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彦 林 雁
山东威海市立医院中医科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中医认为胃癌发生多归结于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肝胃不合;亦有正气不足,脾胃虚衰,受情志、饮食影响,致湿痰凝结,阻滞胃气,集聚成块[1]。
当前临床医学就胃癌的病因病机,未能形成明确认知,多基于临床症状、发病起因,认为胃癌发生与正气虚损、邪毒入侵有关[2-3]。主要包括:
(1)胃痛等病症,久治未愈、正气亏虚,痰淤互结;
(2)长期食用辛辣、腌制、不洁、霉变食物,脾失健运、气滞津停,或饮食生冷,伤害脾胃阳气,水湿内生;
(3)情志失调、脾失健运,导致湿痰聚集;易怒伤肝、肝气郁结、脾伤气结,水湿失运。一旦脾失健运,湿痰淤结胃腑,胃失和降,气机郁滞,发展为气滞血瘀[4-5]。
(4)现代医学生物分子学认为,胃癌是一种基因性疾病,本质在于细胞基因发生突变。林雁主任医师认为突变的根本原因仍在于“虚”:脏腑功能失调,损伤正气,最终导致阴阳失衡,免疫力下降,影响基因组织的正常运行,久则导致人体基因变异。
王某,女,69岁,2018年4月份持续性右上腹胀痛、纳差,胃镜:胃角部溃疡,组织活检:腺癌。11月行胃癌射频消融术。术后间断性发热、胸胁烦闷、恶心呕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弱。林雁主任医师引用《伤寒论》中“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认为邪结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枢转气机[6]。拟定小柴胡汤:白芍18g;黄芪、括楼15g;枳壳12g;柴胡、人参、半夏9g;5枚大枣;3片生姜。水煎服,日一剂。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7剂后,患者略觉胸胁苦满,无其他症状。
半月后,患者因“右侧背、肩疼痛一周”复诊,查体:舌紫暗苔白,CT排除骨转移。林雁主任医师认为邪扰少阳,病入经络,气血、经脉阻滞。治宜和解少阳、活血化瘀。拟方:黄芪24g;虎杖20g;白芍18g;人参、延胡索、枳壳、黄芩各12g;半夏、括楼、柴胡、川楝子各9g;炙甘草6g;3片生姜。水煎服,日一剂。6剂后,疼痛明显减轻。
1周后,该患者化疗,诉期间恶心呕吐、失眠。林雁主任医师考虑仍属外邪入侵,胆火被郁。治以和解少阳,佐以清热、和胃止吐。拟方:焦三仙、黄芩各15g;黄连、柴胡、竹茹、括楼、人参、半夏各9g;炙甘草6g,3片生姜,5枚大枣,水煎服,日一剂。6剂后,上述症状好转,疗效显著。
本案例患者忧思郁结,兼术后正气大伤,致邪正相博、结于胁下,气机失调,气不化津,进而聚集成湿痰,气结形成血凝[7-8]。正如《黄帝内经》云“瘤者,留也”。“痛则不通”,故患者周身疼痛。金元时期的李东垣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络,则疼痛去矣”的以通止痛的原则,结合患者实际,治疗以活血化瘀、和解少阳、祛痰活络为主[9]。原方增加黄芪、虎杖、川楝子、延胡索。黄芪修补正气,同时“黄芪之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归本固原,兼止汗活络,以此缓解身体疼痛[10]。《名医别录》赞虎杖“破留血癥结”,《滇南本草》特指其“攻诸肿毒”,故选虎杖。川楝子、延胡索行气疏肝,活血止痛[11],“通则不痛”。
患者化疗中恶心呕吐、心烦失眠,林雁主任医师认为病因仍在少阳。疾病日久,邪郁化火,渐胃气失和,故呕吐;胆火郁结,内忧心神,故失眠。治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增加黄连、焦三仙、竹茹、栝楼。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尤长和胃疏肝止呕。栝楼、竹茹清痰开郁、清热止吐[12]。焦三仙健运脾胃,消积化滞。
小柴胡汤应用范围广,“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中“一证”被认为是邪结胁下或少火被郁。若为少火被郁,当发散郁火;若为邪结胁下,当枢转少阳。少阳病的特点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本案例中胃癌术后诸症均为邪结胁下、少火被郁,应用小柴胡汤加减,充分凸显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优势。林雁主任医师指出,当我们把小柴胡汤作为免疫调节剂来看待,拟作中药的“胸腺肽”和“白细胞介素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全身症状,这张良方在胃癌术后诸症的临床运用方面,就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