血液引流出切口外,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切口感染。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负压结肠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阳光帮你减减肥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