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王颖颖 吕广卫 马翠玲 万伟伟 刘喜林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仍困扰着患者康复。故术后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我院倡导实施综合化护理流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2~64岁,平均(38.47±5.39)岁;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21~66岁,平均(37.46±5.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方案。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的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脉搏、体温、心率等,记录患者阑尾炎切除术的治疗过程,监测围术期的手术切口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术后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系统性的分为以下7个护理方面[2]:①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防止出现褥疮,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换药期间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几率;术后24h内如果出现腹痛和腹胀,腹腔内脓肿可以采取引流术进行治疗。②在患者术后麻醉还未失去药效期间,无法自行选择舒适体位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物回流引发窒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协助患者以取半卧位休养,有利于患者呼吸,并可以缓解患者疼痛。③术后患者的麻醉药效过后,手术切口会出现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疼痛严重者可以采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塞肛镇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④术后在肠道未正常蠕动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食用流食,多吃低脂肪、低盐类、易吸收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⑤术后患者病情好转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防止肠管粘连,有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伤口愈合的时间;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如嗓子有痰液,督促患者将痰液排出,若患者咳痰困难,可给予吸痰处理。⑥在患者服药期间,告知患者详细的药物用法用量、作用、不良反应等。⑦护理人员做好出院后健康指导工作,叮嘱患者术后一个月内适当活动,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定期来院复查,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1.3 指标检测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切口裂开、粪瘘、阑尾残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记录;通过调查询问掌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评定标准分为满意、一般、非常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计量资料均采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38%(3/47)明显低于对照组23.40%(1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采取综合性术后护理可以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通过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说明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化脓性阑尾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