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琪,苏国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适度的压力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若长期背负压力而不进行合理调试,便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进入大学之后,面临着许多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常常使许多大学生感到困惑、迷茫乃至束手无策,而导致一些心理上的过重压力。肩负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教育者,如果不采取得力举措帮助大学生及时缓解和释放压力,而任其发展和蔓延,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甚至会导致意外事故的突发,不但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且还会对他人、对社会埋下隐患,造成伤害。
大学生正处于人的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1]。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感性和理性逐渐趋于成熟,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能自觉审视自我,追求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和稳定,缺乏合理的自我调适能力和正确的社会评价能力,且易产生不良情绪。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是大学生的首要义务。对于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素养,为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以往学习阶段不同,大学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从教学模式上讲,教育者们大多运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提出一定的课程任务要求,而非局限于教材。这种不同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所带来的学习压力严重困扰着他们,部分大学生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环境不适应所引发的,缺乏独立思考,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高所引发的,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够,甚至厌学或逃学;学习动机过强所引发的,心理不平衡、学习压力过大、紧张浮躁焦虑;学习心理疲劳所引发的,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定、情绪不稳等。
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文化层次普遍较高,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心理趋于成熟,人际关系呈现出渴望交往、追求平等、精神至上、情感性强等特点。然而,随着大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形式也不拘一格,他们在独立面对崭新的人际交往环境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压力。例如: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因性格各异、家庭状况和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而产生孤独、焦虑;由于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失落、压抑、猜疑,甚至人际冲突,更有甚者会自我封闭、独来独往,造成心理障碍。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既渴望得到老师、辅导员的重视和关爱,又怯于与之沟通交流,最终可能因得不到关注而导致自我怀疑、自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贫困生群体和独生子女群体更容易产生生活压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除了努力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等资助之外,还会通过各种兼职补贴日常开销,在这一过程中易使身心疲劳、内心焦虑;部分贫困生在看到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消费时,会产生自卑、抑郁,或者虚荣、嫉妒等不良心理。另外,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面对困难时,极易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控制力差等现象。
常见的大学生情感压力,主要表现在恋爱所造成的心理困扰以及家人期望所带来的压力。随着大学生身心发育的逐渐成熟,对异性交往的渴望和追求自然萌发。然而,部分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不但无法充分发挥恋爱的人格再造作用,获得美好的全新体验,反而容易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极端。除此之外,父母是大学生情感的主要寄托者[2],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被父母寄予过高的期望,当他们实现不了父母的目标时,极易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或者自卑、叛逆等不良心理,甚至导致自暴、自弃、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
据相关调查[3]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严重。择业作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绝大多数毕业生都为其所带来的矛盾而苦恼。当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环境,遇到深造与就业、社会需求与专业冲突等问题时,就会产生或焦虑、迷茫、盲从,或自负、自卑、无奈等心理状态。部分大学生还会因缺乏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而与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失之交臂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无望选择读研时,又因更多新的矛盾而产生了别样的不良心理状态。
据国内学者相关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包括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包括个体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4]
第一,缺乏客观正确的自我意识。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往往会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意志消退,出现自卑、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由于缺乏坚定的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会有自由散漫、“三分钟热度”、迷茫等表现。第二,个体人格发展存在部分缺陷。大学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人格发展中存在诸如孤僻、冷漠、偏执、敏感、多疑等缺陷。第三,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科学、全面认知,易受社会消极面的影响。第四,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以及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须的人格品质缺失。
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长的性格特征、文化水平、教养模式、价值信仰、行为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心理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自幼受到家长的宠爱,许多时候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包办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务,使他们形成依赖性强、以我为中心、怕苦怕累、自负清高、精神脆弱、缺乏容忍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据有关学者调查[5],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家庭经济拮据的现实,则会产生相关的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极端事件发生,成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隐患。
首先,多元社会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更易受到多方面负面影响。其次,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及调适能力较弱,即将面临快节奏生活以及竞争激烈的社会时,不免产生心理困惑。再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但由于岗位供给有限,他们必然要面临更多选择上的茫然和困难。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挥着不可轻视的重要影响。中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老师和家长更关注成绩,而忽视思想和心理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进入大学后不适应新环境而出现各种烦恼和困惑。此外,很多高校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教育者缺乏耐心的心理疏导,没有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做大学生的知心人,使其心理困惑得不到及时缓解,蔓延为心理疾病。
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需要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为基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责无旁贷地扛起立德树人责任,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6]。大学生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合格的大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更要在道德修养、人格塑造和健康体魄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自觉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中心教书育人,在关注大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使之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但思想认识上要到位,更重要的是在队伍建设、服务措施和管理考核等实际工作举措上要到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按规定配齐配足与之相适应且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提供和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要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严格的教师和辅导员培训、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和奖惩力度,督促教育者履职尽责,及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教育水平、质量和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要彻底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责任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建立大思政理念,人人承担立德树人责任、人人开展思政教育、人人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部门、各学科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齐心协力抓思政、凝心聚力育人才的良好局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善于思考、独立性强,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说教,这就为高校所有教育者提出了一个现实而又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因此,教育者必须摒弃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脱离实际、内容空泛的灌输说教式教学方法,勇于面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做到及时释疑解惑,敢于回答大学生提出的疑惑和难题、做到及时帮困解难,善于以厚重的党史国史引导大学生了解党情国情、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善于运用鲜活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引导大学生学习模范事迹和弘扬榜样力量,自觉主动地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体现价值、成就梦想,从而激发起大学生自觉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使他们学会客观全面地审视自我,恰当确立目标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择业竞争力。
高校要善于借助和运用网络教育这一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校园局域网、移动微平台等网络载体作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自我防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除开设心理疏导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定期不定期举办专题辅导,开展主题教育、知识竞赛、团体训练、个案讲座等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求助意识的培养和应对技能的干预训练,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压力,并在遇到压力时,能够主动采取积极适当的应对措施,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要构建电子档案系统,增强心理问题预见性,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电子档案,将大学生心理状态录入档案系统,以动态记录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释疑解困、缓解压力、轻松学习、健康生活。
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创业的艰难和取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大学生依靠自身努力缔造幸福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提升大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促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并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7]。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开展全方位心理压力疏导,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在贴近学生、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同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其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