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念“手写时代”?

2019-02-11 10:41杜浩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黑板报手写手稿

杜浩

在广州国际文学周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盛典期间,主办方举办了一场“回望手写时代”的文学手稿展,展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上世纪80年代作家手稿,包括巴金、汪曾祺、刘心武、莫言、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重温手写书稿的时代魅力,致敬一个逐渐失去的文学时代。

作家手稿展把我们拉回了上世纪80年代,那个新时期文学创作红红火火的时期。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作家的重要作品都是他们用笔一字一划写出来的,他们的“手写体”,带着时代的鲜明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有人这样评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那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

这些作家的手写体,带着他们生活的经历,折射着他们的职业特点。比如,莫言曾做过连队通讯员,经常出黑板报,其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手稿字体有明显的“黑板报体”痕迹,“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就知道,那字儿是黑板报的美术字”,“但莫言后期的字体发生很大改变,这是在手稿里面看到的,电脑上看不出来,非常有意思”。

对于作家创作过程,读者很好奇,通过手稿他们可以窥见作家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到作家怎样炼字炼句、巧用文思,进而感知那个时代的语言风格和流行文化风尚。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的“手写体”,也并非是一个作家的個人语言行为。其作品出版必须经过出版社编辑们的修改、补充、完善,所以,一个作家最终出版的作品往往是作家和编辑、出版人共同劳动的产物,“手稿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初衷,也体现了手稿出版的精神、灵魂所在”。

电脑时代,人与文字的关系、书写与阅读的基本形态,书写的方式等等发生了重大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家们开始陆续放下手中的笔,改用电脑写作,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写方式逐渐成为历史。时至今日,文学书写方式越来越技术化甚至复制化,文学质量较佳的纸质手稿已非常罕见,“手写时代”已经远去以致慢慢终结。

电脑时代的到来,让文坛曾一度出现“换笔热”,但正如作家赵大年说:“电脑用久了,我也提笔忘字,还写错别字。和我一同换笔的剧作家吴祖光,舍不得他的一笔好字,早把电脑卖了;诗人顾工因为字句推敲,一首诗写不了多少字,也就不用电脑……”

文坛上还有不少作家仍然坚持“手写”方式和习惯。有了解贾平凹的作家说,贾平凹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到300支左右的笔,以至经常“把手写烂”。贾平凹说:“只有握着笔才有灵感。”梁晓声也还用最传统的方式在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他说“用电脑敲字是快,但会影响我的思维”。王安忆甚至拒绝网络,“电脑打字与速度有关,但写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个脑力劳动”。

也许,电脑打字这种技术思维,确实与文学创作、书写艺术容易形成矛盾和冲突;也许,文学写作的艺术规律决定了“手写”方式,的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表达的必要。但无论如何,在“回望手写时代”手稿展上,我们看到了作家们在这些手稿中自然的文笔、自然地流露,我们会感到非常惊奇和兴奋,我们与作品、作家似乎更为贴近。它更昭示出,我们对文学的态度,总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坚守。

猜你喜欢
黑板报手写手稿
我手写我心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我手写我意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电子黑板报
6万字的情书
网络时代更需要手写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