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知道分子”画像

2019-02-11 10:36高天
杂文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渊博实则分子

高天

“知道分子”,姓名不详,或赵钱孙李,或周吴郑王;性别,亦男亦女;年龄,可老可少;籍贯,遍布各地;职业,五花八门。这么说吧,只要您捏着我给他们画的像,按图索骥,一准儿会在身边揪出一串儿来。

“知道分子”痴迷网络。他们“知道”的途径,基本来自网络。他们离了网络,不灵光,有网则生,无网则死。“知道分子”有两门铁杆亲戚,一是“谷哥”,二是“度娘”,外事不明找“谷哥”,内事不明问“度娘”。他们双眼紧盯网络,只要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就能“知道”;他们打字如飞,网络上聊天交友,发帖灌水,游刃有余。

“知道分子”学识博杂。上至军国大事,下到鸡毛蒜皮,没有他们不知道的;甭管科技文化,还是娱乐新闻,没有他们不通晓的。可惜“知道分子”只博不专,他们不屑于深层次探究,喜欢浅尝辄止,喜欢浮光掠影,喜欢一日看尽长安花。“知道分子”所学芜杂,因为他们获取知识无计划、不系统,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所以,“知道分子”个个都是杂家。只是他们的杂学,多为道听途说,基本似是而非,真假莫辨。因为“知道分子”没时间,也没精力,更懒得去辨别,他们只需“知道”即可,只需在兜售杂学的时候,说得痛快淋漓,讲得兴高采烈就够了。

“知道分子”特别活跃。因为什么都知道,他们便按捺不住他们的“知道”,仿佛旧社会的小妾怀胎,必要时不时挺着大肚子去正房那里炫耀。所以。无论网上还是网下,蹦得高叫得欢的,多数是“知道分子”。他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半瓶醋”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喜高谈,好阔论,所言多是拾人牙慧,基本没有知识产权。他们天生不会沉默寡言,生来就爱高调张扬。他们张嘴就是理论,闭口就是原则,各种定理、概念,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了,别想让他们去寒窗苦读,更别想让他们“板凳需坐十年冷”,那样的话,“知道分子”是“毋宁死”的。

“知道分子”不爱思考。一般来说,“知道分子”大脑储存区域容量较大,适合做临时仓库,各种杂学随时放进去,又可以随时取出来。他们只喜欢做“二道贩子”,做知识的搬运工,从来不想着去做深加工。他们对杂取的种种货色心满意足,只需凭借这些储备,证明自己“知道得多”就够了,既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还费尽心力地思考干嘛?知道分子不思考,也不愛思考,所以,不爱思考的“知道分子”很容易变成流言的播音员,谣言的批发商。

“知道分子”还爱冒充知识分子,他们常常以文化人自居,让人难辨真假。当然,若辨雌雄,还是有终极鉴别手段的,那就是“知道分子”所谓的“知道”,看似渊博,实则浅薄,经不起深究,一追问,准露馅。就像缺乏锻炼的大胖子,看似魁梧,实则虚胖,见真章跑两步,就会心慌、气短、冒虚汗。而知识分子,看似不渊博,但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会娓娓道来,三天三夜说不完。最关键,人家倒出来的东西,多是经过自己思考、深入研究过的,而非道听途说。

“知道分子”最大的追求,就是永远享受比别人“知道得多”的快感。这也注定了他们最大的悲哀:自以为别人都无知,只有自己什么都知道一一其实,“知道分子”除了“知道”以外,也真就没有别的什么本事了!

杨树山/图

猜你喜欢
渊博实则分子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分子的扩散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World Reading Day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
词语聚焦
哲理漫画
它象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