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俊
(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并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方法等[1],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相关成果的梳理[2],笔者发现多数学者侧重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理论部分,如理论渊源、主要内容、主要特点等,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该思想如何走向实践方面的成果较少。因此,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将从当代价值、逻辑体系、实践着力点等三个方面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将有利于深刻理解该思想的核心主旨,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从而有效助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新时代召唤新理论和新思想,同时也孕育新理论和新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步入新时代历史定位下的必然选择,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有先进思想的科学引导,否则极容易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深刻反思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态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最终提炼而成的。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应当在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当代价值,这将有助于深刻理解该项理论成果,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当前不仅城市受到环境污染的侵害,而且基层农村也正在遭受污染源转移造成的困扰。毫无疑问,目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虽然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自然环境,激化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环境污染已经给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为了有效遏制这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秉承“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让生态文明新理念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局面,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高质量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基于这一时代际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正当其时,它及时破解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态难题,改变一直以来的传统发展模式,从而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而培植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实现“人类—自然—社会”整个大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与全面和谐,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成果深刻反思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演化历程,起初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老百姓渴望过上物质充裕的生活,在这一时期,“解决温饱”比“注重环保”更加迫切,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愿望。因此,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抓落实。此外,当时我国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不够成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在生产领域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长期坚持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指出必须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这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立足于我国长远发展目标来谋划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并将其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建设的全过程[3](P208)。该论断系统科学地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其它各个领域工作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基础,这充分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要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利用现代管理思维引导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其原因在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而且还是经济、政治问题。对此,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自然物质基础。生态环境还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因此,要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规律,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人类社会持续进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还与改善民生紧密相连,是实现人民生态福祉的必由之路,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问题。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中国更加美丽,让每个人可以共享更蓝的天、更绿的山、更清的水,是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中国梦”的概念是习近平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首次提出来的,并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3](P36)。此后,“中国梦”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2013年,习近平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发表贺信,明确提出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梦”具体内容[3](P21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美丽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首次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列提出,使生态文明成为了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丰富了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政治路线保障。由此可见,“生态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幸福生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所以,建设美丽中国,首先应该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地把握,体现了我们党执政思路和执政理念的生态化转向,表明了我们党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了确保人民生态福祉的实现而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非一人所能完成,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久久为功,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和各项事业,必须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否则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了我国当前的实际,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对中国生态现代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充分吸收并创新了以往历届中共领导集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成果,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提供的现实行动指南来看,对于我国而言,必须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很多国际性事务必须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同样如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己单独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重要内容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利于推进全球生态治理工作,实现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是关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大事。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70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继续在关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贡献力量[4]。习近平代表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一方面展示了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情怀和全球理想,彰显了我们党作为负责任大国执政党的使命担当,展现了中华民族普惠世界、造福众生的大智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普遍认同和广泛响应;另一方面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话语权,体现了我国自觉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和勇气。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和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优秀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正为全球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习近平立足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为人类社会谋和平与发展,在国际社会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目标提上了新的战略高度,该理念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正确主张,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动指南,它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一经提出便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保障了中国的长远利益,也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对全球走向繁荣与和谐的有力回应。世界各国只有携手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策,走绿色发展之路,才可能实现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体系完整、博大精深,全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纠正了过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点,从目标定位、基本原则、价值导向、参与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科学而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一套逻辑结构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要始终围绕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实际进行长远规划和宏观调控;因此,不能盲目地走一步看一步,而是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基于此,习近平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战略构想,并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长期的奋斗目标,尤其在党的十九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那么,在实践中怎样准确把握这一总体规划和战略构想呢?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社会主义”,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实施的,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能够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存在本质差别,摆脱了私有制和剥削制的束缚,始终坚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生态利益为根本宗旨,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二是“新时代”,表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改变经济发展思路,也不是单一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是要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发展观缺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其宗旨在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标是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要让荒山变绿、环境变美、群众变富,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若要取得切实效果,就离不开一系列原则的指引和规范,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这是我国在深刻反思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从历史角度审视我国近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经济建设成绩显著,物质财富充足丰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些都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等等。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5]。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这就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改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方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及时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和经济优势,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给自然环境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与和谐,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人类永远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性质和宗旨内在规定了党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已不再满足于充裕的物质生活,而对高雅精神生活和优美生活环境的要求愈发强烈。面对广大人民利益诉求的变化,习近平传承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优良品质,从全新的民生视角科学定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价值,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新观点。该论断纠正了传统的狭隘民生观念,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生本质,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完善、丰富和发展[6]。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优质生态品”的概念,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并将“优质生态品”纳入民生范畴,使民生内容凸显时代气息,更好地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这说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民生情怀。人类社会生态产品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民生政治的实践过程,是以解决人类对优质生活环境的需求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的实践过程,因而也是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民生实践[7]。“环境就是民生”的生态命题,把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与人民幸福紧密相连,集中反映了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观。“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民立场的鲜明体现,基于这一基本观点和立场,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努力实现人民生态福祉,就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遵循。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群众路线,全面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如果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广大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来源与核心主体。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所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全面汇集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已经证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发展的宝贵经验;如果失去民众的拥护和参与,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建设生态文明,其结果将是进展缓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努力营造人人支持环境保护的和谐局面,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所有成员成为这项活动的参与主体,共同致力于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崇高事业,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热切期盼。无论是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推广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取向,还是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扶持环保产业、开发绿色技术,都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每一项具体细微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关键在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制度和法治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方针的基本形式之一。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制度约束的根本性作用,要求把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围绕“美丽中国”目标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与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有效衔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向。只有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环境质量监管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损害赔偿制度,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观点和论断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思维和法治逻辑。由于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人治”思维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所以习近平强调为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8]基于此,习近平指出要通过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基本路径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辩证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开创伟大事业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推动伟大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而理论也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创新与发展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彰显出理论的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顺应了全球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发展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之一。因此,必须准确把握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几个重要着力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不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向前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所以在人们头脑中还没有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而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转变观念是前提,这就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和水平,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
第一,引导全体公民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只有当人们能够完全克服危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一系列文化弊病时,才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使以尊重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为特征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人格特质,由此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态行为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要引导全体公民牢固树立体现生态文明基本要求的自然观、经济观、政治观、社会观、法治观,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促进传统价值观、发展观、伦理观的转变与优化,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及时转变,让生态伦理原则和规范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提升全体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所谓生态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环境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认知能力,是生态意识的道德基础。应当通过各种媒介手段、针对性教育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生态道德观、生态法治观教育,促进全体公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理解,在头脑中自觉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理念,并用生态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融入生态文明思维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宏大任务,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思路和理性的思维模式作为引导。对此,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9](P41)。基于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除了要坚持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方式之外,还要坚持战略性、协同性、辩证性、创新性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给予多维关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制度和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随着传统发展模式弊端的日益凸显,我国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绿色发展,就其要义而言,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10]。这就要求在全社会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用生态文明新理念武装人们的头脑,坚决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推动绿色发展,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就政府层面而言,要搞好规划引导。国家各级政府要在自己职能范围内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与宏观调控,坚决落实“多规合一”的方针政策,科学划定本地区范围内的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种格局应当对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定位,确保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不同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最终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各级政府通过上述规划和引导,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着力点和方向。此外,各级政府还应当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对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项目不予审批,对不符合本地区环保规划的项目应当退回去重新设计,直到符合规定才予以审批,要重点扶持生态旅游、生态康养、清洁能源、现代物流、文化、信息等低碳产业。
第二,就企业层面而言,要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企业应当围绕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出更多融入了生态环保理念的产品。各地区要引导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物质循环利用、产业立体复合、生产清洁节约等绿色模式的推广实施,从每个环节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所以工业必须得到发展,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只要处理好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有些工业项目是可以上的。例如,新加坡的化工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新加坡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这也充分说明在国家工业化道路上要大力扶持环保产业,推广普及清洁生产。
第三,就社会层面而言,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全体社会公民都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这不仅体现在生产领域,更应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开辟环境保护宣传新阵地,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营造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创建节约型机关、生态企业、生态公园、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载体,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和谐有序的生活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简约适度的消费模式,推广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开发绿色技术[11],让健康、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充分融入日常生产与生活,反对奢侈浪费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习近平强调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方法,这体现了他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制度思维。实际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此,习近平强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只有长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凸显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9](P99),并促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实践的现代化。
第一,加强政府工作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将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标准,加快建立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把生态效益指标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奖惩机制、目标体系、考核办法[12],从而改变以往不注重环境保护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现象。此外,通过建立新的干部考核体系,引导领导干部转变传统经济增长发展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方针。
第二,建立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监督机制。要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需要承担的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制、终身追究制和问责制,使生态治理的相关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相关单位或人员根据具体情节进行严惩,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些举措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朝着法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生态环境问题。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通过改革生态治理基础制度,一是要扩大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职责和义务;二是要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加强监管,多措并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行政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环境价格体系,对欠发达地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进行补偿。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税费制度,对不同资源的使用费用分门别类地做出规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型产品和公共服务流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建立能够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既维护当代人的合法生态权益,又保证后代人享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权益,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划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法律“红线”。法律具有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效果优于道德规范。因此,法治建设也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修改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国土整治、水土保持等领域的法律规范,将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机制保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进行生态破坏获取非法利益。要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的法律制度,确保自然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在时机成熟时制定一部能够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
全球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各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集结诸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切实效果。正因为如此,习近平要求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放眼世界,在全世界高举起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在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努力发出“中国声音”。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高举“全球生态治理”的旗帜,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这样可以不断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常态化,使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建设生态文明,保护人类共同家园,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我国适时做出了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决策,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发出“中国声音”,努力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干扰,为实现生态福祉、保护地球家园做出了不懈努力[13]。习近平在2015年11月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再次重申我国与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他认为全球治理是一项伟大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中国愿意在全球生态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承担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所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9](P13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地球”的设想,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世界共识,奠定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合作的基础。
第二,通过环境外交吸收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同样如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世界与中国具有密切联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加强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领域的外交活动,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管理模式,有计划地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要引进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方面的绿色工艺和技术,努力缩短我国与世界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时代前列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还应当注重将我国在绿色发展、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调整等方面的新优势,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并通过政策引导和管理创新,将这些新优势凝聚为国际竞争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第三,探索全球生态治理模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日益严重的世界性生态危机,人类社会亟需创新全球生态治理模式,助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建立起公平公正、互利共赢、和谐有序的全球生态治理新格局,这是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关键环节。对此,习近平以“巴黎气候大会”为新起点,提出了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14]。他强调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世界各国要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创造一个各尽所能、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成果共享、和平共处的全球生态文明。要将依法治理思想融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的国际法指导全球生态治理工作,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法治化、程序化,不断完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面对世界性生态危机,各国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交流,共谋生态文明发展之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人民。在全球生态治理工作中,我国将继续肩负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在积极履行义务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携手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