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孝 勇 曾 恒 源
(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1331)
自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便一直致力于消除农村贫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由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攻坚扶贫逐渐过渡到现阶段的综合开发与精准扶贫,并适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国贫困的地缘性特征愈发明显,国家划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现阶段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由此,改变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面貌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与交汇成为未来几年我国农村工作的突出特征[2]。四川秦巴山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支持下,四川秦巴山区实现了经济发展上的重大突破,区内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上升,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是,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多维度贫困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单维度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已有的扶贫政策和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需要[3][4]。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特征及致贫原因,构建了适合四川秦巴山区的人才与科技振兴路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四川秦巴山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路径选择。
秦巴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中,四川秦巴山区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秦巴山区地跨绵阳、广元、南充、巴中、达州五市,涵盖16个县(市、区),幅员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987万(见表1)。受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该区域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消除该区域贫困痼疾做了大量努力,农村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返贫问题较为严重[5]。
表1 四川秦巴山区概况
如表2所示,四川秦巴山区16个县(市、区)中,有9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内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均显著低于四川省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17年末贫困区内发生率为4.8%,高于四川省的2.7%和全国的3.1%,城镇化率仅为40.7%,远低于全省的50.4%和全国的58.5%。至2017年底,四川秦巴山区仍有约47万贫困人口、近17万贫困户未能脱贫,减贫任务艰巨。综合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区域内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能力差、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特点,且很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改善,这就对我国的区域性脱贫攻坚政策制定和乡村振兴路径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表2 四川秦巴山区贫困数据统计
注 :表内数据均为2017年末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全国及省域统计年鉴、县域统计公报。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四川秦巴山区贫困成因复杂多样,不仅体现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冲突上,也体现在人类社会经济内部所产生的系列矛盾中。因此,促进四川秦巴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必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重点地多方入手。本文分析发现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如下 :
四川秦巴山区不仅是边远山区、革命老区,也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这是制约四川秦巴山区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地形条件和地理区位限制,四川秦巴山区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长期滞后,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比省内及全国其他地区有不小差距。基础设施条件不仅直接关系居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落后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健康、教育、医疗等生活需求,更无法为企业、资金和人才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制约了四川秦巴山区经济聚集能力的提升,无法有效吸引外部资本的进入,没有形成规模性经济集聚区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经济的外部依赖性较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四川秦巴山区公路、铁路网络密度低、质量差,部分区县至今未通高速路和铁路。因此,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现状是提升区内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兴建基础设施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还需要正确布局和谋划,以便能够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价值。而兴建基础设施资金需求量大,单凭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地方政府往往要求居民“自掏腰包”填补缺口,形成中央支持——地方配套——群众买单的怪圈,更有施工单位降低标准、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全国和地方政府对秦巴山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大,区域内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但许多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导致其经济价值大打折扣,不足以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四川秦巴山区没有科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大学,没有大型的科技企业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研究院,区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经营模式陈旧、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内农业经营模式仍以封闭、陈旧、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部门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不足,没有形成先进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无法培养足够的、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加之没有吸纳外来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导致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另外,由于区内工资水平低,就业机会少,劳动力保障机制不健全,加之企业进驻成本高、产品难以外销,投资吸引力小,导致当地自有劳动力流失严重,这进一步增大了四川秦巴山区劳动力、特别是高级劳动力缺口,最终形成贫困——人力资源匮乏——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由于实施区域性脱贫攻坚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和技术不可或缺,解决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迫切。
四川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连接渝、陕、甘、鄂、豫的纽带和桥梁。涪江、嘉陵江等我国重要水系均发源于此,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区域内拥有颇具特色的经济作物资源,盛产银耳、茶叶、中药材、野生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另外,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红色资源汇集,有2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9处国家4A级及多处其他各级旅游景区,其中不乏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剑阁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等红色文化旅游区和张飞庙、石门—明月峡古栈道等历史文化旅游区,形成了一个生态、历史、红色文化融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富集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行政区域封闭发展、零碎开发,没有形成特色鲜明农产品品牌和强有力的旅游品牌[6]。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将促进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减贫作为工作重点,并进行了大量投资与大规模开发,但财政扶贫资金往往得不到合理利用,扶贫效率低下。一方面,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企业入驻后盲目扩张,政府又无法兑现优惠承诺,导致企业和农民利益双双受损;另一方面,四川秦巴山区属于革命老区,又地处我国三级阶梯过度地区,地形高耸、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由于规划和管理不到位,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开发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遭到破坏。这种不合理的投资与开发虽然短期内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不具备可持续性,无法有效提升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相反,盲目与低效开发给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资源环境遭到浪费和破坏,地区可持续发展潜力受损。此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反而阻碍了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加重了持续贫困的风险,与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背道而驰。因此,对四川秦巴山区固有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是实现四川秦巴山区乡村振兴的关键。
消除农村贫困痼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我国“三农”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农村工作重点。基于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现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性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贫困特征和致贫原因,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构建了四类适合四川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路径。除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外,四川秦巴山区应当以人才和科技振兴为基础,制定先进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解决技术和人才困境;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关键,依托特色农产品,解决农业产业化困境;以促进旅游开发扶贫为重点,发展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解决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提升城市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协同性,解决城乡权利不平等困境。四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路径的主要内容如下 :
人是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使用者,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因此,人才振兴与科技振兴应当作为四川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培养和吸引先进科技人才的制度和体系[7]。例如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技术引进补贴政策、专利发明与申请补贴政策、新产品开发补贴政策及其他补贴政策;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对口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政策,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力度、重视高等教育投资,优化高等教育奖助体系;还要做好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村扶贫和农民就业。另外,在技术振兴方面,还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载体,改善区内通信基础设施,建立“信息秦巴”,以促进秦巴山区信息化发展、减小地区间的信息不对称;促成贫、富地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产品和服务实时跨区域无障碍流通,提升秦巴山区经济活力。以此为基础,建立“数字秦巴”,整合精准扶贫大数据,实现对扶贫动向的实时掌握和对扶贫进度的全面跟踪;建立“智慧秦巴”,完善贫困人口网络精准识别辅助机制,提升贫困对象识别准确度,提高扶贫资金利用效率;建立“惠农秦巴”,打造“互联网+秦巴特产”,为秦巴山区优质农产品寻找出路,为促进秦巴山区农业产业化提供新动力;建立“美丽秦巴”,打造“互联网+秦巴文化生态旅游”,为实现秦巴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优秀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可行方案。上述发展方案不仅能够促进四川秦巴山区人才振兴与技术进步,还能推动四川秦巴山区信息化发展,并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与跟踪、获得足够的扶贫信息反馈。如此才能实现人才、技术与经济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最终提升四川秦巴山区人才自给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助推四川秦巴山区乡村振兴。
四川秦巴山区目前没有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基础和条件,因此产业选择上应以农业为基础,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8]。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象方面,应当以各县(市、区)特色和优势农副产品为依托,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合理整合农副产品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区农产品品牌,以加强市场定价权、提高竞争力[9];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应当在因地制宜的大前提下灵活多变,充分考虑企业、农户和政府的利益,选择具有前景和生命力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综合实地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表3给出了四川秦巴山腹地“三县一市”的特色农业产业选择状况和部分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就“三县一市”而言,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品质高、产量低,应当在充分重视品质和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合理扩大种植规模、适度提高销售价格、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可靠的销售渠道。如万源市珍珠花菜系列产品通过欧盟食品质量认证标准、获准远销欧盟各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这一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优势农产品由于产量较高、开发难度小,适合进行推广和整合、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地区主导农业产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10]。
表3 四川秦巴山区“三县一市”农业产业模式选择
注 :数据来源于实地调查和作者整理
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不能仅依靠单个农户,还要联合当地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公司,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良好的农业产业生态。可以联合农业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运用新型经营方式、实施新型利润分配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其次,要考虑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实,充分优化土地托管方案,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公司和农户双赢;再次,要充分依托农产品加工公司,改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形成先进、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振兴。最后,较为分散的农户可以实行“五小庭院经济”(小畜牧、小种植、小果木、小加工、小商贸)经营模式,这是四川秦巴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益补充,能够通过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资源,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单个农户的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自主脱贫解决方案。
表4 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统计
注 :数据来源于作者整理
推动四川秦巴山区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还必须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积极合理开发[11][12]。表4给出了秦巴山四川片区16个县(市、区)的文化、生态、红色旅游景区相关数据,能够看出,除巴中市的部分区县域外,区域内其他县(市、区)均属于旅游资源富集区,有进行旅游产业开发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具体研究,充分考虑了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见表5)。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开发前景,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庞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日趋完善,能够有效消除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威胁[13]。因此,在尊重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吸取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合理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将当地的扶贫工作融合进来,让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依托。
表5 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根据四川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SWOT策略分析结果,文章总结了四类创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见表6) :一是主题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四川秦巴山区乡村生态、红色文化、历史资源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因此可形成乡村生态游、红色文化游、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主题。二是线路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可根据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等条件,形成四川秦巴山区主干旅游大环线、蜀道历史文化旅游线、嘉陵江生态、文化、历史旅游线和秦巴山区南部生态乡村旅游线。三是片区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以形成绵阳、广元为基础的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片区和以巴中、达州、南充为主体的巴、达、南旅游片区。四是策略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依据区域内不同景区开发情况,形成政府主导型、生态优先型、城乡共融型、景区带动型和社区参与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对四川秦巴山区而言,四类新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各有优势。可在完善景区规划、管理制度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模式并行,以促进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
除对固有旅游资源进行积极合理开发外,基于四川秦巴山区丰富的乡村特色,应当积极引导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事实表明,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精准扶贫的核心,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四川秦巴山区可以依托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建立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培育乡村观光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一体化产业。这对于民俗文化传承、农村环境治理、村落风貌改善、传统农业规划、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均具有重大意义。
表6 秦巴山区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探索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路径。目前四川秦巴山区城镇化率较低,在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正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革除农村居民物质贫困、权利贫困与能力贫困,促进城乡居民机会平等,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城市化战略并不冲突,振兴乡村并不意味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需要放缓。反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与城市化发展战略有效契合,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这也是推动农村减贫的又一重要手段。受地理条件限制,四川秦巴山区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城市群和辐射性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已有城市的辐射功能也远不及平原地区。基于四川秦巴山区大分散、小集中的人口分布特点,可将小城镇作为四川秦巴山区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发展的核心,将小城镇发展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这种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和过快城市化带来的不适应等问题,还能够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负担、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四川秦巴山区要以小城镇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小城镇规划布局,推进城乡空间布局融合,进而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融合以及城乡环境治理融合。
更进一步地,要真正实现城乡融合,还需大力推进四川秦巴山区城乡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传统观念认为,农村只需要发展好第一产业,而城市只需要做好二、三产业。但历史表明,这种观念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形成长期桎梏,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背道而驰。因此,应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将四川秦巴山区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农村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延申城乡产业价值链、形成城乡产业价值网,逐步实现该区域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四川秦巴山区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应与上述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结合,鼓励开辟产业融合发展新空间和创新产业融合新模式。最后,四川秦巴山区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让利于民、让惠于民,建立紧密的农民、政府和企业利益连接机制,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有望实现四川秦巴山区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和生态宜居,进而达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